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他这个作品里面还有对中国基层社会,李天岑确实是很了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案子抖出了那么多的人,每个人出来都有戏,我觉得这个也不容易。基层社会的什么公安局、信访局、党委书记、乡长,省里的处长,派出所长各色人等都出来了,他这种展开不简单,进了宾馆,你发现宾馆的秩序,宾馆大堂经理的那种刁钻,那种傲慢和那种狡猾,都写出来了。你比如喝酒,喝酒那么多名堂,这小说写了很多喝酒,喝酒有很多种,不了解的人写不了。现在我们官场小说里其中有一批是文人写的,他们对官场的了解和李天岑官场中人不太一样,这些小说写得好不好呢,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很多作家是很有想象力的,借一点事由就能写得非常好,其中的文化意味也很浓厚。但是和李天岑小说还是不一样,还有一些作家爱写官场,其实一点也不懂官场,所以写出来的小说比较概念,比较抽象,有时候虽然是理直气壮,非常同仇敌忾的样子,其实作品本身的艺术气息不浓厚,所以李天岑的生活的画面和对生活的感受是非常有味道的,这是第二个特点。
第三,我觉得李天岑小说还有一种优点,就是生活的真实感和内在逻辑力量。什么叫内在逻辑力量?我们现在很多小说没有内在逻辑力量,内在逻辑力量是很能说服人的,我觉得这也是他的优点。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李天岑和我们那些比较大的作家,比如说像李佩甫这样的,差距在哪里?是,他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家,他是以描述生活见长的,描写生活很多微妙之处,可是我总觉得还是缺乏一些东西。我觉得在处理大历史和小人物的关系上,在字里行间,在整个作品本身的隐喻也好,语言也好,概括力也好,有时候还达不到,就是他缺乏那种张力,扩张力,给人感觉的还是就事论事,他就他描写的对象来说够有意思,描写得够细致,但是这种文本本身的张力,辐射力,甚至于那种形而上的东西还是缺了一些。
第四点,关于劝喻的问题。我记得邵丽原来也是这个观点,我写的文章也有一种劝世之心。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劝喻,劝喻过分了以后就容易说教,这里面张五爷出来一些说教,劝田捍卫要忍辱负重,一些道教的文言,道理其实也不是很深。但是我有一个感觉,我觉得《人伦》并不像作者自己说的,写得非常直译,写得非常不流畅什么,我觉得《人伦》在某种意义上,是比《人道》进步了,为什么进步了呢?《人道》里面有一点点作者在构思上面开始没有定见,他写得更好的是马里红的女人,结果那个人物夺了戏,但整本小说是写杨晓静是个好人,马里红长得又不好,叫脸黑身子白,这个人魅力不够,后来做硅胶的乳房手术,结果得了大病,又不愿意让人知道,最后弄得非常狼狈,死活也不明,这个写得很符合内在逻辑。但是这个作品在艺术结构上面,并不非常成熟,写着写着就走题了。可是这部书,《人伦》的进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很小的事件,牵扯出那么多的人物,演出了那么多的戏,起伏大,但是是曲折复杂,别看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意义,都解决不了,一个解决了,马上更复杂,就是这么一个田戈小人物抓得住抓不住,你为什么抓不了?这就是权力社会矛盾。
但是最后的结尾我也比较同意白描的意见,我觉得最后的结尾有一点点概念化的东西,没有成熟的结尾,比如说田米两家的和解,我发现两个酒局都写得很好,开始喝酒把谁喝死了,最后劝田戈自首的喝酒,那个写得更棒。但是后来忏悔,突然灵机一动,又把那两瓶酒提着去看米石匠,什么东西都不拿,我都不知道到谁家里去,是到米老爹家里去下跪,不是人物内在的东西,不是人物成熟的,就是到了那个忏悔意识和内心的真心想忏悔,不是,是张五爷一启发,自己就灵机一动,这个动作很大,这个东西不是随便想下跪就下跪的,但是这个里面作者的观念起作用了。我觉得真正的清醒的现实主义不是这样的,这个固然我觉得米家和田家的斗争以后就变了味,越来越没多大意思,但是也没有这么解决的,这个问题可能还存在,这个矛盾可能还是要很久才能解决的,现在解决不了,那这是尊重生活的规律,是这样的。
