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岁学做人,30岁学做事
48992400000023

第23章 20—30岁,你需要这样的朋友

几类创业者需要的朋友

20—30岁时人缘广是创业者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正所谓八面玲珑自然财源广进。但从商人的势利眼光去看,并非每一个人都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结交,连孔子也教人“无友不如己者”。一般来说,创业者应该尽量不去得罪人,在无大损失、无伤大雅的情况之下,处处与人为善,慷慨方便。同时也要花心思去栽培自己结交有用的朋友。以下几类朋友,是每个创业者都应该甚至一定要殷勤结交的。

(1)银行家:最善于做生意的人是不用自己的真金白银的,那么钱从何来?主要的来源还是银行,与银行家多一些交流,一般都不会让自己白费精力的。

(2)大客户:无论有没有生意上的往来,大客户一定要结交,买卖不成仁义在,今天做不成生意,明天还有机会。许多生意都是需要先吃小亏的,先来些免费的和额外的服务,是为将来可能的收获铺路。

(3)推销员:不论是否有生意做,都不能得罪推销员,并且要不时地接见一下他们,跟他们谈话。同行如打仗,是敌人,行业内的秘密是很难从同行口中得知的。推销员作为行业中消息最多的人,只要有人跟他们谈,他们是没有义务必须保守秘密的。因此即使公司没有设立采购部门,你仍然需要维护好这个情报源。

(4)竞争对手的员工:这也是重要的情报源。在适当并且有利的情况下,“挖墙脚”是扩大自己、削弱别人的最好办法。此招一举两得,既最低限度地消耗自己,同时又做到了使对手上下不和、疑神疑鬼,达到了破坏性的目的。

(5)材料供应商:与他们的关系事关重大,维护好了这层关系,你可以做到材料涨价前你入货,别人缺料你有料,再加上长一点的账期、好一点的服务,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你的竞争力。

(6)律师:有官司时他们能替你解惑,关系好的在平时就有很多的免费咨询服务提供给你。

(7)会计师:不要说做什么手脚了,只要他认真地替你考虑了如何应付关税,就替你捞回了钞票。

你会发觉,在前面所提到的这些人中,只有一类人是商人,其他的不是工薪阶级便是专业人士——当然,专业人士也可以有自己的公司,但他们仍与商人不同。

关于商人和专业人士,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类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可以有很高且很稳定的收入,但是这份收入是外人很容易估量的。创业者的道路十分崎岖,但通常都是外边很风光,有苦自家知。而且做生意总是要有个“生”字,才可能“发”,工薪阶级与专业人士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专业人士在公司大都是“高级打工仔”,仅凭着专业一般很难“发”到哪里去。因此,人们可以看轻工薪阶级或专业人士,但有思想的都不会去看轻一个创业者——他今天也许很潦倒,一事无成,但一旦给他一个机会,明天他就可能是百万富翁。

最差的情况不过如此,更何况一个看起来比较成功的商人。

有这样一种说法,对于一个企业,高层与企业要有精神共同体,中层和企业要有事业共同体,基层员工和企业要有利益共同体。由此扩展到整个社会阶层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社会基层的人在生意的往来上都会比其他阶层更加敏感,期待在合作中有所收获。

据此分析,创业者想结交人其实并不难,因为对方也是有想结交你的意图的。如果双方有利益的交集,互相合作也是必然的需求。

选择和结交益友

朋友的名望和性格将对你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20—30岁的人择友时,务必慎重再慎重!多和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这些人并不见得比你富有,但在完善自我和修养等方面却一定有其过人之处。他们往往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学识也渊博。如果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你将取长补短并大有收获。这种友谊能使你心中的理想得到升华,激励你奋发向上,最终出人头地。

如果你习惯于和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他们最终将打消你的抱负,使你的理想破灭,逐渐地沦为泛泛之辈。

我们很少意识到熟人和朋友对我们的人生有如此强大的塑造力。甚至那些只通过书信往来的远方故知,都会对我们的个性产生无法消除的影响。如果我们能珍惜友谊,便可以在无意间养成自我完善的良好习惯。

就像古语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志存高远,良好的习惯将帮助我们最终实现理想。然而,我们在依赖朋友的同时,不能对他们有太多的苛求和期望。

