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49299000000022

第22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6)

五、依据价值标准的评判观察

前述的这些课堂观察的目的基本上都是分析与诊断,意在解剖课堂中的师生学习活动。现实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课堂观察,那就是带着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进行带有评判意义的观察。这种课堂观察既可能是一种鉴定或评价,最后形成对该课堂教学水平与效果的评价结论;也可以是一种引导和培训,在课堂观察中理解和内化课堂评价的标准。其基本流程是:确定主题——学习相关理论——诠释视角——研制评判标准——设计观察量表——依据标准观课——分析课例——得出结论。

案例3.10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观察研究

课例:初中语文《春酒》。

主题: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效处理研究

(一)学习理论

同组教师互相合作,从网上搜索或从其他教学杂志上寻找了许多相关的理论材料,如《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进行动态生成式教学》、《动态生成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精彩也可以预约——关注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等文章进行学习。

(二)诠释视角

结合理论学习,观课者从以下角度对“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效处理”进行诠释:(1)何谓教学的预设和生成?(2) 如何做充分的预设?

(3)如何做好自然的生成?(4)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三)研制标准

分析视角有:教学预设主要环节,动态生成主要环节,教师应对策略。“教师应对策略”的视点有:①点拨;②评价;③追问;④留白;⑤冷处理。“动态生成”的视点有:①是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②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预设的问题;③是否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④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⑤是否是对预设的检验和完善;⑥其他。

(四)设计观察量表

依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判标准进行课堂观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观察模式。有效性的评判标准可以帮助执教者和观察者对某一课堂教学行为作出较为准确、科学的判断,为课例研究提供翔实的依据。该模式的关键是要保证有效性评判标准的质量,制定出的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包容性。

不过,在学科教学中,不同学科的教学有效性的判别倾向是有差异的。课堂观察中同时要体现学科的特色,要依据该学科的教学特点制定评课原则,再以这些原则为视角进行课堂观察,这样才能整体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情况。

案例3.11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历史课堂

(一)背景

有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讲“军机处的成立”时,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假使你是当时的军机大臣,可能拥有哪些权力?”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军机大臣权力非常大,是清朝的权力中枢,而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秘书”,“跪授笔录”,传达圣旨而已。课后,听课教师对该环节褒贬不一,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授课教师通过学生自身的认识与史实的反差,加深了学生对军机处的认识,课堂气氛活跃,设计得当;另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那么怎样的评课才科学、合理?我们决定就此问题开展系列校本教研活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试图化解心中的疑问,总结出可行合理的评价标准,提高历史教师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经过课例分析、理论学习,我们将高中历史学科评价点概括如下:

(1)直观性:历史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历史事件的不可再现性和不可逆性。教师必须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这个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如静态的挂图、图片和动态的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创设历史真实情境,尽量做到历史事件的再现,还历史本来面目。

(2)系统性:历史知识错综复杂,难以记忆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困难之一。忽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难以形成科学的历史发展观,我们应该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线索,认识现象的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

(3)史论结合:历史学科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这是历史知识教育价值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们认为这一点应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特点,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和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古为今用,明理启智: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历史史实中寻求借鉴,启迪学生的历史智慧,借古喻今,古为今用,这是历史学科的又一特点。该特点要求教师要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二)建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学科特色量表”

在理论学习和多次的听课评课活动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酝酿,我组又开展一次校本教研主题活动。主题是: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学科特色。

总结多次的听课评课心得以及在网上搜索资料,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历史学科教学要有学科特色,应体现出以下四大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史论结合原则和古为今用原则,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功能,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评价历史课堂教学就应该更多关注四大原则在教学中是否得到有效灵活的体现。

(三)以历史眼光观察课堂教学

为了深刻理解和应用四大原则,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评课能力,我们再次组织校本教研活动。大家观摩了一节高一历史的会考专题复习课——《台湾问题》,然后进行评课。以下是研讨评课的节选:

