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振兴国家,他身体力行,勤于政事,俭于自奉。每天一早,便上朝理政,直到过午还不知疲倦;乘车外出途中,遇到有人上书,便亲自停下来过问。在生活上他规定从帝王到后宫,服饰器用,务求节俭。妃嫔们的衣服,只要能穿,就不换新的;宫人们的衣服脏了,都要洗过再穿;车舆上的东西破了,补补之后再用。隋文帝自己的衣服和用物,也是用坏了,随时送去修补,补好再用。
有一天,隋文帝见到太子杨勇的铠甲曾精心地装饰过,很不高兴,便把太子叫到跟前,很严厉地告诫他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你当太子,应该把俭约放在首位,将来才能继承好皇位。为了让你学习我的榜样,我过去穿过的衣服,你应该各留一件在身边,经常观看,以便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奢侈。”
有一次,隋文帝身患痢疾,配些止痢药,需用一两胡椒粉,可是,找遍了宫中上下都找不到。又一次,他到灾区视察,他拿着老百姓吃的糠给群臣看,痛苦地责备自己无德,表示今后膳食从简,不吃酒肉。
由于皇帝躬行节俭,使当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俭朴之风。一般士人平日多穿布帛,装饰品也只用铜、铁、骨、角制造,不用金玉,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资。
为了提倡节俭,形成风气,他还从法律上规定,对挥霍无度者,严惩不容。
隋文帝还经常派人侦察朝内外正官,发现罪状便加重惩罚。他痛恨官吏的贪污行为,甚至秘密派人给官吏送贿,一旦接受,立即处死。
他的儿子杨俊,生活奢侈,被他发现后,勒令禁闭。大臣杨素认为罚得太重,杨广说:“皇上和百姓只有一个法律,照你说来,为什么不另造皇子律?”
由于隋文帝在建国初能厉行勤俭,使政治较为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人民的负担比南北朝时期有了显著的减轻,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可惜,隋文帝晚年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没能坚持始终。他的儿子杨广上台后,奢侈无度,不久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长孙皇后崇尚节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
长孙皇后(601—636)是唐太宗的皇后,其名字于史未有记载,据《观世音经信笺注》所载,其小字为“观音婢”,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亲长孙晟,字季,涉书史,骁勇善战,史书没有记载长孙晟袭封,可能长孙晟不是爵位继承人,他是隋朝右骁卫将军,在隋朝离间突厥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母亲高氏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乐安王高励之女。她的舅舅在贞观时代也很有名,叫高士廉。长孙皇后于仁寿元年出生长安。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礼仪,大业九年(13岁)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子李世民(其年16岁)为妻,正是杨玄感起兵给隋朝带来严重冲击、李渊已心生反隋之念的时候。历史上关于她的早年生活很少记载,只说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但也能看出家庭环境对长孙氏的熏陶。她和李世民一起生活了23年,陪伴李世民走过了他的青壮年时期,感情很深。在李世民做了皇帝后,成为皇后的长孙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她被立为皇后。贞观十年(636)6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11月,葬于昭陵,初谥曰文德。上元元年8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由于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
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一天,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见东宫用器太少,要求皇后添置一些。皇后不许,并说:“我替太子忧虑的是德不立而名不扬,并非器物太少。如今国家新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刚刚安定下来。太子作为储君,应多多体恤民情,注意节俭,方为人君之德。”