另外我觉得作品开发了很多人物,我觉得很有意思,你像米兰兰很有意思,最后上美容店,感觉非常生,非常不适应,最后把头发搞了一下,后来人家叫美女,现在是什么都叫美女,我就觉得写得非常有意思,米兰兰这个人物,没有给她加多少描述,但这个人物非常可爱,是一个很正面的形象。犬子这个人物,民间的非常机智的,代表着民意的,敢于斗争的,我觉得也可能是当官很头疼的一个人,这个人可是不得了,人是个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的力量最强,最后把这个案子弄了。这个作品我还没有太细想,匆忙把它读完了,但是我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李天岑的作品可以拿来和非常专业的作家比一比,是有实力的。
现实主义的胜利
吴秉杰(评论家)天岑的三部小说都看了,第一部是2006年写的,大概三年写一部,2006年是写的《人精》,《人道》是2009年,《人伦》是2012年出版的,三年我很奇怪,他为什么要用“人”字系列,是不是一开始写的时候,就想到过我要写一个系列,甚至于把这个题目都考虑好了。好像这三部小说之间,从人物、题材、内容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一个是写农民企业家,一个是写两个女人如何在官场上面,为了竞争,从一个卫生员到卫生院的院长,第三个是写一场官司,它们到底内在有什么联系?我看了以后,我觉得可能是有联系的,比如是讲一个为人之道,做人之道,由此类推出他认为这是一部劝诫小说。
我虽然看得不仔细,但是我读作品中间的第一印象,就写在纸上了,我认为我的第一印象,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我以后回顾起来写一篇文章的话,可能要考虑考虑,可能有些加些修饰,但是我现在写的第一印象是真实的,我看到最后《人伦》,我就写了一句话,这可以算是现实主义的胜利。我说现实主义胜利包含两个意思,第一个,这个小说的艺术内容,艺术价值和它的蕴含,可能超过作家自己的想象和写作的意图。第二个意思,咱们老同志都知道,现实主义胜利是包含某种矛盾的,我写的说把现实主义超越官僚,我把我看以后很直观的感受简单讲一下,最后给天岑的创作也简单表明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我觉得写赖四这个人物,大家都觉得写得非常生动,一个农民企业家怎么成长起来的,他的成长背景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个小说特色的一部分,这个人是非常受我们民间传统文化影响的,他本来就喜欢说唱艺术。实际上这样一个人物,他的思想道德,受我们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里面三个观点,做人的观点,这是非常鲜明的,如果我这个人受的是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我唱的不是旧戏,我看的是《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我认为我吸收的传统文化跟赖四这个人物是不一样的。这个人物是一个受民间文化的熏陶,所以这个人物的形象我认为站得住,比如说他有三个女人,一个原配妻子,还有韦娜,还有孟婕,这三个女人的感情纠结,这条线表明他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所以他做的好多事情,从倒运煤,包车皮,房地产,这个时代做的事情,他也都做了,我相信他做的中间许多情况,跟其他人做的中间不会有很大的区别,他要发家,他要挣钱,不可能他做的完全是另外一套。但是他有一条底线,这个人物的第一个优点,我看这个作家是用原形的,我觉得写作用原形很重要,这个作家写到这个成分以后,很多企业家还跟天岑说,这个就是我啊,许多企业家认可,就说这里面有底线,他是受民间文化的影响,也可能是他“人”字系列小说的开头。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特点,他非常多地写到了官场和商场的联系,这个人的每一步都跟官场有关系,我觉得天岑对现实非常了解,现在写官场小说,一种是当官人写,很少,一种是在机关里面的人,就是公务员,比较小的,但是天岑写的跟他们不一样,我觉得第一部小说里面很多故事、笑话段子都放进去了,请凃副市长下台剪彩,他很不高兴,这个搁谁都不高兴,这都是故事里面的东西,都写进去了。所以我对第一部小说,这个里面的人物是受民间文化影响的。
