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浸稽天日沸腾①,九州人死若丘陵②。
一朝财得居平土③,峻宇雕墙已遽兴④。
【题解】
夏书,《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是记载夏代史事之书。此诗作于宁宗嘉泰二年(1202)夏天,陆游78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多读书志感之作,如《读易》、《读经》、《读老子》、《读道书》等等。或抚今追昔,或借古喻今,或托古讽今,大都针对现实而发。此诗乃诗人读了《夏书》中“峻宇雕墙”一节,马上联想起“巨浸稽天”、“日沸腾”、“居平土”等典故,于是自然地联缀成章,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就表层看,是借历史来讽刺最高统治者的腐朽生活,而就深层看,是希望统治者具有忧患意识,励精图治,不忘民众,不忘恢复。措辞激烈,感情诚挚。
【注释】
①巨浸稽天:大水接天。《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咎。”《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日沸腾:《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②九州:古代中国所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历代说法不一,此处指代全中国。若丘陵:形容死尸堆积起来像低矮山丘。③财:同“才”。居平土:《孟子·滕文公》:“禹掘地而注入海,驱蛇龙而放之菹,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④峻宇雕墙:高大的房屋和雕饰的墙壁。《伪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遽(jù):骤然,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