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于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登进士第。授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后晋高祖天福间,宰相桑维翰奏为监察御史,随桑维翰为泰宁、晋昌节度从事。出帝天福八年3月,桑维翰入为侍中,荐其为主客员外郎、直史馆。开运元年6月,为翰林学士。二年6月,加比部郎中、知制诰。后晋亡,为草降表。后汉初,加中书舍人。隐帝乾祐元年4月,为户部侍郎。后周初为枢密副使。太祖广顺元年2月,为兵部侍郎。6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周时任宰相9年,先后进位左仆射、门下侍郎、司徒等。周世宗临终时,受顾命辅佐恭帝。恭帝时,封肖国公。陈桥兵变后,率百僚降宋太祖。入宋仍为宰相。乾德二年正月,罢为太子太傅。9月,卒,年五十四。
他身上的衣服是旧的,只要不破,干净就行;他的饭食也十分简朴,从不八大盘七大碗地摆阔,只要够吃就行;他用的物品,更是简朴得令人难以置信。
有一次他病了,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亲临大驾,前往探望。按理说,皇帝来了,应该盛情款待,用家里最好的精品才好,可是范质家里找不到一件精致的物品,请皇上喝茶的好杯子也没有。范质用的茶具是粗瓷杯盘。皇帝看到粗瓷杯盘,立即皱了皱眉,心中很不高兴,暗想,他是朝中一品高官,怎能如此穷酸?
以后,皇帝又去了几次,细心观察,发现范质睡的是硬板床,床上铺的是旧棉被,其他家具也是旧的。皇帝心想,这哪里是宰相的家啊!
皇帝回去后,就派人送去了雕花大床,鸭绒被褥和精美的茶具等。
不久,皇帝再去时,看到范质仍旧使用粗瓷杯盘,仍旧睡硬板床和旧棉被。皇帝便疑惑不解地问:“爱卿身为宰相,何必这样同自己过不去呢?”范质微微一笑,拱手回答道:“陛下给我那么多俸禄,岂能置办不起好家具?只是为臣倘若摆设豪华,过分奢侈,那么,来访的大小官吏便会一一效仿,这样,岂不带坏了朝野风气,成为千古罪人?”皇帝听了连声叫好,称赞他:“身居高位,不为自己置办财产,是真正的宰相啊!”范质戒奢以俭的道德情操成为一代风范。王沂公荣归避迎送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宋朝时,青州府的王沂公自幼好学,聪颖过人,待人诚恳。他十年苦读后,终于考中了进士,继而又被点中状元。
王沂公夺魁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内外,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纷纷前来祝贺。王沂公此时最思念的是故乡,是父母。不久,朝廷允许他回乡探亲。于是,他匆匆告别了汴京城,踏上返回故乡的旅途。
经过几天日夜兼程,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进入青州地界。王沂公正欣赏着家乡美景,忽然,一阵热闹的鼓乐声伴着清风传来。王沂公驻马观看,只见大路不远处的一个岔道口上,聚集着一群人,他们有的在吹吹打打,有的在燃放鞭炮,有的在摆桌倒茶……“他们在干什么?”王沂公轻声问一个过路人。过路人说:“客官,您不知道吗?青州府出了个状元,名叫王沂公。他们是知府大人派来的,在此等候迎接状元荣归故里。”
王沂公点了点头,一边感到高兴,一边又隐隐感到不安。他想:我寒窗苦读,是为了能为国为民做些事业,现在刚中了状元,贡献尚无,就惊动地方,实在不好。今日迎我,我若前去,必定会使地方更加兴师动众,惊扰乡里。这样铺张浪费,实在不可。
他打定主意,掉转马头,从小路前行。他边走边想,今后为官,务要注意节俭清廉。想到此处,他觉得自己穿朝服,跨大马,必然会被人认出来。一旦认出,实难遮掩。消息会不胫而走,到那时自己想回避铺张浪费的迎送都困难了。于是,王沂公停下来,脱了官服,找了一头毛驴代替高头大马,然后又上路了。
进了青州城,王沂公径直去见知府。来到知府官邸,只见门里门外十分热闹。上下人都在忙碌。他不用问,一猜便知他们是为迎接状元公在忙碌。他皱起眉头,叹了口气说:“小小状元尚且如此,来了上司或朝廷官员,肯定更要铺张,此风断不可长。”
门人通报以后,知府大吃一惊,忙迎了出来。他望着便服装束的王沂公说:“这是怎么回事?状元公怎么独自到了?听说您荣归故里,我已派人在路上恭候,现在,怎么就您一个人啊?”
王沂公笑着说:“晚生承蒙乡亲支持,皇上恩德,侥幸中了状元,既无功,又未为家乡出力,怎敢劳动各位,惊动乡亲呢!”
