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20

第20章 最早的裙子

裙子这种服装的历史,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最早的裙子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在远古时代,人们都是一丝不挂的,后来由于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开始用兽皮树叶围在腰间,这便成了裙子的雏形,同时也是人类最早的服装。而古埃及人开始把布缠绕在身上或缝成单纯的筒形,这也就是最早的裙子。

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出现,裙子不再适合男性的需要,逐渐演变为女性特有的服装品种。

据东汉刘熙的《释名·释衣服》说:“裙,群也。”即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这就是最早的裙子雏形。传说,最早由黄帝制定了“上衣下裳”的制度,裳便是裙子的一种样式。据五代《实录》记载:古所贵衣裳连,下有裙随衣色而有缘(沿边而装饰曰“缘”);尧舜已降,有六破(破者,析也,即皱褶)。及直缝,皆去缘;商周以其太质,加花绣,上缀五色。盖自垂衣裳则有之,后世加文饰耳。隋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这说明了裙子的性质及其演变的过程。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普遍着深衣,上衣与下裳相连。到了汉代,开始出现许多关于描述裙子的美丽诗句,如“裙拖六幅湘江水”、“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其间流行过“间色裙”,《宋书·羊欣传》说:“羊欣着白练裙昼寝。”六朝时裙子是富贵子弟的常见装束,那时有“裙屐少年”之称。隋代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摆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欢迎,到了盛唐,女人们的裙子又以宽广的裙幅为时尚。

宋代女性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裙身仍然很宽,裙上的裥也明显增多。到了清代,汉族“上衣下裳”的制度被破坏,裙子逐渐退出男装领域,成为女性独有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