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一心想和自己的同学一样,远赴国外深造,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他不得不到外面给人补课以赚取自己的留学经费。然而,北大却对他的行为做出了处分,让他不得不离开了北大。
当一条路走不下去的时候,硬着头皮去坚持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相反,放弃原路,另辟蹊径,往往能使人豁然开朗,从“山穷水尽”中看到“柳暗花明”。在离开北大之后,俞敏洪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新东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不过,万事开头难。在创业之初,俞敏洪面对着重重阻力,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没有宣传费用,没有生源,还要面对同行的竞争。这些对于处在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都是致命的伤,新东方要如何坚持下去成为摆在俞敏洪面前最大的难题。他能否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呢?
第五道坎
害怕被北大笑话,半夜偷偷贴广告
从北大辞职后,俞敏洪开始忙着和东方大学合作办学。因为当时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清华、北大、人大等一些大学的学生,所以需要到这些学校附近和校园内张贴招生广告,而当时俞敏洪刚离开北大,事业正处于低谷,心情十分低落,很害怕在北大遇到自己昔日的同事和学生,所以,他经常半夜偷偷地去北大贴广告。俞敏洪内心十分痛苦,他该怎样走出这一窘境呢?
坎里那些事儿
刚开始招生时,俞敏洪面临很多困难。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困难就是,怎么能让学生们知道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是俞敏洪办的?当时俞敏洪对自己的讲课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他认为只要有学生来上课,就一定能够喜欢上他的课。可是,广告贴了不少,却始终没有学生。
那段时间,俞敏洪基本是上午和晚上出去贴广告,下午就在中关村小学传达室门外的小桌子边上守着。他跟学生们说得口干舌燥,效果却很差。这样的日子多了,俞敏洪就感到很沮丧。他想,如果自己没有从北大辞职,日子该是多么舒服啊,有组织,有领导,有自己的办公桌,还有一个8平米的宿舍,虽然小了一些,但跟老婆住在那里,感觉还是很温馨的。晚饭之后,约几个老同学在未名湖畔散散步,或者跑跑步,是多么惬意啊!就这样,俞敏洪怀念着在北大的日子,就对自己的现状越发感到沮丧了。
俞敏洪想,既然已经离开了北大,如果自己不能干出点名堂,肯定会被北大人笑话的。他们会说:“你看,我们就知道俞敏洪出去也干不成什么事!”俞敏洪是从偏远农村考到北大的,很多人都觉得,能考到北大,并且能留在北大教书,这已经是俞敏洪人生的顶峰了,而离开北大,也意味着俞敏洪从此就完蛋了。这样想着,俞敏洪被一种深深的绝望情绪困扰着。
那个时候,俞敏洪最怕见到北大的同学和老师,去北大贴广告都是半夜偷偷地去。想到他们衣着光鲜、夹着完备的上课资料,走在北大的校园或者教室里面,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俞敏洪就感到无比自卑。艰难的办学之路该怎样走下去?特别是内心的纠结、挣扎和绝望,俞敏洪又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出口?
