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说又不能打,那么看来也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也罢,欺人太甚也罢,但你应该明白,在人性丛林里,是不太说“理”这个字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哪有什么理可说呢?因此,眼前亏不吃,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拳打脚踹或是车子被砸坏。报警?人都快被打死了,还报警?报警也不一定有用啊!
可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实现更高的目标,如果因为不低头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把命都丢了,哪还谈得上未来和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会为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而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元气大伤。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低头”的最佳典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他们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一顿拳脚,韩信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咤风云?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所以,当你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要用点“心机”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可杀不可辱”,宁可吃吃眼前亏。
与韩信同时代的张良也是一位善于“低头”的人。
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高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
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到他近前时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不禁拔拳想要打他。但碍于长者之故,不忍心下手,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儿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了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这样的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
不妨拿出一块心地,专放不平之事,闭起双眼,权当不觉。
还是那句话:低头。
从前在四川的一个乡场上,两位在黑道上行走,又因琐事结下了“梁子”的袍哥狭路相逢。老大料到会在镇上碰到老幺,事先便邀约了一帮地痞流氓将老幺拦在街当中,劈脸一耳光,将老幺的瓜皮帽扇去丈把远,老幺的脸上也顿时鼓起五条红道,老幺还没有回过神来,几个流氓又上前一顿拳打脚踢,老幺连连后退,赔着笑脸,打着拱手不停地对几位说着好话:“诸位不要开玩笑,兄弟若有不是到茶馆里摆摆龙门阵,没有过不了的桥,没有说不开的话嘛,大哥我们也有话好讲。”
大哥没等他说完,又是一顿人娘倒老子的臭骂。骂完掉头走了。老幺捡起瓜皮帽,拍打拍打灰尘,戴上,面对围观的乡邻微微一笑,自言自语地说:大哥爱喝两口酒,弄点儿出人意料的事。说着话一跛一跛地回去了。事隔不过半月,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老大家被一伙持枪的土匪抢劫一空,房屋焚为灰烬,老大及妻子儿子皆饮弹身亡,侄儿侄女也没幸免,80岁的老母亲烧成黑炭。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心机”的男人懂得适当的忍耐、婉转和退却,因为这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当下,“低头做人”被一切成大事的男人奉为圣经。
7.吃透“藏”与“露”的关系
处世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外露型的,一种是隐忍型的。而何时“藏”与“露”才是成大事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吃透“藏”与“露”的关系是男人成大事的又一“心机”。
外露的处世者一般生性耿介,心直口快,有啥说啥,眼里装不进一粒沙子。这种人自然不失其热心肠,花花肠子少,不记仇,不整人,但缺少婉转回旋,尤其是在机智上稍逊风骚。隐忍的处世者显得深沉许多,心里装得住货,喜怒不形于色,比较圆通。但他们隐忍有屈,咬碎牙吞进肚里,能屈能伸。这种人在为人上比较随和,可是一旦害起人来,不动声色,“杀人不见血”,叫人防不胜防。一般地讲,人们对这种人警戒颇多,认为他们狡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标榜自己的个性是外露还是含蓄,也不可能随便给谁贴上标签。相反,大多数人却在追求“二合一”式的为人规范。给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里可能隐藏着什么不便明言的小秘密,而那些让人老觉着阴险的人,则可能张口就称自己是个直肠子。其实,这就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处世哲学。
有些人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韬光养晦”,长线投资。这类人中不乏“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之徒,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他们常以圣人般的言行出现在人们面前。生活上,勤俭克己;工作上,推功揽过;处世上,左右逢源。以假装的谦卑来掩盖自己的狡黠,但一旦掌权,就会霹出豺狼本性,变本加厉地寻求补偿。
中国古代帝王隋炀帝就是这样一个深藏不露,善于伪装自己的处世高手。
隋炀帝杨广在登基前本是隋文帝的次子,文帝内定的接班人原是杨广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杨勇。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将来做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可谓煞费“心机”。
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珍惜国力,崇尚节俭。他的妻子独孤皇后深得文帝宠信,政见常与文帝相和,宫中称为“二圣”。她有两大特点;一是节俭,反对奢移;二是嫉妒,反对男人爱妾,尤其反对男人与妾生养子女。这是一个具有奇异癖好的女人,不但自己吃醋,也为别的女人吃醋。
太子杨勇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阔豪爽,不注意小节。老娘独孤皇后最讨厌男人有姬妾,杨勇偏偏有很多姬妾,而且生有很多子女,以致妻子郁郁而死。老爹杨坚最讨厌大臣花天酒地,杨勇偏偏喜欢音乐歌舞,饮宴达旦。这些本都是小的缝隙,但已够杨广有计划的楔入。杨广只有妻子萧妃一个人,仅此一点就使老娘高兴。其实,杨广同他哥哥一样,也是个纨绔子弟、声色之徒,但他在父母面前将这些斑斑劣迹统统掩盖起来。每逢父母来他家,他都将娇妾、美姬藏于密室,只留老丑者穿上普通衣服侍候在自己左右。他还撤去华美的屏帐,改用廉价的素缣,弄断乐器的丝弦,使其落满厚厚的尘土;更甚者,掐死庶出子女,以示只和正妻生儿育女。从而显示自己处处以父母为榜样,勤俭持家,不近声色。杨坚夫妇见状不由大喜。老夫妇每派人到儿子们那里,杨勇只把他们当仆人看待,杨广却不然,他和妻子一定双双站到门口,亲自迎接,致送厚礼,于是老夫妇耳畔听到的全是赞扬杨广的声音。杨广出使江都,每次入朝辞行时,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父母看儿子如此孝心,也流下眼泪,不忍他远离膝下。杨广知识程度很高,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待任何人都很诚恳,很谦虚有礼,尤其曲意结交政府重要官员。他所展示出来的,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标准领袖,具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国救民的圣贤抱负。节俭、朴实、谦恭、虚怀若谷、好学不倦、礼贤下士、不爱声色犬马——集人类美德于一身。
一切布置成熟后,杨广便把“诬以谋反”的法宝罩到杨勇头上,杨坚下令把杨勇贬为平民,囚禁深宫。改立杨广当皇太子,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阴谋。
且不说杨广是一个道德品质如何败坏的人,只说他从开始采取夺嫡行动,到他行凶之日,历时十四年,在这段漫长岁月中,一直保持伪装,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杨广竟做得天衣无缝,可见他“心机”之深。可惜他缺乏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灵魂和情操,其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无限的权力。单说他的这一“心机”还是值得欲成大事的男人借鉴的。
一般来说,置身官场,当自己的力量处于弱势,比如党羽还不够众多,威望还不够高等等不及别人的情况下,必须韬光养晦,做到深藏不露。但藏而不露的根本目的不在藏而在露,你必须看准时机在该露的时候毫不犹豫,立刻脱颖而出,当然,在藏的时候,并非被动地四处躲藏而是藏中有露,时而藏时而露,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才能保证他日时机一到,你能一出必成。
藏与露的时机比较难掌握,何时当藏拙,何时当露锋芒,是没规可循的。有“心机”的男人,只有相机而动,任时而出以成大事就大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