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法华,开智的楞严”。《楞严经》自宋而后,盛行于禅、教之间。明末高僧智旭《阅藏知津》中称:“此经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实际上,更多的佛教学者是将其作为佛教教观的总纲看待的。《楞严经》译出后,中国佛教诸宗,如禅宗、天台、华严、净土等,都十分重视,纷纷从中吸取营养,强化了其理论基础。《楞严经》有关观世音菩萨的说法,在中国佛教信众之中,影响则更为深远。
一般而言,印度大乘佛学有四系经典,即般若中观学、瑜伽唯识学、如来藏系以及密教经典。而《楞严经》所包含的思想既不完全属于上述一系,也未脱离上述任何一系。佛教的心性论思想主要是围绕如来藏系经典发展出来的。《楞严经》尽管不能单纯归于如来藏系,但其所包含的如来藏思想,在传入中国的此类经典之中,也是相当独特的,因而也是相当重要的。与其它经典相比,至少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一是对“如来藏真心”的说明和强调;其二就是借助于此“如来藏真心”建构了一个对世间之成因的说明;其三是从这一“如来藏真心”引申出其独具特色的修行观。正如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在《首楞严经悬镜》中所说:“而此经者,盖以一味清净法界如来藏真心为体,以此一心建立三观,修此三观,还证一心。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此法界流。”因此,准确地理解此经中所阐述的如来藏思想,是打开此经思想宝库的钥匙。
可能因其晚出的原因,《楞严经》并未着力于阐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这一佛性论命题,而是着力于将其落实于众生的心性层面和修行层面。这是此经与其它如来藏系经典的最大区别。
《楞严经》的开始,就是讲身心性命的问题。对此南怀瑾先生指出,世间一切学问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也就是说都是为了研究人生。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它学问的存在。《楞严经》从现实人生基本的身心说起,等于是一部从心理生理的实际体验,进而达致哲学最高原理的纲要。它虽然建立了一个真心自性的假设本体,用来别于一般现实应用的妄心,但却非世间一般哲学所说的纯粹唯心论。因为佛家所说的真心,包括了形而上和万有世间的一切认识与本体论,可以从人人身心性命上去实验证得,并且可以拿得出证据,不只是一种思想论辩。举凡一切宗教的、哲学的、心理学的或生理学的矛盾隔阂,都可以自其中得到解答。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对于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这一圆通法门,不要再生疑惑。它是一切修持方法中的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法门。不但可以教化阿难,并且也可以教化末劫时期在沉沦中的众生。只要依耳根法门修持,自然可以进入圆通,可以超过其余的方法以证得真心实相。
——《楞严大义今释》
《楞严经》中,二十五位菩萨介绍各自修持的法门,观音菩萨作总结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认为娑婆世界众生修耳根圆通法门最好。所谓“圆通”,就是利用耳根听声音来修证。因声音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十方无障碍,能够清净圆满通达进入道的境界。这一法门受到了佛陀的肯定,文殊菩萨在选择圆通时说:“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南怀瑾先生在讲授如何静坐时也提到,一切修法皆靠耳根而传导,不管禅宗,净土、密宗任何法门,都离不开观音法门,尤其初学静坐,必须由此入手。
南怀瑾先生指出,一切学问修持都从静中来,人性本来是静,动是后天的染污,从古至今,从生至死,始终是静,思想来去“随它落地自成灰”。你越想去注意思想,反而激荡内心的思想,发而成为外在的语言声音,从身心深入体会参透这些道理,慢慢就会进入观世音入道之门。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那里风涛浪起,如同风吹高楼呼呼作响,各种声音都有。声音来了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象。能听的作用,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
我们究竟依什么来学佛修道呢?《楞严经》中,观音菩萨向佛陀报告他的修持法:“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三慧,是修习三无漏学的阶梯,但普通闻慧,是用耳识及意识;思修则是独头意识。而古之观音如来所启示的闻慧,是用耳根的闻性。因为识是生死根本,性是成佛真因。
耳根最大优势,就是耳的“觉观出思维”。经中说道,轮回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把六根都用来去抓取外在世界的六尘了,也就是说六根牵引着我们把智慧用到外面去了,即原文所说的“六贼劫宝”。耳根可以用来闻外在的声尘,也可以用来闻自性。闻声尘就是随了生死业流。闻自性就是入了自性法流。佛说阿难只知道闻业流,不会用耳根闻法流,所以轮回。
那么现在要解脱,怎么办呢?得把耳根的机能旋转过来,转向闻自性法流。所以叫做“旋汝倒闻机”。因为把机能颠倒了,所以起名叫“倒闻机”。把用倒了的耳根闻的机能再向相反的方向使用,用来闻自性。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听声音时,每一个声音都是当下生即时灭,了不可得,而每一个声音都显示出一个不生灭不动摇能闻的东西。每听到一个声音,都不理声音的内容,不在声音上注意,反过来,用这个听闻能力,观闻能听的那个东西,这即是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闻闻自性,绝对不是用眼睛来看,也不是单纯用耳朵来听。若用眼睛来看,或耳朵来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做顺流。若单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就叫做逆流,即是反闻闻自性。
在《楞严经》中,阿难对自性提出了疑问,佛对这一问题作了精彩的论说:
“现在要这许多所见到的现象中间,哪样是我们自己的能见自性之体,哪样又是物理的现象呢?现在尽你的目力所及,上见太阳月亮星星,自然是物质,当然不是你心性的自体。平看到世界的边缘,乃至空间种种的光,也是物质,不是你的自性。再看到云在飘,鸟在飞,风吹草动,尘埃飘扬,树木、山川、草芥、人畜,这些种种,都是外物,不是你的自性。这些远近万物,虽然各有差别不同的现象,但在你能见的自性中都清楚地看见。可是一切万物,虽各有差别不同的性质,你能看见的自性功能,却并没有差别不同。这个能见的自性,至精至妙,明明白白,实在就是你的本能自性。假若这个能见的自性,也是物质的,那应该可以看见我这个能见自性的形状了。
倘若认为这个能见的自性,同万物现象一样,可以用眼看得到,那就可以说看到我了。但是当我不起看的作用之时,何以又见不到我这个看不见的自性在哪里呢?如果可以见到我这个看不见的能见自性,那你所看见的,并不是那个真实看不见的能见自性,假若那个能见的功能,根本看不见,那自然不是物质或现象,何以不是你的自性呢?再说,你现在看见物质现象的时候,你既然已经看见物象,相反地说,物象也应该看见你了。那么,人性与物理性能,体性杂乱,见解认识就错乱不定,你和我与一切世间万物,根本就没有秩序和标准了。如果你看见万物现象的时候,是你自己能见的功能在看,当然不是我释迦牟尼在看。那你的能见功能的自性,自然是周遍一切所在,那不是你自己是谁呢?何以你对于自己的真心自性,始终疑惑;不能认识现实的自性,反来向我口头寻求你自己实在的自性呢?”
