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心成为一片海
49046800000023

第23章 心不乱,则欲不求,利不贪(1)

有些人为了求财逐利而费尽心机,到头来,却发现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半生浮名只剩虚妄。当万千繁华落尽,却发现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抛离浮华,舍弃虚荣,才能保持心灵的轻盈与宁静。

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

古语有云,“画地为牢”,以示惩戒之意。今天,人们依然在画地为牢,只不过困锁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金钱、权势、名利,等等,为了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人们不惜消磨自己的快乐,交出自己的幸福,甚至出卖自己的良心。

世人喜爱求取功名,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然而功名一旦有了就放不下;世人皆图钱财,钱财一旦有了唯嫌不够,还要挣更多;人不能没有事业,然而一旦有了就更加放不下,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幸福,甚至青春岁月。正是这些身外之物缠绕着我们的身心,使我们陷入世俗红尘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为了钱,我们东西南北团团转;为了权,我们上下左右转团团;明知道它是可怕的,却又忍不住去注意它。当你惹它注意时,才发现它有多么可怕,但你已经无法摆脱它了。

一个年轻人去智者家求学,路上他碰到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就想以此来考考智者。年轻人来到智者家,恭恭敬敬地拜访完智者后,便入了座,与智者一边品茶,一边闲谈。突然,年轻人冷不防地问了智者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智者随口答道。

年轻人听到智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智者见状,便问:“你怎么这样惊讶啊?”

“不,老先生,我惊讶的是,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年轻人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道它转过来转过去都脱不开身。我以为先生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先生一下就答对了。”

智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年轻人顿悟。

虽然智者的回答并不是针对牛的事,但因为他对世事看得穿看得透,所以一个答案能解千愁。想想我们自己,不是也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吗?就像那老牛一样围着那些不相干的身外之物团团转,总得不了解脱。

只要名利之绳、欲望之牢还在,我们就只能转来转去,但终究也转不出人生的三千烦恼。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寻得超脱,找得自在呢?恐怕得斩断和丢掉欲望才行。

斩断名利之绳,对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而言,就是要斩断心头的压力和欲望。压力也好,欲望也罢,只会让生活也越来越复杂,再也不能解开。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得功名利禄便喜,不得也无所谓,必要的时候放下,这才是最现实且可行的办法。

所谓丢掉,不仅是指物理上的抛弃,更是心理上的“放空”、“看淡”。我们之所以总是与烦恼、变故不期而遇,就是因为丢不掉那些身外之物,以至于让它们牵绊着我们的身心。只有放空自己,才能有更大的空间来容纳其他事物。在你的家里、办公室里,目光所及的任何事物、任何看法和回忆,甚至某个人,只要是让你心情沉重的或产生不好的情愫的,就应该把它丢掉。

去除了一切身外之物,就驱除了一切邪佞魍魉。人,其实是一个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所得的回报时,你便会取得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所得的回报超过了你的付出,甚至达到不劳而获的地步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人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来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的。

一个妇人,丈夫开了一家公司,生意红火,但这让他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忙碌。她的儿子又去了很远的地方读书,几个月才回家一次。

妇人一个人在家里,终日无所事事,便觉得不快乐。

男人心疼女人,便时常劝她说:“你去亲戚朋友家走走,跟他们聊聊天,打打麻将。这样才会开心。”女人于是照做了,也果然开心了一段时间。但是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话题已经聊完了,麻将也打腻了,就变得又不开心了。

有一天,她突发奇想要开个花店,男人怕女人无聊,就同意了。花店很快开张了,女人每天去花店做生意,变得忙碌起来了。女人因为忙碌而感到开心,可是过了几个月,男人精算了一下,发现女人不但没有赚钱倒赔进去不少。男人知道女人不是经商的材料,但他不动声色。

后来有人问他:“你妻子还开着花店吗?”他说:“还开着。”“是赚是赔?”他说:“赚。”“赚多少?”男人只神秘一笑。经再三追问,他才悄悄告诉别人说:“赚到十万分的快乐。”

有的人只计较钱有没有赚,名有没有得,却从不计较是不是得到了快乐,是不是赚到了幸福。事例中那位丈夫才是真正的智者,他虽然损失了一些钱,却买到了妻子的快乐,夫妻的和谐,使得一切邪佞之事无插足之地。

去除,简单地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种境界,它不是消极承受,也绝非放弃人生应有的追求。只有敢于去除欲望,才能斩断捆绑于心的精神枷锁,从而轻装上阵;只有去除,才能赶走一切邪佞,使快乐丛生。

其实去除身外之物很简单,你可以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如大家应该多吃素食、少坐车多走路等,这些都可以使生活变得简约而轻松,但把它要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你的去除计划才能持之以恒。

淡然者,对邪财不取

钱,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为什么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难道得到了金钱,就等于拥有幸福了吗?难道为了得到钱,就能出卖自己的灵魂,牺牲自己的品德吗?

