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吕老师教你填志愿——学校篇
49171500000003

第3章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辅弼智囊团

重点院校里的特色大学

主管单位

教育部

办学地址

北京市

校名今昔

学校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

1950年10月,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

特色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人大是我国人文社会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高校。一大批学科堪称国内一流并享有国际声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以及哲学、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信息管理等学科和专业都肇始于人民大学,然后由此走向全国。

目前,人大拥有1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人大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科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并且64个博士点中的26个是在全国率先设置的。

“人民大学是能够将中国的问题说得清楚的地方。”这是西方学者对人大的评价。人大凭借显著的学术优势,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近年来,先后有12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或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专题讲座,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其社会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目前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特色专业

法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闻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宗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历史学(国学方向)、国际政治、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等。

就业概况

人大的毕业生一直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多年来,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水平,本科生为95%以上,研究生为98%以上。很多专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

从地区上看,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就占到了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5%以上。

从行业上看,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三资企业、金融机构等行业,并且毕业生大多数都从事管理工作,很多人迅速走上领导岗位。

吕老师提示

1.人大并不像社会上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招收文科生,而是绝大部分专业实行文理兼招。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中,文理科的比例基本上是1:1。只招文科生的专业有3个: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

2.有一些专业只招收理科生,如理科试验班、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工程、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心理学等。这些专业是学校今后发展战略中的主攻学科,学校正以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加快理工学科的发展步伐。

3.学校历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几乎达到100%,调档线高出各省(市、区)重点线20~100多分不等。在一些省份,各专业录取分数仅次于北大、清华。

学长故事

人大校园不大,而且没有任何分校区。南北距离可以忽略不计,从东门到西门,步行稍微快一些的话,大约需要15分钟,由于校园面积小,建筑比较紧凑,前几年在历尽千辛拓展出的新地上,明德楼拔地而起,成为附近的地标性建筑。读本科的时候,我住在学校东门边的“东风楼”,从这个名字就能猜出来,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房间6个人,显得很拥挤,但生活还是比较方便的,出了宿舍就是小超市,出了学校大门就是各路公交站,马路对面则是繁华的当代商城。马路上的喇叭声和商城每天早晨的升旗仪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只要你对学校里的讲座信息有一点关注的话,你可以接触到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企业家。在我所听过的各种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人大“四大名嘴”之一金正昆,金老师讲涉外礼仪时,教室里挤得水泄不通,尽管我是饿着肚子提前一个小时到场,也仅能找到一小块“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