众生都是随顺习气生活,彼此见解观念不同,就很容易产生人我是非。明白因果的道理,心中才能不起一切是非之境,时时刻刻反观内照,反闻闻自性,保持这念心清楚明白。
观世音菩萨另外有一个名号叫“观自在”。南怀瑾先生指出,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在中国佛教里有两种翻译,旧译为“观世音”。后来到了唐朝为避讳唐朝创业皇帝李世民的名字,少了一个“世”字。另一种译名叫“观自在”,由玄奘法师所译。玄奘法师个人认为原先许多位菩萨的译名,包括观世音菩萨,并不合宜,因此别译。事实上,观世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两者是同一慈尊,皆可称呼,旧译观世音并无差错,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依修音声法门而成道的,即经中所说的“耳根圆通”,借倾听万法之声,得证菩提。
观世音对众生而言,是以慈悲的心肠而济世利物,以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怀抱救苦救难;而观自在是对自己而言,一切都不再是挂碍,一切都已安然,所以才能对万事万物产生随缘而自由自在的态度,自己的心性修持得很自在,不管遇到何种环境都能欢喜接受。
◎药师经
《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
——《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属大乘经典之一,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典籍,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较常见的译本有三个,一是隋代达摩笈多译的《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二是唐代玄奘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三是唐代义净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通常所说的《药师经》,是指玄奘的译本而言的。
除了常用的这一译名外,此经还有另外两个题名:《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和《拔除一切业障》。据南怀瑾先生的讲解,“拔除一切业障”是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的力量。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他这种功德也是希望拔除一切众生的这种业障;“十二神将饶益有情”是护持药师如来的功德法,即是让我们有情众生获得药师琉璃如来的这种功德法门。
经中所说的东方药师佛,梵音译为碑杀杜娄噜,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因他手持着药钵医治一切众生的病源——根本无明的痼疾,又有人称谓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
药师琉璃光佛也叫“饮光如来”,经中说,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了十二个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帮助众生现世消灾增福,来世富贵福德俱足。成佛后,他始终实践着大愿,所以人们也称念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教导人们要健康长寿,且活得快乐。
药师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也是佛教徒所向往的理想国土。那里的地面由琉璃构成,连药师佛的身躯,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所以称琉璃世界。佛经上说此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具有说不尽的庄严美妙;那里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没有五欲的过患;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垣、宫殿都是七宝所成,一切都无比清净光明,没有杂秽土地。
众生为何没能成佛成道?南怀瑾先生指出皆因众生皆在病中,身病以及心病。生理上的老病死,心理上的贪嗔痴,凡是寒需要衣、饿需要食、困需要行,以及旅行倦以舟车代步,睡眠来时要卧床座,这饥寒困倦等都是病。俗语中说馒头能治饿病。对于病的根源,《维摩经》上说:“从痴有爱,是我病生”。这是从心理上生起的贪嗔痴三毒之病。佛为治疗这三毒之病,施设戒定慧三学之法。以戒治贪,以定治嗔,以慧治痴。心病既好,那从烦恼心病而起的老、病、死的身病,自然亦得解脱。
南怀瑾先生指出,佛说《法华经》时有一譬喻: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药师即是能知病源的医生,是佛皆可称药师。从药的本义来说,若是明医懂药理,样样东西皆可治病。佛陀,懂得无量法门,又懂得众生根性,所以法法皆可以度人。佛为大药师,有法空的妙药,具精深的智能、宏伟的愿力、广大的慈悲,众生有千奇百怪的恶病,配以千差万殊的妙药,运用自如。
药师佛的净土是琉璃世界,在此国中有二位菩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上之首,次补佛处。琉璃、日、月,都是有光明的,光明是象征智能,代表真理。药师世界有十二药叉大将及龙天诸护法护持净土世界,每一药叉大将下有七千眷属。佛土一向清净,无女人,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明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在此处的都是开悟的修行者,坐着莲花,若没有开悟的修行者,可以到药师七佛化土继续修行,只要有信心回净土,都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