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最初是俞敏洪“一个人的新东方”,还谈不上什么企业管理。而随着新东方规模的扩大和人员的增多,管理上的问题也就日渐增多。从家族式企业到以“三驾马车”为标志的“分封制”,再到后来的股份制,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问题,而每一次管理模式的更新,虽然缓解了当下的问题,新的问题还是会不断出现。
比如家族式管理,因为掺杂了过多人情的因素,引起了王强、徐小平等人的不满,虽然感到压力重重,俞敏洪最后还是选择了执行“亲属回避原则”,执行合伙人制,实际上也是“分封制”。然而,分封制在引领新东方快速发展一个阶段之后,又产生了更大的问题,因为利益纷争,“三驾马车”也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所以,企业管理是永无尽头的,特别是对于新东方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型企业,所要管理的都是一些精英人士,其难度就更大。本章就向您讲述俞敏洪在管理新东方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哪些坎坷,以及他的应对策略。
第十道坎
突破家族式企业的瓶颈
新东方最初只有俞敏洪一个人,后来他妻子的加入,意味着新东方成为了一个家族式企业。陆陆续续的,俞敏洪的母亲、姐夫,还有俞敏洪妻子的一些亲戚也都加入了新东方,甚至还包括公司员工的一些亲戚,这让新东方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家族式企业。随着新东方的快速发展,家族式管理逐渐显现出弊端,特别是那些自认为是天才的教师们,对俞敏洪的用人原则非常不满。把所有亲戚都请出新东方?谈何容易!
坎里那些事儿
现如今很多非常成功的企业,比如福特、宝洁、摩托罗拉等,都有一个家族式企业的开端。换句话说,很多人在最初创业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干。有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75%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而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当中,9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
新东方也不例外,最初是俞敏洪一个人在做。发展前景明朗一些后,俞敏洪的妻子就加入了进来,起初是在前台负责报名,后来新东方具有一定规模后,就转做财务和行政等事务。
1995年,为了迎接回国的徐小平,俞敏洪请走了原来在新东方做移民咨询的加拿大老外,让徐小平主持这一领域。俞敏洪还确定了新的利益格局,划分地盘,迎接王强等人的加入。王强和徐小平来到新东方,都是一个亲戚不带。
有了合伙人之后,俞敏洪就觉得他老婆再参与学校的管理,可能会让这些同学、朋友觉得不舒服,于是就动了让老婆离开的念头。但是他又很怕老婆,只能迂回地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俞敏洪对老婆说,你看咱们新东方要做大吧,可是咱们两个人的能力有点力不从心,不如你先出去读书吧。到1997年年底的时候,俞敏洪的老婆就真的到加拿大读书去了。
可是,俞敏洪的老婆走了之后,他的母亲又参与了进来。老太太个性比较强,很乐意参与新东方的事务,除了做饭还参与管理,主要是后勤方面的。据说,俞敏洪的母亲有一种强烈的“护犊”情结,她老觉得儿子不是王强等人的对手,会吃亏,所以是一心要留在新东方,帮儿子看好这个摊子。老太太进入新东方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些其他的亲戚,比如俞敏洪的姐夫。
断断续续的,俞敏洪老婆的一些亲戚也加入到了新东方。见创始人的亲戚们都来到了新东方,当时新东方在国内的几个合伙人,也开始把自己的亲戚安插到新东方工作,这些人带进来的家族成员远比俞敏洪要多。
眼看着新东方的家族性质越来越浓,王强、徐小平和包凡一感到很不舒服,他们觉得新东方到处都是亲戚,导致新东方的人际关系很复杂,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新东方的股份制转型。
这时候,俞敏洪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怎么才能把这些亲戚都请出新东方呢?特别是强势的老妈。要知道,俞敏洪是那种见到老妈会发抖的人。俞敏洪说,他老妈一发脾气,他就会不自觉地跪下去,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王强和徐小平回国之后,曾亲眼见过俞敏洪跪在老妈面前接受批评。
