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49299000000036

第36章 建设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4)

(1)撰写研讨课程纲要。我们要求开学前一周,每位教师必须写出该学期所教模块的课程纲要,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由教研组集中审核执行。通过这一活动,大家明白了本学期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其他教师怎么教,最终形成共识,明确了模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策略与学业评定。

(2)开发研讨学案。开学第一周,教研组讨论本学期的学案开发计划,将每一课时的学案具体落实到人,并规定至少应在学案使用的前一周做出初稿,交教研组集体讨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学习目标(表现标准)、学习策略、课后习题,根据讨论结果,做出第二稿并分发各位教师,若无意见即付印。学案使用后,教师汇总学生使用情况并提出修改意见,备课组收集修改意见,建立错题库,交教研组存档进入资源库,以供大家分享和日后研究利用。

(3)研讨课后反思材料。课堂观察与学案开发使用中的课例反思报告、教学故事、教后感,是教研组交流研讨的重要资源,通过反思的反思,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建设活动,我们力图使教师清清楚楚地教,学生明明白白地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保障。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吴江林)

二、教学资源建设活动的开展

分析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教学资源的形式,主要有支持教师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课堂实录、课堂视频、课件、积件、素材、信息等,以及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习题、试卷、读物、学习软件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资源的呈现也是丰富多彩,更有利用网站将各种资源集成起来的各类主题网站。

概括来看,校本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活动就是:集体备课,形成支持教的资源;编拟作业,形成支持学的资源。然而,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既支持教,又支持学的资源呢?余杭高级中学的“学案”与嘉兴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的“教学稿”是异曲同工的两项探索。

案例5.7“教学稿”的尝试与推广

(一)研究缘起

上学期,很多备课组围绕“精讲多练”,加强了集体备课。在学校的一次调研中,偶然地翻到了本校尹教师的一则“学案”,发现他把课本相关内容剪下,旁边注了针对课文提出的6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由此想到:教材上的内容比较精炼,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尹教师在“用教材教”,即把教材内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完整地呈现、保留下来。同时他的教学实绩也一直居于前列。于是,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引入学案,开始新一轮的研究。

(二)调研阶段:“教学稿”的收集、展示、宣传

我们收集了尹教师、初三科学、初二数学、高二数学的“教学稿”,以及东庐中学“教学稿”的编写要求、编写原则、编写过程和实例,汇编成册,下发给教师,让广大教师自己去讨论,自己去理解,然后组织教研组讨论。这次开放式的讨论,使我们大致了解了“教学稿”的基本框架,那就是以问题串为载体,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巩固过程、扩展过程等完整地体现、保留下来,并且作为文本形式留在学生的手上,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反思。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整理确定本校对“教学稿”应该包含的内容的要求。

(1)教材的重新设计。通过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解释性的阅读引领,能引领学生的思维,问题指向应该是教材的内涵;

(2)教师关注的是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3)教案中的教学目的、重难点等的表达改为“你应该学会什么?”“你对什么有疑问?”等直截了当的有助于学生思考的措辞;

(4)教学稿中应含有“精练”的习题和精选的课后作业;

(5)教学稿中应留有学生的疑惑部分;

(6)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学稿中是否应该有预习的内容;等等。

(三)制定“教学稿”推进方案

从教学稿的交流会议及会后收取的反馈意见看,教学稿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关注,而且其价值基本得到了肯定,并有部分教师在尝试应用;有些教师已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和改进的思考。于是学校顺势推出了“教学稿推进方案”。

(四)尝试阶段

1.中层干部的交流

为使中层干部提高对此项研究的认识,同时也为该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我们安排了与中层以上干部的沟通交流环节。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方面。由于“教学稿”改变了学生的听课习惯,从“听”到“动手做”、“用脑思考”,这些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任务加重,这样的转变学生能否适应是个问题。

二是教师方面。由于“教学稿”可能会导致教师备课任务与心理压力的增大。特别是优秀教师长期以来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他们会怎样思考和融合?薄弱教师可能会简单理解为“上课增加练习题和练习时间”。其实,平时教师们习惯的是“有教案无学案”,而现在强调的“学案”,要求教师的备课方向从“怎样教”,变为“怎样学”。备课思路的转变,对习惯于用“教案”的教师来说,需要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

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使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有了心理准备。

2.全体教师会议上的初步交流

在各学科组织尝试后,有成功有失败。于是我们安排了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下面是交流中的一些观点。

(1)有些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效果好,学生是有差异的,但其他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是不是需要“教学稿”了呢?

(2)课堂上有的学生匆忙、杂乱、无序地记笔记;有的却什么也不记,过后掌握了实质,但有可能不完整,这时是不是需要“教学稿”了呢?

教学稿是不是起到了有效的笔记、过程的重现的作用呢?

(3)动笔后的思考与口答有区别吗?从课堂的参与度上看,明显是“教学稿”占了上风。

(4)对优秀生来说,是思维的完善和补充;对后进生来说,则是思维的凭借和参考。

(5)教学稿怎样才能使学生完整保存下来,这时是不是需要“错题本”(重新设计)的补充?

(6)有人说,“教学稿”的实施保证了真正、有效的集体备课,这其实也是“教学稿”的内涵之一——集体备课的捆绑形式。

(7)英语教师提出了教学稿纯粹是应试教学,因为我校的英语向来提倡功能法和交际法相结合,它们是不是一个对立面?

(8)最棘手的问题是:教学稿到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具体设计教学稿应该写点什么?学生在课堂操作时什么时候填?

(9)“教学稿”显示、多媒体显示、黑板显示的区别在哪里?

