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吕老师教你填志愿——学校篇
49171500000004

第4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教育开奇葩

主管单位

团中央

办学地址

北京市

校名今昔

前身是诞生于1948年的中央团校。

学校于1986年跨入国民教育系列,开始招收首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并正式取名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还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学校校名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

特色解读

在这个崇尚物质经济的社会里,一些人对“政治”正逐渐敬而远之。然而,在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又怎能没有一所与政治完全对口的高校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恰恰就填补了这个空白。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中青院开办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开设于1986年。开办之初,学校就明确规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紧密结合,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和研究方向。该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研究和青少年成长成材的规律研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研究和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国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紧密结合。

中青院的另一个特色专业是社会工作。它开办于1993年,并筹建了我国大陆第一家独立设置的社会工作与管理系,2006年成立了大陆首家社会工作学院。目前是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大的社工本科专业。该专业在十余年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全面传授社工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的前提下,更侧重青少年社工理论和方法的教学与研究;通过对外来的社工理论和方法的引进消化,以及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和中国社工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内化和养成放在核心地位,通过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环节,形成较成熟的学生培养模式;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众多社区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与社会的发展进程保持密切联系。

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于2001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国内第一个专用于社工专业实验教学、社工实践、社工研究及其他用途的多功能社会工作实验室。实验室投资130多万元,配置了多种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施,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设备条件,在国内目前均处于领先水平。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4000余人。

特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

就业概况

中青院毕业的学生就业面比较宽,就业范围包括国家部委机关、地方党政机关、科研卫生系统、工青妇群众团体、基层街镇社区等。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从该校毕业后都能到团系统工作,那早已是“老皇历”了。如今的毕业生,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完全是“自主选择,学校推荐”。能到团委机关工作的不足10%,绝大部分毕业生会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历届毕业生以其适应社会快、工作能力强的鲜明风格,获得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近几年,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吕老师提示

1.中青院全部安排在提前批次。你可别小看“提前”二字,它足以让许多外省的考生对某些高校充满遐想和憧憬,也让中青院每年在各地招到很多尖子生。在此特别提醒考生,如果你在数理方面天分很高,最好对该校“忍痛割爱”。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优先招收高中阶段担任过班长、团支部书记以上职务的学生干部或省、市级三好学生。英语专业要求五官端正、无残疾;录取时,男女生招收比例为1:1。所有专业要求必须是品行端正的共青团员。

学长故事

我们学校位于北京西三环,属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校园很精巧,有很多小路,但每条小路都可以相连,常常是你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为数不多的几栋建筑也很素雅,白色的图书馆,红色的教学楼,银灰色的宿舍楼,与周围笔直的毛白杨树相映成趣。据说学校是全国最小的13所大学之一,规模像高中,学生只有4 000多人,与理想中大学的概念有不小差距,如果你向往的是那种有亭台楼榭、湖山花树的大学,那么对不起,本院暂不能满足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