萧何月下追韩信共保明主
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
——王通
项羽分封诸侯以后,汉王刘邦带着人马来到封地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汉王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和项羽争夺天下。但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都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汉王连饭也吃不下。
有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萧丞相逃走了。”汉王急坏了,真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到了第二天早晨,萧何回来了。汉王见了他,又气又高兴,问他:“你怎么也逃了?”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专追逃走的人呀。”汉王又问:“你追谁呢?”萧何说:“韩信。”
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是淮阴人。项梁起兵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了,又跟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当了个小军官。
韩信好几次向项羽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十分失望。等汉王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了汉王。
韩信到了南郑,汉王也只给他当个小官。有一次,韩信犯法被抓了起来,几乎要被砍头,幸亏汉王部下一个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求救,说:“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真是一条好汉,便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汉王派韩信做了个管粮食的官。
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跟他谈了谈,认为韩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总是不听。
韩信知道汉王不肯重用他,趁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时候,也找个机会走了。
萧何知道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骑上快马亲自去追赶他,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回来。
汉王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说:“逃走的将军有10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地追韩信,是什么道理?”
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那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待一辈子,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哪能老待在这儿呢?”
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争天下,就赶快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要走的。”
汉王说:“好吧,我就依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大王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
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
汉王叫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直爽地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子闹着玩似地叫他来就来。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择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才好。”
汉王说:“好,我都依你。”
汉营里传出消息,汉王要择日子拜大将啦!几个跟随汉王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了。
等到拜大将的日子,大家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愣了。
韩信谢过大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倘若平日多注意团结网络天下各路志士贤人,岂不早就功成业就了?
韩信拜帅后,征战天下,屡建奇功,终于打败了项羽。“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也成为贤臣团结臣僚的千古佳话。
黄霸愿与知己同赴难
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
——李白
黄霸(?—前51年),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汉大臣。
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今山东汶上附近)人,西汉著名经师,《今文尚书》学的开创人。
公元前72年,汉宣帝提议为汉武帝创庙乐——宗庙武乐,来颂扬他的功德。让大臣们展开“讨论”。结论只有一个:应该依照皇帝的命令办事。因为群臣里,奉迎巴结的有,胆小怕事的有,不负责任的有。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有歧义吗?有。唯独夏侯胜说:“汉武帝虽然有扩大疆土的功劳,却为此阵亡很多将士,耗尽了国家的人力物力。疆土稳定,他又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使得徭役繁重,百姓流离失所。他对人民没有什么恩惠,不应该为他创庙乐。”
大臣们听了夏侯胜的话,都非常害怕,为避免自己受到牵连,联名上书举报,说:“夏侯胜对皇上旨令妄加评论,对先帝肆意诋毁,实属大逆不道,应予治罪!”夏侯胜闻之,毫无惧色,正言道:“直言不讳,君子之行;随声附和,小人作为。我即言明,死而无憾!”
群臣愕然。丞相长史黄霸挺身而出。黄霸尽管平时与夏侯胜很少往来,但今天听了夏侯胜的诤诤之言,看到他凛然正气,十分敬佩,立刻将他视为知己,便上前和夏侯胜站在一起,拉着他的手说:“先生也道出了我的心思,我愿与知己者共同赴死!”顿时,相知恨晚。
创庙乐的事定下来了,而夏侯胜却因犯诋毁罪被抓进了监牢,黄霸也因犯纵容罪入了狱。在狱中,他们谈国事,肝胆相照;议家事,情投意合。黄霸想向夏侯胜学《尚书》,夏侯胜认为早晚要赴死,拒绝了他。黄霸说:“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也永没有遗憾了。”夏侯胜非常钦佩他的观点,便答应了他的清求。寒来暑往,两个春秋过去了。他们对《尚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后来他们怎样呢?他们没有死,竟双双出了狱。大家都非常敬佩他们那种“交友贵相知”的精神。
太史慈与孔融休戚与共之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也。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
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太史慈时年21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
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
州吏答道:“是的。”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
州吏道:“在车上。”
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
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相与。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截而毁之。州吏大惊高呼,叫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
太史慈便将州吏带至车间,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我们的吉凶祸福恐怕都会相等无免,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与其坐而待毙,不若我们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
州吏疑惑地问:“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我也要逃亡?”
太史慈便答:“某初时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以致损毁公章。如今即使见还,恐怕亦会因此见受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但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却潜遁回城通传郡章,完成使命。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员往洛阳通章,但有司却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复查查此案,于是州家受其短。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他亦成为州家所仇视的人物,为免受到无妄之灾,乃避居于辽东。
公元193年,北海相孔融闻知此事,十分称奇,于是数次遣人动问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赠礼作为致意。适逢孔融为对付黄巾暴寇,出屯于都昌,却被黄巾贼管亥所围困。
太史慈从辽东返家,母亲对他说:“虽然你和孔北海未尝相见,但自从你出行后,北海对我赡恤殷勤,比起故人旧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如今为贼所围困,你应该赴身相助。”于是太史慈留家3日后,便独自径往都昌而行。
当时贼围尚未太密,于是太史慈乘夜伺隙,冲入重围见孔融,更要求他出兵讨贼。孔融不听其言,只一心等待外援。但外救未至,而贼围日逼。孔融乃欲告急于平原相刘备,可惜城中无人愿出重围,太史慈便自求请试一行。
孔融便道:“现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说难以突围,你虽有壮志,但这始终是太艰难的事罢?”