她不仅对太子严格要求,自己也是躬行节俭。凡是衣物车马,只要够用就好,从不讲究。六宫上下,都以皇后为榜样,不敢靡费。
公元634年,长孙皇后临终之际,正是大臣房玄龄因一点小的过错被太宗遣归家门之时。长孙皇后从大唐朝的利益出发,再三向唐太宗求情说:“玄龄跟随陛下时间最长,处事小心谨慎,参与国家机密,从来不泄漏一句,为官以国为忧,孜孜求治。平日生活节俭,从不奢侈浪费,一日三餐不食山珍海味。这是多可贵的品质啊!只要没有犯什么大错,请您不要罢免他。”长孙皇后又说:“我的本家有幸与皇上您结成姻亲,但他们并不是靠才德获得高位。生活上不注重节俭,追求华贵,贪图享受。这很容易闹出乱子,请皇上不要让他们掌握大权,只以外戚的身份入宫请见,我就放心了。”
最后,长孙皇后又用低微的声音说:“自古圣贤都崇尚节俭,只有无道之君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我死之后,不可破费厚葬。只愿依山为坟,不用制造棺椁,所需器服用品,都用木瓦,如能以俭约送终,就是皇上对我的最好怀念了。”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太宗难以抑制心中的悲痛,默默地应允了她。
魏征提倡以俭治国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河北巨鹿人。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200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魏征一生刚正磊落,守法不移。他身为朝廷的国公、宰相,由于敢于直言相谏,因此深受皇帝李世民的高度信任和重用。李世民把他喻为历史的一面“镜子”。魏征身上具备许多优秀品质,其中节俭朴素堪称世人的楷模。他提倡节俭治国,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由于李世民采纳了魏征提出的“偃武修文”的主张,又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四邻各国采取了较好的安边政策,因此,四海安定,国家兴盛。于是,陶陶欲醉的李世民,不断地在宫中大会宾客,不惜万金,铺张欢迎四邻来使。众大臣们都在尽情地称贺,唯有魏征坐在一旁,默默不语。他在想什么呢?他望望各人筵前,山珍海味,丰盛无比,金杯银盏,醇香四溢。再看看这宽大的金殿,熏香缭绕,四周摆着各种形制精美的几、案、格橱、钟鼎玉石,金银诸器,锃锃发光。一切多么富丽堂皇呀!是啊,国家兴盛了。李世民这样做,是不是忘记了前三年的艰难?是不是忘记了隋炀帝挥霍无度,奢侈误国的教训?是不是忘掉民心不可失?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家方才兴盛,如何保持这兴盛呢?魏征想到这里,感到这是当前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必须立即提醒李世民。
在酒席筵上,魏征利用李世民让他发表见解的机会,饱含深情地说:“陛下,今日国家内外安定,初见兴盛,臣为此喜泪沾襟。可是,臣又有所忧虑,国家值此方兴未艾之时,陛下安居这富丽典雅的宫殿,饱享这钟鼎玉食,金银珠宝之乐,会不会‘居安忘危’?”魏征一字一顿地吐出了“居安忘危”四字,然后又疾如迅风地接着说道,“陛下,树根不深,枝叶不茂!水源不足,水流不远。当今国家初兴,根基不厚,必须居安思危,节奢侈,去浪费,一如既往,长谋远虑,以民为重,励精图治,否则前途堪忧!切盼陛下恕臣一片愚忠!”
李世民听了此言为之一震,转眼看着魏征,正欲言语,忽然一侍臣进宫来报,原来又有10个国家和君长要来朝见,李世民十分高兴,就此下了一道口诏,要求朝廷各方面做好准备,举行隆重的仪式款待来使,不得有失大唐的体面。
魏征料到,此事必然又要花费大量钱财。可是,如何处理四邻的友好关系呢?一会儿,魏征很快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魏征向李世民说道:“臣还是那句老话,陛下应当居安思危!当前主要是节俭。刚才,陛下传旨,要大摆仪式,接待西域来使,臣以为这样做于国不利。东汉光武帝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就暂时拒绝和西域来往,目的就是减轻劳费。眼下,国家虽然初兴,而边境百姓还很穷困。不久前接待高昌国王来朝,已经加重了沿途百姓的负担。现在又有十国使者要来,其人数不少于千人。这么大的队伍,从西域到京城,路途几千里,我们远接远迎,该要有多大开销啊!国家和地方,尤其是边境的百姓都承受不起这个负担哇!往后,他们还要不断地来……”
有人竟然打断魏征的话,说:“依魏大人之言,莫非是拒客于千里之外?”李世民深知国库的虚实,认为魏征主张节约,也符合国家的实际。但是,四邻的友好使者不能不以礼相待啊!