有个作家曾经这样说道:“当你找到知心朋友时,请更多地理解他们。如果你一味强求他们,希望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最后你将会发现,原来他们自己的那一套标准其实非常不错。”

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了解其身边的朋友来预判他的为人。他是否奸诈,是否守信,我们都能从侧面略知一二。

留心那些身边没有多少朋友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一定有某种问题。如果为人不错,理当有很多朋友。

“做个朋友遍天下的人。”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因为朋友的确是一个人的无价之宝。愁眉苦脸的人是体会不到朋友的作用的,相比之下,那些广交天下男女老少的人,对他们而言,机遇的大门总是敞开着。

没有朋友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贫穷。纵使万贯家财也不能代替友谊的价值,要知道有多少的百万富翁宁可放弃自己的财富,也想重拾昔日因为追名逐利而失去的友谊和朋友。

不久前,一个富人的葬礼在纽约举行,除了他的家属外,只有寥寥的十余人出席。然而数周后,在一座大教堂里,前来为另一位贫穷的死者吊唁的群众熙熙攘攘,将教堂和教堂外面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显而易见,后者生前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朋友,珍惜自己的友情。每个认识他的人都把他当做自己重要的朋友,而他本人也总是以朋友多而感到自豪。当朋友有难时,他也总是挺身而出,哪怕倾其所有他也愿意。从来没有乘人之危的他是这样的慷慨、赤诚和大度,甘心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交给自己的朋友。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因为只顾自己而忽略了危难和困境中的朋友。既然如此,当我们看到数以千计的他的朋友前往教堂为他送行,将他的过世视为自己莫大的损失时,我们还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只有那些能够为自己的朋友两肋插刀,为了自己的友情愿意献出生命的人,才能得到这样的生死之交,这是注定会丰收的耕耘。那些整日蝇营狗苟、只知道追名逐利的人是无法得到友谊的,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财富。他们就像是播下谷种后满心只想着收割的农夫,他们不去为土壤施肥,因为他们看不到种子的生长。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关于我们应该为他人付出多少的问题。

不可深信的利益之交

有一种新的友谊正越来越流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意伙伴”。这种类型的友谊意味着有很多金钱上的利益,也因为这样一种利益的动机,使得这种时髦的友谊充满着危机。它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它是如此的现实和逼真,以至于我们很难从生意伙伴中辨别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一个人能做的最可鄙的事之一,便是把别人当做自己向上攀爬的阶梯,而在自己爬到了目的地之后,便无情地将梯子踢到一旁。这种人不断地和别人建立友谊,只不过是希望这样的友谊给他们带来回报,为他们带来权位和名利,带来更多的顾客、客户。然而,这样的交友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扼杀了真正的友谊。

在工作中,选择同事固然重要,选择朋友也同样意义非凡,特别是在你将来会拥有何种选择机会和你日后能取得何种成就这两方面,朋友的深远影响比你想象的还大。

对于朝夕相处关系密切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关于这一点,理由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就拿其他人做样板: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我们自己行动的借鉴。而通常,亲密朋友的榜样作用对我们来说又是最强有力的。

因此,你需要考察一下你的四周。你将来的生活方式和你朋友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可能是大为相似的。原因之一就是,你下意识地模仿了你朋友的生活方式。无论你选择加入什么团体,你的言行、思想倾向和观点将越来越像这个团体的一分子(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像你,这是一种相互的影响)。这种变化并不一定是普遍的、确定的,但是大致的倾向是这样的。若干年后,你将变得越来越像你大多数的朋友,而他们也变得更加像你。

另外一个重要的提醒是:你要慎重地选择你的朋友,因为这对你将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你与那些你希望成为的人不断接触,你就会朝着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变化。

相反地,如果你交往的人是有问题的人,你可能会发现你自己也渐渐地变成了有问题的人。假如你的朋友恰好是一群失败者,假如他们恰好总是偷鸡摸狗,假如他们又恰好臃肿不堪,他们是穷光蛋,经常酗酒,还大吵大闹,除此之外他们每天不思进取,总是试图粗鲁地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那么,你也有可能堕入同样的恶习中。结交这种朋友,你只会染上众多的恶习,而无法得到什么积极的收益。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在心理学上早已得到了证明。

好朋友是可观的“财富”,损友则会使你遭受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