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心成为一片海
49046800000035

第35章 人之相敬,敬于德(1)

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尊敬别人是一种智慧。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尊敬周围的人。人之相敬,敬于德。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在尊敬别人的同时赢得别人的敬意。

敬人者,人恒敬之

脸庞因为笑容而美丽,生命因为希望而精彩。脸上的笑容如果说是对他人的布施,那么希望则是对自己的仁慈。人生在世,众生平等,然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并不相同。有的人生来富有,受百般人宠爱;有的人生来贫寒,身边亦没有亲人关怀。但不管怎样,人们都应该一如既往地对生活抱以热情的微笑,每个人都应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活出自己的精彩。因为即使起点不同、出身不同、家境不同、遭遇不同,也可以抵达同样的顶峰。

也许这个过程会有所差异,有的人走得可能十分轻松,有的人可能一路坎坷,但无论如何,只要抱定一份虚怀若谷的决心,守住一份执着高贵的希望,就算是风雨兼程,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

一个年轻人自小颇有慧根,于是只身前往法华寺剃发修行。老住持见小和尚有些造诣,便指名让他跟随自己修行。寺里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小和尚仍然对修行充满了向往。不过,住持似乎并不急于向他传经授学。

小和尚刚刚安顿下不久,住持就找到他,对他说:“我知道你爱好读书写字,所以需要独立的空间,你便搬到隔壁的大房间去住吧!”

小和尚非常高兴,很快收拾东西告别了师兄弟住进了大房间。可第二天,小和尚一觉醒来后,住持又对他说:“你业障太重,恐怕无福享受这么大的房间,还是搬到小房间去吧!”

小和尚虽然心中颇有些不满,但还是照住持的话做了。他本来以为搬回小房间之后就能随住持参禅了,谁知没过两日住持又提出让他搬回大房间去住。

这次,小和尚尽量克制自己的气恼,心平气和地对住持说:“师父,我可以住在小房间里。”听到这话,住持立刻严厉斥责他,并要求他遵照自己的指示去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依照师父的要求,小和尚不断地从大房间搬到小房间,又从小房间搬到大房间。他也曾表示抗议,但出于对住持师父的尊敬,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

不知过了多少日子,小和尚忽然顿悟了,他想这也许正是住持锻炼自己心性的一种方式。于是,他再也不抗议,心平气和地接受住持的指示。结果,当他不再犹豫,不再不满,也不再恼怒后,住持就让他住定不动了。

当你埋怨得不到高人的指点或得不到他人的赏识时,其实不知道这正是一种修行。只有虚怀若谷地去迎接一切,你才能容纳一切,从而让自己变得精彩。正如以上故事,如果没有一个虚怀若谷的胸怀,你可能只看到住持的严厉和不可理喻,或者只看到修行的艰难和不易,却无法得知宽容地接受这一切正是修行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境遇都当成一场修行,然后通过每件小事去磨砺心智,陶冶品性。秉持着一颗虔诚的心,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平和、更谦逊,生活也便能多几分惬意。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质疑,并学会尊师。有什么问题 ,那就多想几个为什么,或者多请教别人几次,把生活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当成能使自己进步的老师,你便能真的进步了。

生活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才能,更大程度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让自己谦虚一点,恭敬一点。一个人不怕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最怕自己不尊重自己,只有正视自己的能力,你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尊严。

真正的智者,一定心宽似海,容得下百川。在谦虚敬人的同时,不自轻自贱,不轻易对自己产生怀疑;否则,即使你是一颗蒙尘珠玉,也将被视为毫无价值的沙粒。

在曲折的生命旅途上,如果我们能够泅渡苦闷的心里冰河,谦虚一点,自爱一点,就相当于给了自己一缕温暖的阳光,就能够化解与消释一切困难与不幸,从而让我们的生命之旅变得更加顺畅和开阔。

因为尊重,所以慈悲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包容,一种智慧。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对方以宽容和尊重,不论他是何身份,有何地位,钱财多寡,权力轻重,都要给他一种人格与价值的肯定。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你也一定会被他人尊重的。