俞敏洪的战术
虽然很痛苦,但俞敏洪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他想出了下面的策略。
免费讲课吸引学生
四处贴广告的策略一直没有起到效果。有一天,俞敏洪突发奇想,能不能来一次免费讲课,让学生们感受自己的讲课能力和风格。于是,俞敏洪开始为一场免费讲座作准备。俞敏洪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但是凭借自己对托福教学和考试精神的理解,想考托福的学生一定会来听,何况是免费的。
免费讲座的小广告是俞敏洪自己写的,毛笔字,写得很难看。俞敏洪先后在北大、清华、人大和北师大贴了一些小广告,按照他当时的预计,能来三四十个同学就是成功了,所以把讲课地点定在了中关村二小的一个能容纳40人的教室。
在免费讲座的广告中,俞敏洪还特地标注了“原北京大学老师俞敏洪”的字样。俞敏洪相信,虽然自己已经从北大辞职了,但毕竟自己曾经是北大的老师,所以北大也没有理由过问此事。而北大老师的头衔,在招生之初显然是一笔无形资产。
在1991年年初的一个晚上,俞敏洪迎来了第一个免费讲座。到了晚上,听课的学生陆陆续续到了,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俞敏洪的预期。到晚上6点钟讲座即将开始时,教室外面已经聚集了500多人。能容纳40人的小教室,显然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于是,俞敏洪临时决定把课堂搬到了这个小教室外面的一个操场上。就这样,在黑暗中,俞敏洪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永难忘怀的课。
免费讲座的威力如此之大,这出乎了俞敏洪的意料。
“半免费”的培训班
第一次办免费讲座,竟然来了500多学生,面对这样的成功,俞敏洪并没有当场收费,他觉得那样会吓跑学生。他决定继续贯彻自己的免费策略,不过这一次是“半免费”的。俞敏洪开设了一个培训班,这个班一共是40节课,其中前20节课是免费的,后面20节课要收费。如果学生听完前面的20节课后不愿意交费,可以随时离开。同时,俞敏洪告诉这些学生,他会把最精华的内容放在前面20节课讲完。
结果,这个培训班一共来了80多人,到后来开始收费的时候,只有两个人离开了,剩余的78人全部选择了留下。
免费讲座的招生模式算是成功了,这完全是俞敏洪自己躺在床上琢磨出来的。
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俞敏洪相信,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所以,他继续着自己贴广告的招生工作,认真地完成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他告诉自己,坚持一百次也许都是失败,但也许第一百零一次就成功了。大概到了1993年年底,俞敏洪觉得自己变了,不再抱怨,不再自卑,而是变得沉着并且有耐心。
坎外真经
先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创业之初,俞敏洪贴了很多招生广告,但都没有见效,为什么呢?因为毕竟是交钱上课,而学生们对俞敏洪的能力又不了解,所以都不敢贸然报名。在这种情况下,俞敏洪想到了免费讲座,表面上看是给学生一个免费听课的机会,而实际上俞敏洪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给了自己一个展示自己讲课能力和风格的舞台。作为一名老师,学生认可你的能力,喜欢你的讲课风格,才会买单。
不急于求成才能大有所成
在第一次免费讲座赢得学生的肯定后,俞敏洪并没有急于收费,这违背了一般人的思维逻辑。但是,俞敏洪自然有他的逻辑,他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判断自己的实力,要让他们心服口服地交钱来上自己的培训班。所以,在第一次讲座取得超出预期的成功之后,俞敏洪继续贯彻了免费讲课的策略。在学生充分被他的讲课实力所折服,同时也被他的讲课方式所吸引之后,收费策略得以顺利进行。
俞敏洪讲课不说废话,而且,越是免费讲座,他越要讲出最有价值的内容,正是靠着这种“实惠”,他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为自己的办学生涯成功找到了突破口。
第六道坎
多年留学梦成真,留学还是继续创业?
出国留学是俞敏洪的一个梦,可以说是他追求了多年的一个梦。留学梦难以成行,最开始是没有学校录取他,后来是因为签证通不过,再后来是因为学费不够。但是,当这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之后,他却犹豫了。留学还是创业,这对俞敏洪来说无疑是一个足以改变人生的重大抉择。
坎里那些事儿
1991年的时候,俞敏洪收到了大概有8个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很遗憾,没有一所学校愿意给他提供全额奖学金。其中有一个大学给他提供了半额奖学金,也就是1万美元,但剩下的1万美元还需要俞敏洪自己去筹。他当时想,“既然有这么多大学录取我,那我明年继续申请,应该还会有大学录取我,不如干脆再推迟一年,继续赚钱吧。”
到了1992年,俞敏洪的培训事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当时还叫“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俞敏洪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老婆也从中看到了英语培训事业的前途,所以也从中央音乐学院辞职,开始加入到俞敏洪的培训事业中,主要负责报名、招生、收钱等事宜。
就在俞敏洪的事业越来越红火的时候,他再次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录取通知书。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几百万的积蓄,不用再为留学费用发愁了,换句话说,多年的留学梦就要成真了,可是,俞敏洪却犹豫了。如果说选择意味着自由,那么这自由同时也意味着你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担负全部责任。留学,还是创业?俞敏洪面临着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坎。
俞敏洪的战术
俞敏洪知道这个选择对于自己人生的重大意义,所以再三思量。但不得不说,俞敏洪是一个果断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直面风险的人。
撕掉录取通知书,选择创业
