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生活智慧全书生活有禁忌
48488200000019

第19章 日常生活的禁忌(7)

(5)忌吃不新鲜的冷饮。吃冷饮以“色清、味美、品鲜”的为佳,要认真查看冷饮是否卫生、新鲜。一般的果汁类饮料应没有沉淀,瓶装饮料应该不漏气,开瓶后应有香味。鲜乳为乳白色,乳汁均匀,无沉淀、凝块、杂质,有乳香味。罐头类饮料的铁筒表面不得生锈、漏气或漏液,盖子不应鼓胀,如果敲击罐头时呈鼓音,说明已有细菌繁殖,不能食用。

夏季保健的误区

(1)多喝啤酒能解暑。暑热天,喝啤酒的确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是,多喝会使人感到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因为啤酒含有酒精,如一次喝得过多,进入人体的酒精含量就会过高。如果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就会持续不断,口渴、出汗症状会加重。

(2)晨练越早越好。许多人都认为夏季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也不利于健身。据专家研究,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太早晨练易患感冒,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时。

(3)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许多人都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造成眼睛损伤。专家建议,最好选用能穿过15%至30%可见光线的太阳镜镜片,以灰色、绿色为佳。

夏季饮水四忌

(1)忌口渴时才喝水。口渴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人体细胞脱水已达到一定程度,这时才饮水为时已晚,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某些不良影响。所以,要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

(2)忌一时喝过多水。这样会造成反射性的出汗,使体内水分丧失更多,大量出汗还会导致体内缺盐,引起热痉挛,危及生命;短时间过量饮水,会加重心、肾负担,超过人体调节能力,还会发生“水中毒”。

(3)忌以饮料代水。各种饮料都含有较多的糖或糖精及大量的电解质。这些物质不能像白开水那样很快离开胃,长期作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它们还会增加肾脏过滤的负担,影响肾功能,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增加人体的热量,引起肥胖。

(4)忌喝冷饮过多。喝冷饮过多,会使胃血管突然收缩,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的消化能力和减弱胃的杀菌能力。

夏季锻炼禁忌

(1)忌在强光下锻炼。中午前后,烈日炎炎,正是最热的时候,除游泳外,最好不要在此时锻炼,谨防中暑。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特别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易发生轻度灼伤。

(2)忌锻炼时间过长。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在户外,以20~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如果一次锻炼时间较长,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

(3)忌锻炼后立即大量饮水。夏季锻炼出汗多,如锻炼后立即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可在锻炼时间断性地饮用少量水或运动饮料。

(4)忌锻炼后立即洗凉水澡。夏季锻炼体内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也大量扩张,会使体表已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以致生病。

(5)忌锻炼后大量吃冷饮。体育锻炼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血液相对缺乏状态。大量的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6)忌锻炼后以体温烘衣。夏季运动汗液分泌较多,衣服几乎全部湿透。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体格健壮,常懒于更换湿衣。这样天长日久,极易引起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时至立秋调理有七忌

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以下七忌。

(1)忌无病乱补。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忌虚实不分。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用膳对象应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3)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忌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

(5)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哪些疾病患者忌“秋冻”

深秋时节气温、风速、气压等变化大,不利于一些疾病的控制。所以,对于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秋冻”要适度,甚至不仅不宜“秋冻”,相反还要注意保暖。

(1)心血管病患者。深秋时节的低温和多风是诱发心脏病的因素。这是因为,人体要抵抗低温,必须把血液从皮下血管送到身体内部保存能量,这就导致血管紧张,血压增高,心脏搏动加快,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加重。如果此时再逆风行走的话,就会使心脏的冠状动脉更加缺血、缺氧,造成冠状动脉收缩,附壁血栓或者动脉硬化栓子脱落或破裂,从而阻塞冠脉血流,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忌受冻或长时间逆风行走。

(2)溃疡病患者。患有溃疡病的老年人忌“秋冻”。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有的胃溃疡再次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患有胃溃疡的老年人到了秋凉时节,就应注意保暖。

(3)脑血管病患者。患有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更忌受冻。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4)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这类疾病患者忌“秋冻”的原因是,深秋的寒冷空气会对他们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或者小气道的痉挛,使这类疾病复发或加重。

(5)老寒腿患者。老寒腿老年患者,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胀痛或沉重感,在受寒时症状加重。老寒腿属中医痹症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蹲立时疼痛加重。患有此病的老人,从秋季开始就应注意腿部的保暖,自然忌“秋冻”。

秋季青年人衣着忌过多

秋季,天高云淡,清风送爽。但是,值得提醒的是,青年人忌衣着过多。因为,秋季的养生特点是“阴精内蓄,阳气内收”,如果衣着过多,往往会使身热汗出,汗液过多,阴津伤耗,阳气外泄,不利于养生。

秋寒忌忽视“裙装病”

所谓“裙装病”,是指因为寒冷的空气刺激皮肤,引起血管收缩,致使表皮血流不畅,脆弱的脂肪细胞会发生病变,大腿等皮下脂肪组织容易出现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表皮呈紫红色,触摸较硬,有时伴有轻度的痛和痒,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溃破。一旦发生寒冷性脂肪组织炎,轻者适当地增加衣裤,注意保暖(如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数周后即可自愈;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检查诊治。有些关节炎也与裙装有密切的关系。在寒冷而潮湿的天气里,暴露在裙子下面的下肢,会因寒冷潮湿的袭击而发生麻木、酸痛不适。尤其是膝关节处皮下脂肪较少,更容易受冻,引起风湿性关节炎、湿疹、风疹、手足冷痛等。因此,从秋季保健的角度讲,忌忽视“裙装病”。

秋季美容蒸面忌次数过多

大多数人以为秋季是护肤美容的大好时节,所以为了拥有一副美丽的面容,坚持每天都要蒸面。其实,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扩张毛孔、清除面部污垢,但是,这样会造成面部红红的——毛细血管扩张过度,造成皮肤伤害。所以,秋季美容蒸面忌次数过多。

在正常的情况下,油性皮肤每周蒸面两次,干性皮肤每周蒸面一次或两周一次就足够了。

秋季护肤有哪些方面的禁忌

(1)皮肤疲劳时忌进行敷面。当皮肤在烈日下曝晒过度或是熬夜、睡眠不足时,千万不要做敷面。因为,敷面具有刺激性,会给皮肤带来负担,使脸部肌肉更紧绷。

(2)忌过度擦抹皮肤。用力擦抹皮肤或用磨砂清洁面庞,只会刺激皮肤,使皮肤更干燥。

(3)忌抹太多的润肤霜。皮肤需要的是大量的水分,而非油脂,平日多拍打化妆水即可。

(4)忌过度按摩皮肤。在按摩时,一定要顺着肌肉纤维的方向进行柔和有效的动作,尤其是眼周的皮肤,特别敏感、脆弱,更需要小心。

(5)忌按脸部。每当你轻按脸庞时,就已将尘埃、油脂或污垢附上脸部了。因此,尽量不要用手按摩脸庞,以保持肌肤的干爽舒适。

冬日生活禁忌

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1)忌蒙头睡觉。把头蒙在被窝里,感觉上暖和一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故蒙头大睡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