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48479800000006

第6章 大道虚空,博大无边

“引语”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原文”

谷神①不死②,是谓玄牝③。

玄牝之门④,是谓天地根⑤。

绵绵⑥若存⑦,用之不勤⑧。

“注解”

①谷神:谷指空虚如谷的道;神是指道的运动变化的力量。

②不死:不停止。

③玄牝:玄指玄妙、奇妙;牝指母体。

④门:产育之门。

⑤根:根源。

⑥绵绵:连绵不断。

⑦若存:指不易察觉的、好像不存在似的。

⑧不勤:不尽。

“译文”

大道虚空而变幻莫测,它是博大无边、无所不能、永恒不灭的,它不仅深远无限而且更是崇高伟大的母性。

天地万物从它那里诞生,所以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浩瀚无际的万物仿佛早已存在于这崇高伟大的母亲的怀抱之中,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和享用不尽的养料。

“深度剖析”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而且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源,它的作用非常的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是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地方。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焕,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老子把神秘莫测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这是很贴切地描说了生育着万物的、无所不能的“道”的特性。老子所认为的“道”是宇宙和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是局限在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我们知道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应该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感知。然而这种本性在人类的精神的需求上,却又曲折地表现为依赖于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那种强烈愿望。我们今天对大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那种向往,也正如孩提时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

老子所讲的“道”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天地和万物从它那里诞生,并从它那里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和享用不尽的养料。它养育着却不占有己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这种奉献而不索取的品质和精神恰似养育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作为子女的就应该尊重父母、孝顺父母,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情感,尊重他们的付出和劳动,尊重他们为家庭、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古代的仁人君子都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案例”

从前有一位珠宝商,因为美德而远近扬名。一天,一位犹太老人来找他买一些宝石,打算将宝石作为职位最高的教士衣袍上的装饰。

他列出了想要购买的宝石名称,并提出了一个公道的价格。可珠宝商却说现在不能给他拿出宝石,请他等些时候再来。

这位老人可不想拖延时间,他以为是珠宝商嫌价格太低,于是又给出双倍的价钱,后来更增至3倍,可这个珠宝商仍是那样要求。这位老人只有愤怒地离开了。

但很快,珠宝商又反过来找这位老人了,并把他所要的宝石拿了出来。老人十分满意,于是给他最高价。可珠宝商却说:“我只要你最早提出的那个公平的价格。”

老人感到非常奇怪:“那为什么你一开始不愿意做这笔生意呢?”

“因为那时候,”珠宝商回答,“我父亲在睡觉。他手里拿着开启宝石箱的钥匙,而我要从箱中拿宝石的话,就必须叫醒他。”

“他的年龄很大了,多睡一个小时对他身体是有好处的,因此就算把全世界的财富都给我,我也得首先想一想我的父亲,无论如何也不能扰乱他的休息。”

老人听了十分感动,赞赏地拍着珠宝商的肩说:“现在爱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儿女也会一样的爱你。真主保佑有德行的人。”

孝道,与其说是一种尊敬,不如说是一种以爱心帮助曾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种行为。

有这样同项的内容:一是在思想感情上对父母深情爱戴,在具体行动上对父母关心体贴;二是应该听取父母的教导与指点;三是成年子女应该赡养和扶助父母。事实上,父母不但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养育了下一代,为下一代的成长和幸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