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49106500000017

第17章 攻克难关: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感,攻关就没有难度(2)

何远后来请教了业内的一位前辈,那位前辈详细地询问了他的工作方法,最后告诉何远,他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按照他那种干法,再加一个人也干不好。前辈告诉他,工程材料的供应有专门的检查负责人员,同样地,施工进度也有专人负责。这么多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最重要的是保持各个部门协调运作,不要在任何一个地方卡壳。举个例子来说,水泥来晚了就耽误做混凝土,没有混凝土就无法开工,后期的管道铺装就无法展开,整个工程进度就会受到影响。而他的工作应该是确保各个环节及时到位,而这些工作,很多时候只要打几个电话,或到现场找到责任人说一声,就可以了。

何远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中,他试着用那位老员工教给他的办法操作,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协调部门的合作上面;至于那些琐碎的事情都交给相关人员去处理,他则偶尔抽查一下,以保证落实工作。果然,他再也不用焦头烂额地加班了,而且工程的进度、质量等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任何工作和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当然这些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主要也会变成次要。比如说,一个工作计划的制订,前期的市场考察是关键部分,需要花大力气重点关照,但是等计划做好了要付诸行动了,如何把计划不折不扣地执行好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说,所谓的关键问题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找到了关键问题,就相当于驯养野牛的时候找到了它的弱点。牛的鼻子怕疼,所以牵住了鼻子野牛就变乖了。同样,工作中找到了关键点,我们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上面,优先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它。解决了它,次要问题的解决就不在话下了。

因此,当我们面临很多工作不知如何着手时,或者浪费了大量精力而收效甚微时,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执行方法对不对,有没有把工作分出主次来。要成功,不仅要靠勤奋肯干,更要学会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最大的成绩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大富翁,生前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他的地窖里堆满了金银珠宝,庄园里养着成群的牛马,农场里还有成堆的粮食。有一天,富翁病重了,身边只有一个仆人。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但是唯一的儿子还在外地,他担心自己的财产被贪婪的仆人得到。他想了想,写下了一份遗嘱:“我所有的遗产之中,儿子只能得到其中的一样,其他的全部留给仆人。”

这位仆人一看,大喜过望,不用自己想办法了,富翁自己就把大部分财产留给他了。可不是吗?富翁的儿子只能选择一样,能选什么呢?不论是庄园还是农场或是房子,都只是富翁财产中很小的一部分。仆人已经想象着自己成为富翁的幸福情景了。

仆人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富翁的儿子,扬扬得意地把遗嘱给他看。没想到富翁的儿子看了之后,说:“好的,我选择你,你还是做我的仆人吧。”

这位聪明的儿子还是继承了富翁的所有遗产。是呀,虽然一切都是仆人的,但仆人却是富翁的儿子的。这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事情的关键。

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学会这种方法,善于抓住主要部分,优先解决关键问题,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让自己陷入纷繁复杂的琐碎事务中。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解决了“主帅”,剩下的虾兵蟹将就不足为惧了。

所以,想要切实地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工作上面,那些次要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完全可以放在自己工作效率不高的时候去做,或者动用少量的资源去处理。如此一来,工作自然会顺风顺水,从而发挥出执行力的最大功效。

◎ 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方法 ◎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顺利解决问题就是好方法。

在工作中,之所以有很多时候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往往是因为员工执着于某些陈规陋习或者一味地按照以前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结果用错了方法,才使得问题无法解决。其实,老板在意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所以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顺利解决问题就是好方法。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习惯照搬前辈的经验,或者直接等待老板的明确指示,自己从来不用脑筋思考一下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一般说来,在公司受老板器重的都是能够独立地为公司分担问题、创造效益的员工。所以,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员工要做的不是等待指示,而是主动去想办法将问题解决。

某电缆厂的主要产品是把粗铜条抽细,然后再包上塑料变成电线。因为抽的速度很快,所以为避免再去穿眼模,把前一轴铜的尾和新轴的头用冷焊机焊起来。

问题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新手焊十条断八条,断一次,要重新穿眼模,需要40分钟,又累又热又脏,每个人都视为畏途。即使是老师傅,焊十条也要断两条。因此,老手怕,新手更怕,但是20多年来所有电缆业者皆不能克服这个问题。

有一位员工,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去分析老手与新手之间有哪些差异。他发现新手怕断,以为用力点就好,所以咬紧牙很用力地压,结果还是断了。但是老手是压一下转一下,压一下转一下。

这位员工就去研究两种做法里面的差别,这才发现铜线的断面在高压时会产生应力,这种应力如果不均匀,在高速抽拉时就容易断掉,而转一下就能让应力均匀。但是老手怎么还断两条?他又分析发现老手转这一下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的,但感觉并不精确,所以应力并不是很均匀。

于是,这位员工得到一个结论:要想焊接的时候不断,就必须要转,但是要转得精确。于是他在冷焊机上做了一个90°导杆,转三下270°,刚好一圈回来。做好以后,老手、新手只要按照标准作业就不会再断。困扰这个行业多年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其实,不光是焊接电缆,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只要能像那位工人一样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能将事情解决。工作中,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一开始就会人为地添加很多方面的因素,这样不但使问题更复杂,还让人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人都会做出一个最本能、最直接的反应,往往这个时候出现在脑子里的想法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去追求一个顺利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个问题不需要去装饰,只要把它变得不是问题就行了。不要在问题的基础上添加任何的人为因素,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才能或者聪明,很多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工作的时候记住一点,出现问题就解决。用什么方法解决?顺利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家一起参加工作,两三年后可能体现出很大的差距,这里面其实方法问题是很重要的。比如有些人只会模仿,有些人则会自主思考;有些人以沿用老办法为主,有些人以创新为主,这些都会导致工作业绩出现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