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有一部著名的悲剧叫《雅典的泰门》。这个故事说的是,雅典贵族子弟泰门坐拥财富而且慷慨好施,于是身边聚集了很多阿谀奉承的“朋友”。这些人有的是贫苦人,有的是达官贵族,他们为了骗取泰门的钱财,甚至愿意为他做牛做马。

于是,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曾经依附于他的所谓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而那些债主们则无情地逼他还债。经过这次世事变迁,泰门看尽了人类的贪婪和忘恩负义,变成了一个愤世者。

出于报复,泰门再次举行宴会,向曾经的门客发了请帖,那些人一见宴会如此奢华,以为泰门是在装穷考验自己,于是又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解释。泰门气急败坏,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

从此,泰门离家出走,宁可躲进荒凉的洞穴,过野兽般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富丽堂皇的城市。然而,上帝总是在眷顾他,泰门居然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看透世态炎凉的泰门,宁可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最终在绝望和孤独中悲愤死去。

这是一部悲剧,莎士比亚借泰门之口大发感慨,以揭露在金钱的诱惑下人心的丑恶。听一听泰门的心声吧:“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呵,你是可爱的凶手,帝王逃不过你的掌握,亲生的父子会被你离间……”

这番话将金钱的危险性揭露得一览无余。金钱的魅力可以改变人的眼光、扭曲人的灵魂。钱,除了能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购买商品外,还可以出卖人洁净的心灵。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哲学家史威夫特所说:“金钱就是自由,但是大量的财富却是桎梏。”如果我们把金钱当作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我们身心。因此,我们要学会明智地对待金钱。金钱本身并不邪恶,只不过人的内心会因为它而变得邪恶。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管住你的内心,看淡金钱,邪财不取。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你能保证自己的内心洁净不变,金钱依然是可爱的。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生活艰难的农夫生性老实,经常做一些善事。后来他的事情传到了上帝的耳朵里,上帝就偷偷在他的鸡窝里放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第二天,农夫果然在他家的鸡窝里发现了一只金蛋,农夫喜出望外,但转念一想觉得一定是有人在跟他开玩笑。农夫是个谨慎的人,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带着金蛋去了金匠那里,一经检测,发现它果然是纯金的。

后来,农夫把金蛋卖了,得到很多钱。那天晚上,他为此同家人大大庆贺了一番。

第二天早上,农夫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看看鸡还会不会下金蛋。于是他到鸡窝里一摸,果然又有一枚金蛋,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

开始,农夫一家人喜出望外,但金蛋越多,人就变得越贪婪,很快他就对每天才得到一枚金蛋感到不满足了。于是,他心生邪念,要将鸡杀死,从而一次性取出所有的金蛋。然而,等杀死鸡后,他一枚金蛋也没有得到。

寓言中的鸡代表我们的资本,鸡蛋代表着利息。没有鸡就没有鸡蛋。没有资本就没有利息。多数人花光自己所有的钱财,有些人甚至花费比收入更多的钱,从而背负债务,于是偷窃、赌博,走上不法之路。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杀鸡取卵的勾当,于是钱不但没有得到,反而丢失了本来的人性。取有道之财、合法之财,人们方能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心地无私地活着。一个正直的人不会随便接受财富,对不合法之财从不沾惹。因为不合法之财会让自己受到欲望的牵制,最后受到精神和良心的折磨,落得一生不得自由的悲惨下场。

不要因为一点钱财而出卖了你洁净的心灵。孔圣人就说过关于义、利的看法,即君子得财要正当,如果一个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那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就应该时时刻刻都不离开仁道,在紧急的时候不离开,在颠沛的时候也不离开,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能够将钱财看淡一点,将心胸包容一点,当你能容得下万事万物之时,就不会因为一点钱财动心而生邪念。

让心灵在宁静中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