俞敏洪的战术
俞敏洪的家族意识其实很淡漠,早期让妻子和母亲加入新东方,主要是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所以,此时要打破家族企业的瓶颈,也是下定了决心。
制定“亲属回避原则”
在新东方的一次全体股东会议上,通过了“亲属回避原则”这一协议。该协议规定,新东方在职人员的任何直系亲属,都不得在新东方任职。俞敏洪很清楚,要想让别人的亲戚离开,自己首先要让自己的亲戚都离开。但这谈何容易,俞敏洪觉得实在难以开口。
还好,俞敏洪有一个很通情达理的姐夫。当时他的姐夫已经是书店的经理了,而且把书店经营得很好,是新东方所有书店中收益最好的一个。在看到“亲属回避原则”的时候,姐夫主动退出了。当时姐夫说,“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让弟弟为难,我带头先走”。姐夫辞职就走了,一分钱的补贴都没拿。因为这件事,姐姐有半年时间不肯搭理俞敏洪这个弟弟。
生日宴上说服母亲
俞敏洪的母亲在农村时是妇女队长,所以锻炼了很好的讲话能力,来到新东方之后,管理一下后勤的事情,觉得这是儿子的事业,很开心。俞敏洪和母亲说起“亲属回避原则”是在她的生日宴上。
那天的生日宴上,大部分是新东方的人,俞敏洪就说起了让家族成员离开新东方的事情。老太太一听,感到非常意外,一下就火了,上来要打俞敏洪。此时,徐小平在边上看得目瞪口呆,他对俞敏洪要将老妈请出新东方这件事实在不抱什么希望。徐小平的不抱希望是有理由的,因为只要母亲一开骂,俞敏洪是会不自觉地跪下去的。他是一个大孝子。
直到一年多以后,俞敏洪的家族成员陆陆续续都退出了新东方,包括他老婆,老婆那边的姐姐和姐夫,只剩下他母亲一个人还留在新东方。不过,这时候老太太也看明白了,自己的不离开只能让儿子承受更大的压力。于是老太太说,“那我退出吧。”但在临退出前,母亲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给她留出一间小办公室,没事了她可以去那坐坐。
不过,俞敏洪知道,老太太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只有给她找点活干,才能保证她彻底退出新东方。正好当时新东方有了住宿部,所以他就建议老太太去承包食堂。这个食堂本来是要承包给外面的人来经营的,这样一来,大家一致同意由老太太来接手。于是,老太太从家乡找来了几个侄子、侄女,聘请了几个厨师,就把食堂经营起来了。
见俞敏洪动了真格,新东方的其他几个领导,也迅速把自己的亲戚都清除出了新东方。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新东方清除了所有的家族成员。
坎外真经
忠言逆耳利于行
将亲人请出新东方的这一行动,始自王强、徐小平和包凡一的提议。这在最初让俞敏洪觉得很为难,在实行的过程中也带给他很大的压力。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如果没有王强和徐小平的这一提议,新东方恐怕到现在还是家族企业,别说是上市,很可能已经四分五裂了。
可见,很多时候让我们听着很“逆耳”的那些话,才是真正的“忠言”,只要按照这些“忠言”去做,才能把事业做大做久。所以,俞敏洪后来也曾表示,他很感激王强等人把他硬推上了人事改革的道路。
亲情是一把双刃剑
俞敏洪说,在他所熟悉的教育领域,几乎每一家都是从家族企业开始的。他还说,家族式企业是新东方初期生存和快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因为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在创业之初,为了节约成本,选择和家人、亲戚一起办企业,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家族式企业会面临很多问题,利益纠纷、人事斗争等等,在家族式企业中频频发生。这也导致家族式企业一直毁誉参半。
俞敏洪本身并不反对家族企业。他认为只要把握好度,家族式企业也可以管理得很科学,但遗憾的是,在中国的人情观念下,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把握不好的结果就是企业四分五裂。
第十一道坎
分封制遭遇危机,股份制破土而出
请走了亲戚们,新东方告别了家族制,然而,新东方的管理并没有因此进入正轨。没有了亲戚们的新东方,实际上成为了分封制。分封制具有不投资、少投资的优点,能用最少的投资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新东方的发展。然而,当各“诸侯”之间的利益失衡时,纠纷就出现了。
坎里那些事儿