魏征仿佛看到了李世民的心思,仍然不动声色地说:“依愚臣之见,眼下四邻来使,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希望和边境百姓互市贸易,俗话叫‘做买卖’。我们可以答应这个要求,使双方互通有无,和睦相处。这样,四邻满意,百姓高兴,我们也可以不必铺张欢迎。四邻百族,大家常来常往,既节俭,又友好,岂不两全其美?”
李世民闻言,不觉欢喜。刚才“居安思危”的劝告声,深深地触动了李世民。是呀!倘若不注重节俭,忘记了前三年的艰难,国家就不能继续兴盛,大唐功业就难维持!李世民想到这里,蓦地转身,深情地望着魏征,慢慢地转向房玄龄:“房卿!朕方才的口诏收回,速派人传令,停止远迎!”
魏征个人的生活十分节俭朴素。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倒了,许多人到魏征家中探病,发现魏征的住房简陋,连一间接待宾客的正厅也没有,甚至连床上的被单都很不讲究。李世民得悉这些情况,感慨不已。
李世民听说魏征病情加重,预料这位老臣余日不多,自己即将失去一位忠心耿耿、直言敢谏的良臣,一时心情沉痛。于是没有叫人通报,就御驾亲临了。在魏征家里,李世民举目向四边看看,只见室内的陈设朴素无华。不觉暗自感叹:在这样繁华的京城中,谁相信这竟是国公、宰相的府第?
第二天,李世民又亲自带着太子和公主一同来看望魏征,并把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征来不及答谢,就与世永别了。
魏征死后,李世民十分悲痛,赐给他一品官的仪仗,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参加治丧。朝廷罢朝5天,隆重举哀。
魏征的夫人裴氏见丧事这么隆重,向朝廷辞谢说:“魏征一生节俭朴素,现在按一品官的礼仪哀悼安葬他,这么厚重,这不是魏征生前所愿。”
李世民尊重魏征的遗志,接受了裴夫人的要求,改为从俭办丧事。
狄仁杰劝武则天不造佛像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狄仁杰是我国唐代有名的公正执法的清官,现在在民间流传着狄仁杰平判冤案,奖励贤良,惩治恶人的很多故事。他和包公一样,在人民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历史上也确实记载了不少狄仁杰刚正廉洁,为民请命的事迹。
狄仁杰是今天山西太原人,字怀英,生于公元607年,死于公元700年。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在唐高宗时,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后任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是朝廷管司法的重臣。他任大理丞时,一年之中处决了17万人,没有一人上诉鸣冤的,还清理了长年积压的案件。例如,高宗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不慎砍了皇帝墓陵上的一棵柏树,高宗命令要立即处死他,案件交到狄仁杰的手中,狄仁杰经过认真的查实,上奏唐高宗,说按法律权善才只该撤职,不该处死。高宗愤愤地说:
“权善才砍了昭陵的树,对我的祖宗不孝,若不处死他,便是我担当了对祖宗不孝的罪名,这怎么行呢?”狄仁杰平静地说:
“我听说,自古以来逆反皇帝的威严,违抗君王的旨令是最难的事,我觉得并非如此。如果在桀、纣那样的暴君时代,确实很难办,而在尧、舜这样清明君主的时代,很好办。圣上制订了法律,规定了百姓、官吏应遵守的条文,定下了处死、流放等处罚等级。从权善才一事看,他达不到死罪,圣上怎能因砍了一棵柏树而杀死一个将军呢?千载之后人们会怎样说陛下执法治罪呢?所以,我不处死权善才是为了陛下不要背上一个无道的骂名。”高宗听了之后,想想确实有道理,怒气渐渐平息,终于免去权善才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