第二个《人道》,我就不太理解,他写的是官场边缘小说,写的小官,然后他又说,官场的边缘最复杂,官场的核心很简单,我就不懂了。我觉得官场的核心很复杂,你没达到一定的水平,你根本进不去。但这个小说过程写得非常细致,方法也很简单,马里红当官就是死缠烂打,盯着不放。第一部小说写官场与商场的联系,第二部小说写吏,也算是官场的。
第三部小说《人伦》,《人伦》我认为他写得内容非常生动,非常丰富,每一段都写得非常好,从最小的乡村干部,那个乡长张万顺,到派出所所长,到县公安局的高立镜,何县长,闪县长,每一节都写得非常生动。高立镜跟闪先生打过电话以后,他们说领导同志讲话是从来不明着讲的,他就暗示你,你要揣摩领导的意思,你要按照这个意思办,办好了,你就是他的人了,但如果你办不好,你就完了,所以他们得掂量掂量,所以官场里许多东西他写得非常清楚,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官场小说。我认为这三部书里面,都跟官场有关系,这跟作家本身是当官有关系。天岑写不同的生活题材,都把他自己对生活的了解,把他自己的感受写进去了,比一般的写官场小说的人,写得都要气势,这种气势才真正地把这里面许多微妙的东西写出来,而且真正地能以小见大。我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说,我说它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什么再生的世界矛盾,为什么最后要劝世呢,其实劝世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劝不了的,这个东西都牵扯到人的利益关系,牵扯到一个社会存在的关系。但是他为什么劝世呢,这个劝世的东西可能是天岑观念上的东西。我看的时候非常矛盾,他写劝这个人物的时候,他这个人物叫犬子,他说我当什么乡里的干部,我只不过是狗腿子,然后他又瘸了,谐音,就叫犬。我当时觉得是不是天岑起名字很有深意,因为这个小说里面非常明确地感觉到,我不知道各位作家怎么想的,我们国家不是法治社会,是人治社会,谁要找人解决问题,这一级挡住了,你要找更大的一级,他不是找法律的人,法律在中国并不是说有法律就是法治社会,如果在法治上有比它更大的人,那就是人治的。我上次开一个会的中间,那个作者说,他是研究先秦法律史的,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从先秦就有法律,但是中国比较完备的法律是从隋代开始的,有法律,关键这个法律是不是算数的,对皇帝是算数的,那就不是法治社会,我不知道这个作家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他用犬子这个名字,我觉得非常精彩,而且写得这么生动,而且这部小说就像打官司一样这么写下去,虽然是人治社会,但是他每一步都坚持了法律,每一步都往上报了,这个作家很了不起。但是写到最后的时候,两个人都去找张五爷,张五爷给他们形容中国道场里面的话,中国不是要通过这个东西解决不了问题,谁都知道这个解决不了问题。
我觉得这个小说里面有三条作家的经验,第一条,他有生活,甚至于差不多有原型,甚至他自己也在当官,所以他所有的细节、人物,都很形象,很现实。第二,一个好的作家是把好多领域可以打通的,他这三部小说,都可以说是乡村小说,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第三,一个作家的创作心态非常重要,人家说一个作家很偏激,他才能写出好作品,但是天岑他心态非常平和,他也能写出好东西,由于他心态平和,他对许多人物的理解,对当官人的心理状态都非常理解,都把握得很好,天岑小说写得很好,很好读,而且它的价值可以超过他观念上的东西。所以我到最后说他算是现实主义的一个胜利吧,反正河南作家很厉害,对天岑表示祝贺。
让思想的张力再大些
张陵(作家出版社总编辑)这三部书读完了,感觉到像这样一种主题比较明确的小说,通常是有限的,但是这三部作品读下来,又感觉好像非常有魅力。一般来说,主题先行,或者叫劝世,好像过去传统的创作理论不是特别支持这样的书,这样的小说居然我们能够读得津津有味。我觉得刚才吴秉杰说了,这个作家对生活的熟悉,对人物的熟悉,我们读官场小说,就把他限制在官场,写农村小说,就把主题都限在农村,他不是,他是一种对生活的熟悉,所以他讲求一个道理,可能对生活的熟悉比对思想的这种体验可能更重要一些,可能更让我们直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