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要以“四个方面”为主线,形成循环经济框架,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3)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一方面,要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另一方面,要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4)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如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做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配合滴灌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三、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并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则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一。
(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重要性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特征。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基本特征之一。所谓资源节约型,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这就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进行减量化,即杜绝浪费;二是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两层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
所谓环境友好型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构建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强宣传和教育,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与合理消费;加快技术进步,开发和创新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技术,从而建立环境友好的生产体系、消费体系和科技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而逐步形成的。它直接来自于人类社会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求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基于此,必须着眼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把节约资源纳入经济转换方式的重要内容,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新农村建设也必须以此为原则。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逐步弱化资源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瓶颈约束作用,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必要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有利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和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农村污染的综合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十分紧迫。
(1)基于资源环境安全的脆弱性。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条件,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始终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和各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所谓资源环境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保障的程度,或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保障的充裕度、稳定性和均衡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大量增长,与此同时对农产品的结构性和质量性的要求也就更高,要求农业资源在满足农业内部合理配置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使农业在作出产品贡献的同时还必须作出资源贡献,使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加大。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业资源环境基础十分薄弱,存在总量多而人均占有量少、供给能力低且稀缺性强、分布不均且时空配置欠佳、利用效率低且浪费污染重等问题,致使资源环境安全呈现明显的脆弱性,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非协调性矛盾日益突出,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矛盾将会对国家资源环境安全产生巨大的压力。有学者曾对人口在1亿以上的10个国家进行了资源环境安全的国际比较,我国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资源环境要素严重稀缺的日本。因此,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我国资源环境安全的保障程度,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理念,开发节能、低耗、高效、环保的新技术,以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2)基于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强约束性。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基础和技术落后,以及长期以来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低效率开发利用和严重的污染破坏,致使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农业资源环境供需形势更加严峻。目前,我国已进入资源约束阶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稀缺以及一些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其一,水资源的约束。目前,我国年水资源总量28124 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27115亿立方米),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全球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500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量的1/4;平均每公顷耕地水量为21623立方米,为世界耕地面积平均水量的60%,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用水量将急剧增长。2010年全国需水总量达到6748亿立方米,2030年为7350亿立方米,2050年需水达到高峰值7950亿立方米。用水量的成倍增长使水资源短缺成为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如北方地区,包括华北平原、西北地区,一些大中城市的严重缺水已成为近年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焦点。
其二,耕地资源的约束。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到目前为止,我国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地面积达266.6万公顷,平均每年在6.67万公顷以上。全国每年至少流失50亿吨沃土及上亿吨氮、磷、钾养分。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石化”现象突出,如广西等省区的石灰岩地区,许多地方已经没有了耕地。另外,水土流失造成江河泥沙淤积,湖泊调蓄功能减弱,洪涝灾害加剧以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分布在全国18个省区471个县市,荒漠化使土地生产力减弱、可利用土地减少,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频繁的沙尘暴,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缓解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必须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
(3)基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性。由于受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上存在严重的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包括公共财政的分配也逐步将农村和农民边缘化,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量差距扩大、城乡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城乡总体发展差距扩大,使整个社会发展处于长期不均衡状态,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人说:现在是“城市人想回归自然,农村人向污染进军”。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村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建设“村容整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任务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因此,必须转变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城乡统筹,创新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其覆盖范围,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4)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性。“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农民收入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抑制了农民对生活消费的需求,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始终停留在一个低水平状态,落入“贫困的陷阱”。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农民收入的迅速提高与持续增长,从而摆脱“收入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纪元。而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农业规模小、设施陈旧、技术落后,从而导致农业整体效率低。因此,要彻底破解“三农”问题,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率。而现代农业是具有现代装备、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它要求必须推行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包括农村公路修建、人畜饮水安全、农村水电畅通、农村沼气运用等,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为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提供外部的资金和技术支撑。而这种来自农业外部的支持主要借助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来实现,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原则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包括直补机制、投入机制、保障机制等),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市场机制以及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机制。同时,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一方面,为实现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可能性保障;另一方面,为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农民奠定基础,为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农业效率的提高和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