面对亲人、朋友的劝阻,俞敏洪还是毅然撕毁了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决定要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几经波折,在1993年11月,新东方终于正式成立了。
买断“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3年使用权
俞敏洪离开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后不久,有人找到东方大学的教授们,希望能把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转给他经营。听说此事后,俞敏洪马上找到了东方大学的教授们。
俞敏洪说:“我刚离开,你们就把我辛苦创建出来的牌子卖给别人,这对我是不公平的。”当然,俞敏洪也不是要强硬阻拦,而是提出了以价钱加倍的方式买断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3年的使用权。当时对方每年出3万,而俞敏洪出6万。见价格翻倍,教授们很快就同意了。
不过,即使买断了3年的使用权,俞敏洪并不用东方大学的名义招生宣传,他把东方大学的牌子往抽屉里一锁,心想,等3年以后,谁也不知道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是什么了,他们知道的只有“新东方”。
坎外真经
追求多年的目标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出国留学,是俞敏洪追求了多年的一个梦,在出国热潮涌起的那个年代,出国留学被视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在这条出国留学的路上,俞敏洪遇到了太多阻力。可是,等到终于有一天这个梦可以实现的时候,他却犹豫了,为什么?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俞敏洪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俞敏洪,而是一个有着自己“事业”的俞敏洪,虽然创业才刚刚起步,但他已经从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俞敏洪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你孜孜追求了多年的一个目标,最后未必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跟随时间的脚步,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选择需要勇气和自信
当俞敏洪决定撕毁那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时,得到的是亲人朋友们的一致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创业是一件充满未知的事情,而且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而出国留学则不同,这是无数人向往的阳光大道。面对这样的环境,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容易,可以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自信。俞敏洪相信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英语培训这条创业路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我们在做出选择时,特别是事关前途的重大选择时,也应该自信一些,勇敢一些,不要被旁人看似正确的观点遮蔽了自己的双眼。
第七道坎
欲独立创办新东方,被告知“没资格”
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越来越火,俞敏洪兜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但他发现,不管这份事业做多大,主要的利润都给了东方大学那些老教授们。这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从而萌生了独立办学的想法。可是,独立办学伊始就遭遇了沉重打击——没资格办学!他该如何化解自己“没资格”的难题?
坎里那些事儿
到1993年,俞敏洪的“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已经做得很红火了。这个时候,他的心里的想法开始有了变化,他想,自己做得越好,挣钱越多,东方大学的那些老教授们从他这里分走的利润也就越多。不管东方大学的品牌做多大,那都是别人的,别人随时可以收回。虽然那些老教授们都是好人,不至于说“小俞,我们要收回来了”,但他心里还是很不踏实,不愿意自己的命运一直掌握在别人手里。
当时,这些东方大学的老教授们也担心俞敏洪会离开,毕竟有俞敏洪在,他们每年都可以轻松拿到几万的收益。他们商量着:“要不要让小俞入点股?”不过,一番商量之后,他们又舍不得。俞敏洪后来说,如果当初这些老教授们给他30%的股份,他就会继续做下去了。
俞敏洪认识到,创办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学校,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于是,俞敏洪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独立办学的准备。
俞敏洪跟中关村二小的校长关系处得不错,经过一番沟通,这位校长同意出租一间教室给俞敏洪办学使用。这样,俞敏洪的新学校就有了教室和报名点。当时中关村二小的一个老会计刚退休,俞敏洪觉得他人很好,就把他请来做了会计。
应该给新学校起个什么名字呢?俞敏洪思虑再三,觉得自己对东方大学还是很有感情,因此很舍不得“东方”两个字。但他也不知道,自己不能叫东方大学,否则就是对东方大学的冒犯了。考虑到之前的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办得很红火,俞敏洪觉得保留“东方”两个字也可以起到延续办学的效果,有利于新学校的招生。俞敏洪想了很多名字,比如神话东方,还有这个东方,那个东方,但总是不满意。
这时候,俞敏洪有一个北大的朋友,他从一个叫“高北”的公司辞职,创办了一个叫“新高北”的公司。俞敏洪觉得这个“新”字加得很巧妙,有继承、发展的意思。所以,俞敏洪就给自己的新学校取下了“新东方”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