甲:王教师利用“走向缓和”等录像剪辑,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直观性原则。

乙:在分析国共两党“分则两伤,合则两利”时,设计了一个问题:“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国共关系的变化呈现出什么特点?各有什么影响?”以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也很到位。

丙:还有关注了现实生活,课堂上引用了连战访问大陆,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词“坚持和平、走向双赢”,展望了美好的未来,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历史情感,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丁:但是在系统性方面就略显不足了,表现在板书设计还不十分规范不合理,尤其缺乏一个小结部分。

案例点评

依据评课原则进行课堂观察模式,是一种比较具有普适性的课堂观察方法,适合对整堂课教学流程的分析、把握。要做好这种观察,关键是评课原则的制定要科学、全面、合理,要符合学科特点,在观评课时要避免程序化,要根据教学目标、课型类别、教师个人风格的不同灵活运用。

(温州市第八中学 戴伟)

六、基于合作分工的团队观察

在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教研组常常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观察。一方面,观课教师因年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的不同会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上有些差异;另一方面,课堂问题研究需要多角度、立体地观察。组织这样的团队观察的基本流程是:确定观察课例——研究确定观察点——观察角度的选择分工——合作组成观察小组——观察课例——研讨反思——行为跟进。

案例3.13课堂观察视角的策划与课堂观察报告

我校在教研活动中应用课堂观察技术已有两年。课堂观察由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构成。

课前会议,一般在开课的前一天举行(约需30分钟)。主要内容一是开课者说课,阐明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重点在设计中的创新之处与困惑之处。二是通过开课者与听课者的讨论,确定课堂研究的观察点。

课中观察,观课者根据课堂观察工具,选择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进入实地观察,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

课后会议,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学习的证据、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预设与生成以及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基于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并形成观察报告。

以下以我校生物组的公开课《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课前会议和观察报告介绍我们的研究模式。

(一)课前会议——课堂研究观察点的确定

1.屠飞燕教师(开课人)说课。本课时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囿于教材的顺序和内容展开教学,可能教学过程会硬灌死记,比较枯燥,知识不易结构化,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与理解、应用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创设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等策略解决上述问题。

同时,也存在以下困惑:①这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但在何时介入小组学习、怎样介入、怎样收集有效的教学信息这三个问题上把握不准。②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丰富多彩,教师创设了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由于课时的限制,创设的情境是否合理,设计的问题及问题链是否简明科学,探究时间是否充足等方面有待实践检测。

③由于探究的开放性,课堂上应该会生成许多问题,如何高效地引导,面向全体学生,又能有效地聚焦教学目标,挑战性也很大。④探究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否营造民主对话的课堂文化,做到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对我的挑战也较大。

2.听课者确定自己的课堂观察点。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八位教师确定了八个课堂研究观察点。①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②教师提问的类型;③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错误的指导;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⑤教师的讲解效度;⑥学生的应答方式;⑦教师的提问方式;⑧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二)课堂观察报告1

观察人:郑超

观察维度:教师·机智·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研究问题:学生的错误和教师针对这些错误采取的应对策略选择意图: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及问题链有一定难度,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困难,这对教师的课堂机智和应对策略是一个考验,而这也是我所欠缺的,故选择此观察点。

观察设想:记录学生对预设问题的回答,收集其中的错误,重点观察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所作出的反应及应对策略,为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和教师应对策略的合理性提供定量依据,并尝试提出改进措施。

1.在学生错误中,思考不全面的占33%,这说明问题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误区,生成了较好的教学资源。在学生错误中,未把握住问题指向的占33%,这一方面说明问题设置应更明晰,问题链的创设应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课堂临场机智需要提高。另,知识性和表达性的错误占33%,这说明需要加强学生预习指导,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2.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态度,接纳和赞许占了89%,这与整堂课教师所追求的民主、对话的课堂氛围是一致的,实际上,本堂课的探究氛围和效果的确很好。

3.教师应对学生错误的行为时,“鼓励、引导、换其他同学回答”占50%,这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定位,说明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量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和多人回答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体验了合作所带来的好处,但明显存在介入小组讨论迟,反馈学情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教师在引导时针对性不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