(10)只是简单地把例题设计为“问题”(这是教师的主要设计方法),那么和以前的教案本质性区别在哪里?

……

(五)行动阶段

1.行动计划草案——运用“课例研究”方式研究改进“教学稿”

为使“教学稿”的编制和使用更有效(不求整体解决,只求一些具体的问题的改进),经过商讨,我们提出的行动思路是:对校内采用“教学稿”组织课堂教学较早的备课组或个人,根据自愿的原则,以他们现有的经验和成果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以改进课堂教学为目标进行研究,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经验(不是范本)。

要求教科室负责此项工作,组织部分教师共同研究。具体步骤是:

①学习“课例研究”的意义、流程和方法(教科室组织学习活动);②归纳整理校内教师对“教学稿”的思考(意见、建议、困惑、期望);③分组初定研究的视角(寻找具体的研究点);④分组制定“课例研究”计划;⑤开展“课例研究”。

2.继续开展公开课形式的研讨活动

此时最迫切的任务是,用怎样的方式推进“教学稿”的研究。我们对试点相对比较成熟的初中数学进行了课例研讨活动。让大家观摩研讨他们根据事先编写的教学稿进行的公开课,然后比较教师们的教学稿,结合课堂效果分析教学稿的编写方法与操作策略,提炼出实用有效的教学稿的框架及初步使用方法。

(六)回顾小结阶段

从推广教学稿一个阶段后,我们又策划了一次教研小结活动。请九位教师就以下三个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与经验:①教学稿是什么?

(可用例子来说明) ②教学稿有什么作用和功能?③编写或使用教学稿的过程中的困惑与优点。然后在教师们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具体研讨,再行归纳与提炼。

经过讨论整理,我们形成以下认识:教学稿是以教与学的任务作为基本元素构成的认知地图。而这个任务特征表现为:结构化、适合认知规律、可操作、交给学生一张清晰的地图,让学生利用这张地图经历知识的形成、巩固等更有利于学习的过程。而这张地图可以详细也可以简略,并且也不一定是书面的。

在第一个主题“教学稿是什么”的讨论中,每位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实例来辅证。有教师认为教学稿是载体,有认为是工具的,有认为是手段的,有认为是教学方法的……不同的看法是争论的前提,也是教研活动进入实质性的关键。尽管每位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我们发现核心的内容或者说是中心思想没有改变,那就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稿是教学稿的灵魂,而教师们理解差异的视角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本学期开始,我们又进入了深化研究阶段,我们尝试着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教学稿的推广。

(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沈其豪 俞玉军)

案例点评

在一堂课中,怎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怎样给予学生必要的预习“支架”?怎样清楚呈现课堂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怎样紧扣学习内容,借随堂作业落实学习效果?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随堂笔记……从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出发,提供简便的支持,是教师的责任,是教师教学准备的关键,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教学资源。嘉兴21世纪外国语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提出这一想法,又通过多样化的深入细致工作,使想法转化为教师们的行动。是基层学校最需要的、基础性的校本教研形式之一。

案例5.8基于“课时锦囊”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课时锦囊”是指以课时(或课)为单位,由一线教师自创与收集有关教案、案例、课件等,通过研讨交流并借助网络实现共享,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这是我校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自行开发建设的新课程教学资源库。

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这个课程资源库,为教学服务,如何通过“课时锦囊”的开发、建设、运用和改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显着成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是我校这两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重点。

(一)操作模式

(二)优势和作用

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课时锦囊”使用的底线是每位教师都能用,但用好、巧用乃至重组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却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挑战。对“课时锦囊”使用的针对性、有效性的研究使教研工作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使教师们专题研讨的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有方向。这种教研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大家探讨、交流与分享,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

促进教师有质量地反思。这种教研模式的运行,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使反思对教学实际更有帮助,并澄清了“反思就是冥思苦想”的误解,建立了“反思与行动密不可分”的新认识;澄清了“反思就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误解,建立了“反思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合作”的新认识;澄清了“反思必须全方位思考”的误解,建立了“反思可以是小口切入、放大局部指向性思考”的新认识。这种与行动紧密联系、与同伴积极合作、舍大取小的有价值的反思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行动跟进,让教师觉得对教后反思与行动跟进的统一更可及可行。

积累充实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基于“课时锦囊”的教研活动,必将为学校积累许多校本教研案例和教学资源,许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在案例中得到引证。通过日积月累,学校可形成系统的“课堂教学常见问题集成”和“课堂教学常见问题解决的多媒体手段集成”

等成果。通过“课时锦囊”的教研模式的教学研究,促进了“课时锦囊”的动态管理,使“课时锦囊”更贴近富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实际,更贴近教师专业能力实际,更有利于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

(三)问题和难点

教师整体素质制约该模式的有效运行。在此教研模式的运行中,许多教师过多地依赖引领者的作用,个性化反思不多,个性化的预期不强烈,个性化的行动不快捷,从而显得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锦囊”的依赖性过大,也使“课时锦囊”的二次开发缓慢、低效。

“课时锦囊”使用的局限性也制约该模式的有效运行。“课时锦囊”只是提供了“教案、课件”等课堂教学要件,并不能涵盖课堂教学的全部,因此在此背景下展开的教学研究必然也存在局限性,从而必然也使研究结果对课堂教学实际指导普遍价值大打折扣。

(平阳县中心小学 池昌松)

在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充分的交流研讨,资源建设的质量与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资源建设视作教师合作完成的静态成果,那么交流研讨活动,则是一个期待动态生成的教师合作过程。因此,两者常常彼此结合,成为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