知府摇头说:“话虽这样讲,但状元荣归,理当迎候庆祝,这是历来规矩,区区小事,您不必有什么顾虑和不安。”
王沂公也摇了摇头,说:“大人的话,晚生不敢苟同。晚生以为,不必要的事,就不要去做,更不可虚夸,不能铺张浪费。谢谢大人的好心,但晚生实不敢当,也打心眼儿里不同意这样做。”说罢,王沂公便向知府告辞,回家拜见父母了。海瑞为人正直节俭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
《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其民族有争议,海瑞可能是汉族穆斯林也可能是回族人。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广西杂志有载)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海瑞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诸暨知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同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整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遭迫害入狱。首辅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书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直至同年12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世宗死后海瑞获释。
他对家人说:“我的薪俸不高,家中人口又多,一定不可浪费。饭食清淡一些,不要经常买肉。”
有一天,因为海瑞的母亲过生日,他家仆人才破例一次买了2斤肉。
作为县令,送礼行贿者大有人在。海瑞一概拒之门外,也严禁下属贪赃枉法。有些好心人见他日子过得节俭清贫,就时常送些蔬菜之类,海瑞发现后及时退回。他在衙门的空地上开垦了一片菜地,种上了新鲜蔬菜。
为了节省开支,他让家人闲暇时都上山砍柴。
1569年海瑞升任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这个职务权力很大,地位显赫,每次出巡,按朝廷规定,前有鼓乐引导,后有护卫,左右有旌旗官牌,三班六役,前呼后拥,十分威风。海瑞看不惯这一套劳民伤财的制度,很想废除它。于是,他下令,每次出巡,不再用鼓乐仪仗,也不许当地官员出城迎送。
过去,地方上的官吏常常利用上司巡视,搜刮民财,翻建住房,新建馆所。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海瑞通知沿途各县,不要改建、新建房屋,也不许添置设备,就连房中用品也不必更换,因陋就简,有住的地方就可以了。
不久,海瑞再次出巡,第一个县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
到了县界,果然没有人迎接,住进驿馆,一切也都如旧时一样,没有添置新设备。海瑞对此感到很高兴。
知县送海瑞来到驿馆的正厅。海瑞曾多次来过这里。他习惯地站在堂前打量一下全室,然后坐在椅子上休息。陪同的人也都一一入座。海瑞刚要让县令汇报情况。突然,他觉得椅子有些不对劲。他伸手摸了摸椅子坐垫,心里明白了。他站起身,走到卧室去看。一看,卧室里的被褥,还有那椅子的椅垫都换成了崭新的绸面。
海瑞很生气地质问知县:“三令五申,你怎么明知故犯。我明明记得那旧的绸面并不破旧,为何更换?”
县令面带愧色,说:“下官想……”
海瑞大声呵斥说:“想让我住得舒服?想让我高兴?对不?我不需要!我看到这些并不高兴!”
县令受到申斥,他并不委屈,只感到海瑞清廉刚正名不虚传。他忙说:“我立即让人们换下,仍恢复原貌。下官一定记住大人的叮嘱。”
龚自珍不收水獭帽子
多求不如省费。
——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龚自珍是清朝著名诗人,官至礼部主事,有较高的薪俸。可他却省吃俭用,从不铺张浪费,把省下的钱赠给街坊邻居中极贫困的人家。
一天,同僚们坐在一起,说起了北方冬日御寒之事。一位姓刘的官员指着自己的裘皮大衣问:“你们猜猜看,我这件裘皮大衣值多少钱?”
几个人围了过去,一边查看,一边猜测。那姓刘的父亲是朝廷要员,家中钱财万贯,他是借此在炫耀自己,龚自珍感到十分鄙视。
然而,使他意想不到的是,那姓刘的竟走到他的面前,挑衅地问:“主事大人,请问您的长袍是什么皮的?”
龚自珍衣着朴素,他根本没有什么皮袍子,身上穿的只是件棉袍。
龚自珍哼了一下,说:“我不如你呀,我没有皮袍,只有棉袍子。”
那姓刘的哈哈大笑说:“不,你说的不对,明明你有皮袍子嘛!”
龚自珍不耐烦了,瞪了他一眼,说:“去去,我没有闲心与你扯皮!”
姓刘的说:“对对,我不扯皮。我告诉大家吧,龚大人现在正攒钱买皮大衣!”
正说着,外边仆人来报告说:“有人来找龚大人。”
龚自珍点头说:“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进来一个人,穿着十分讲究。他自我介绍说:“我是盛锡福衣帽店的老板。我喜欢您的诗,特来拜会。并给您带来一顶几十个商人凑钱买的水獭皮帽子,请您收下。”
龚自珍听了,连连摆手说:“感谢厚爱,水獭帽子我不能收,我是不穿皮袍子的,更不戴皮帽子。我不怕冷,光头走在路上,头脑清醒,不至于变成糊涂蛋,狂妄自大。”
老板诚恳地说:“帽子请您收下吧!”
龚自珍坚决地说:“我决不收。穿着好坏,并不能决定人的学问深浅。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帽子请你带回去。”
最后,龚自珍终于谢绝了老板的馈赠。
老板走后,龚自珍对姓刘的同僚说:“你看到了吧,我既不想穿皮袍子,也不想戴皮帽子。”龚自珍的话使他感到十分尴尬,灰溜溜地走了。
有一次他的棉鞋破了,眼看不能穿了。夫人给他钱,想让他买双单鞋。可恰在此时,他的家乡杭州闹了灾害,龚自珍就把钱捐给了家乡。
他没有买来鞋,直到5月了,天气已暖,可他脚上仍然穿着那双破了的棉鞋。
宋庆龄的朴素生活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