钱锺书就是个待人极好、极尊重别人的人。有位曾陪护过钱钟书先生的50多岁的老护工,在谈到他时,常常显现出恭敬之情,她说:“有学问的人,待人真是好!真的!他心肠好,脾气也好,从不在我面前说半句重话。瞧瞧!像我这样的一个人,有啥文化呀,可他跟我说话时极客气,十分尊重人,生怕刺伤你。即使疼得要命,他也忍着,生怕影响到我休息。不像有些人,有一点疼就不得了,能把好几个人支使得团团转。”

有一次,钱锺书家里人送来一些葡萄到病房。陪护阿姨洗了一部分喂他,他一边吃一边看着碗。等吃了一小部分后,说什么都不肯再吃。阿姨说:“你吃啊,还有这么多。”原来他不肯再吃,是想留下一些让阿姨吃,让她也尝尝新鲜。阿姨说没洗的还有好多,他才“哦”了一声,继续吃。后来,每次不管吃什么,他都这样。

一天,钱先生躺在病床上。阿姨以为他睡着了,便和查房护士小声聊了起来。护士问阿姨为什么从外地来北京的医院当护工,阿姨说家里穷,正在盖房子,需要钱。而当时,在北京医院做陪护,一个月最多只挣五六百块钱。

就在当天下午,钱锺书的夫人杨绛来医院。钱先生忽然向她开口要钱。他说:“我要3000块钱!你给我带3000块钱来!”杨绛奇怪道:“你躺在医院里,要钱干吗?”钱先生顿了顿,忽然用家乡话与杨绛说起话来。陪护阿姨虽然当时在场,却没有听懂一句。

第二天,杨绛再来医院时,拿了3000块钱给阿姨。阿姨惊奇地问:“干吗给我钱?”杨绛指了指钱先生笑道:“他听说你家在盖房子,怕你缺钱,叫我拿来给你的。”

阿姨听了,顿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既为钱先生的有心感动,又因为他的处世为人觉得可敬。后来直到钱先生去世,阿姨也没有机会还了那3000块钱。

钱锺书先生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关心身边贫苦人的生活,还给予他们极大的尊重。而与此同时,钱锺书先生也得到了大家的极大尊重。这才是一位有修养、有境界的大作家。

尊重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尊重不只是体现在比你高深的人身上,尊重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方与你的相似之处上。敬人不只是敬你的知音,更要敬那些与你有相异之处的人,不论才能、地位还是观点。你认为读书为修身养性,而他却认为读书为功名利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差异又何止万千。这时,你都要给予尊敬,这时的尊敬就上升为了一种包容。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同时又能从客观的角度欣赏着其他人不同的人生信条,这种尊敬才是真正的广博的有智慧的尊敬。

有位商人走在街头,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正坐在地上仔细摆弄他那几支铅笔。于是,成功商人起了怜悯之情,不假思索地从兜中掏出10元钱塞到推销员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可是,没走几步,他突然后悔了,觉得自己这样做太失礼了,于是又连忙返回,向那人道歉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对方不要介意。那人感激地将笔递到商人手中,最后,商人郑重其事地对推销员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没想到,几年后这两个人再次重逢了,只不过地点不是在街头,而是在一次商业活动中。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直接迎上这位商人,极其恭敬地自我介绍道:“我是您新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您的故友。您可能已经忘记我了,而我也的确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几年前,是您给了我重新做人的尊重和自信。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失败者,直到您对我说我同您一样是个商人。”

这就是尊敬的魔力,商人一句简单的话竟然使一个自卑的人树立起了自尊,使一个窘迫的人找回了自信,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优势。

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因此获得对方的尊重,从而得到更多的朋友。而这一定是你取得成功的一个有力的因素。

尊敬十分简单,可以是脸上的一抹真诚的微笑;可以是他人在发表不同意见时的倾听;可以是为别人付出努力的鼓掌。尊敬别人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敬,这就像一把火炬,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传递着信任与爱;尊敬还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锁,只要尊敬在,未来就有希望。

尊严如太阳般长存

俗语常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人生在世,智者固然要懂得敬人,因为敬人如敬己,尊重别人也等于尊重自己。究竟该怎样敬人?怎样做才算敬人而不卑己?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坚守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尊严,维护做人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