太史慈答道:“昔日府君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府君恩遇,方才遣慈来相助府君之急;这是因为慈应有可取之处,此来必能有益于府君。如今众人说不可突围,若果慈也说不可,这样岂是府君所以爱顾之情谊和家母所以遣慈之本意呢?情势已急,希望府君不要怀疑。”
孔融这才同意其事。于是太史慈严装饱食,待天明之后,便带上箭囊,摄弓上马,引着两骑马自随身后,各撑着一个箭靶,开门直出城门。外围下的贼众皆十分惊骇,兵马互出防备。但太史慈只引马来至城壕边,插好箭靶,出而习射,习射完毕,便入门回城。明晨亦复如此,外围下人或有站起戒备,或有躺卧不顾,于是太史慈再置好箭靶,习射完毕,再入门回城。又明晨如此复出,外围下人再没有站起戒备,于是太史慈快马加鞭直突重围中顾驰而去。待得群贼觉知,太史慈已越重围,回顾取弓箭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因此无人敢去追赶。
不久,太史慈抵达平原,便向刘备游说:“慈乃东莱之人,与孔北海无骨肉之亲,亦非乡党之友,只是因为慕名同志而相知,兼有分灾共患之情义。方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久闻使君向有仁义之名,更能救人急难,因此北海正盼待贵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托言于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
刘备乃敛容答道:“孔北海也知世间有刘备吗!”乃即时派遣精兵3000人随太史慈返都昌。
贼众闻知援兵已至,都忙解围散走。孔融得济无事,更加重视太史慈,说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事情过后,太史慈告诉其母亲,母亲也说:“我很庆幸你得以报答孔北海啊!”
骆统让大家都不挨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骆统,浙江绍兴人,曾当过三国时期吴国的官员。他办事认真,很能为老百姓着想,是一个受人称赞的好官。
骆统小时候,正处在东汉末年。那时候,军阀们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使得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躲避战乱。由于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地方闹起了饥荒,很多人家没有吃的,只好忍饥挨饿。还有些人甚至被活活饿死。
小骆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看到了这幅惨景,对那些在饥饿中煎熬的人十分同情。
骆统8岁的时候,在外做官的父亲骆俊被军阀袁术杀害了。父亲死后,他的母亲改了嫁。小骆统无人照看,只好由亲戚送回到浙江老家,和已经出嫁的姐姐住在一起。
这一年,浙江地区也闹起了大旱。老天爷一连几十天没下什么雨,赤日炎炎,田地都干裂开了一道道大口子。禾苗都被旱死了,一粒粮食也没有收回来。没有了收成,吃饭成了大问题,许多人家虽然省吃俭用,用野菜谷糠掺和起来吃,但不久也就断粮了,只好忍骆统的姐姐家虽然也没有收成,但她平日节俭家中还有一些过去的存粮,所以日子还好过一点。
骆统看到乡邻们在忍饥挨饿,想起了随父亲在畔原时看到的饿殍遍地的惨景,他心里很不好过。渐渐地,姐姐发现骆统的饭量一天比一天小,常常是只吃几口饭就把碗推开了。姐姐看弟弟一天比一天瘦了下去。
一天,吃饭的时候,骆统看到桌上的饭菜,只是呆呆地发愣,好像有什么心事。
姐姐见了就问:“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哪你到底有什么心事,告诉我好吗?”
骆统见姐姐一再追问,便伤心地对她说:“姐姐,我看到村里许多人家都在吃糠咽菜,饿着肚子,就想起了过去见过的那些被饿死的人,心里就很难过。现在,别人都在挨饿,我怎能忍心只顾自己。”
姐姐听了弟弟的话,很受感动。她抚摸着弟弟日见消瘦的脸庞,心疼地说;“原来是这样,你说得对,想得好,但为什么不早说完,姐姐就把自己家中也不是太多的存粮拿出来了一些,交给骆统,和他一起分送给附近因缺粮挨饿的人家。这些米虽然不多,但是对那些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正在饥饿中煎熬的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
得到米的乡邻都非常感激骆统姐弟俩,都夸赞骆统是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很快,他不愿让大家挨饿,送米救济穷人的事迹就在当地传开了。
蔡邕倒履迎宾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东汉末年,王粲(汉末文学家,177—217)随着担任小官的父亲住在京城。父亲不幸去世后,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年轻人沉沦在社会的底层。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当时名满天下的蔡邕。蔡邕(东汉文学家、书祛家,132—192)学识渊博,文章绝妙,又担任了皇家的左中郎将,所以同他往来的都是些名儒、显宦。蔡邕同王粲交谈时,十分惊异这个年轻人的文学才能,尽管他们相差几十岁,蔡邕却不肯以长辈自居,甘愿和王粲结为忘年之交。
一天,蔡邕在家宴请宾客,室内高朋满座,门外车马喧闹。饮酒中间,一个仆人凑近蔡邕,说:“王粲到了门外。”
“快请。”蔡邕说后,匆匆站起来,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赶去迎接,匆忙之间,连鞋子也穿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