撕掉来自大洋彼岸的通知书,下定决心不出国后,俞敏洪开始从比较长远的角度规划新东方。1994年年底,他听闻民办外语学校“理想学校”的校长杜子华,口语和听力教得很不错,就找到了他,并向他提出了兼并方案:一、新东方的教师每节课平均300元,如果杜子华过来,可以每节课600元;二、口语班可以合并到新东方,向学校缴纳15%的管理费,其余收益都归杜子华。杜子华对这个兼并方案很满意,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合作。
这一做法,实际是俞敏洪儿时的“糖纸理论”实战演习。小时候,俞敏洪有糖自己不吃,分给小伙伴吃,但糖纸都归他留着。拿到好处的小伙伴们,甘愿四处为他打架。这是什么意思呢?糖是利益,糖纸是品牌,抓住品牌的人才是王。
徐小平和王强从国外回来后,俞敏洪采用了同样的办法。基础英语培训是王强的地盘,留学、签证和移民咨询这一块领地,则属于徐小平。1997年,包凡一加入新东方,开始全权处理新东方的出版事宜。而自始至终,俞敏洪都是负责出国考试培训的事情。至此,新东方的“诸侯分封制”基本成熟了。
这些诸侯们,名义上都是新东方的副校长,但并不在学校拿工资,而是各自经营自己的地盘,除了上交15%的管理费,剩余的利润都归自己。很明显,这种“分封制”具有不投资、少投资的优势,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事实上,分封制也让新东方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但是,让俞敏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分封制”让新东方陷入了一个大危机中。1999年底到2000年初,在新东方的业务中,出国培训的比例明显降低,而基础英语培训却急剧上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些新业务,比如电脑培训。当时中国的电脑培训业已经特别火热,到处都是电脑培训班。所以,俞敏洪等人一商量,也决定让新东方开办一个电脑培训班。但是利润怎么分配呢?按照分封制的原则,谁负责利润就主要是谁的,那如果电脑培训做大了,必定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经过一番商议,这个电脑培训班由王强去做,在利润分配上,俞敏洪这些人之间虚拟出来了一个股份制,王强拿大股份,比如60%,剩余的股份其他人平分。另外一个是图书出版业,当时这一块由俞敏洪负责,同样是俞敏洪占股60%,剩余股份由其他人平分。
虚拟的股份制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留下了隐患。谁负责哪一块谁就占大股份的模式,实际还是分封制,而每一个领域的利益又是不均等的,随着新业务的出现,这一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所以,到了利益分配的时候,这些“诸侯”之间就争吵不断。各诸侯之间明争暗斗,都希望自己的领地成为新东方最主要的阵地。
面对这场纷争,俞敏洪颇感无奈,他也意识到了这种分配模式隐患,但是怎样才能走出当下的困局呢?
俞敏洪的战术
对中国企业而言,企业的快速发展往往和人事斗争是相伴而生的。解决得好,企业就能继续发展,否则,大好江山很可能就被葬送了。俞敏洪知道,自己这次面对的是一个利益整合的问题。
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0年初,资本市场运作专家、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王明夫给新东方带来了新想法:为什么新东方不值50个亿?
一边是内部诸侯纷争不断,一边是50亿的诱惑,这两者共同把新东方推向了进行股份制改造的道路。2000年5月,新东方启动公司的现代化改造,由包括校长、副校长和一些名牌教师在内的11名股东组成了“东方人科技发展总公司”。
同时,新东方的内部利益格局重新洗牌。“诸侯”们交出了自己的地盘,通过持有公司股权,从享有“小概念的新东方”转型到享有“大概念的新东方”。所谓小概念的新东方是指原来的封地,而大概念的新东方则是指共同拥有整个新东方,将来可能直接享受新东方这一品牌带来的任何好处。
股份的分配,是依据过去各人对新东方做出的贡献来划分的。当时商议的结果是有11个人可以拿到股份,大家一致同意俞敏洪拿55%,王强和徐小平各拿10%,其余的人有的拿4%,有的拿3%,还有0.5%的。
主动拿出10%留给“后人”
分完股份之后,俞敏洪主动提出自己只要45%。当时咨询公司的人就对俞敏洪说,如果他只拿45%,那么持有55%的人靠股权投票就能把他推翻,新东方就可能要易主了。但俞敏洪并不这么认为,他当时非常豪迈地说,“我要是靠股权来领导新东方的话,那我就没必要干下去了,即使一股都不给我,我照样能领导新东方”。
对于拿出的那10%的股份,俞敏洪建议留给日后加入新东方的人才,他认为这是吸引和激励人才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