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49299000000049

第49章 培育有活力的教师团队(2)

①不懂就问,平时遇到实在做不出的题目,我会毫不犹豫地去问老师。因为我认为,宁愿多费一点口舌,被同学们说来说去,也比自己闷在心里强……?

②善于思考,勤摘笔记。数学题目中文字会给我们特别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要我们自己去探索,遇到难题要细细琢磨、思考,才能找到方法……

③不要被困难吓倒……

学生B:

整理了一下错题,发现我的弱项就是审题,其次是粗心和计算错误率高。

乍一看不是什么难关,可我就是特别怕它。16处A 类,9处是审题错误,十六分之九啊!“慢审题、快做题”这是吴老师对我们的要求,而我刚相反——“快审题、慢做题”,那么错许多题也是当然的。所以,我下次做题时要用新方法了,就是用笔尖点着字逐个审题……

(三)提高数学教师自己的思维解题能力

现在教师培训往往重视教师其他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数学教师最基本的解题能力的培养。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自己解题慢、方法落后的的教师,怎能培养出思维活跃、解题巧妙的学生来,教师其他素质再好,解题能力一般,他还是带领孩子在数学的边缘徘徊。当然,我们不片面追求教师解难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使学生感到“难题不难”的水平,通过分析、指导,使学生在解题分析中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在乐趣。当然,这种水平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与培训。正因如此,我们进行数学教师思维能力的培训,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1.习题练习。包括部分竞赛题、中考题,教师解题比赛。进行竞赛题练习,希望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了解现阶段数学思维培养发展方向;而中考题练习,则因为有中小衔接的因素。

2.教师测试卷命题。教师的命题能力也是教师的一种基本素养,正因为此,我们专门开展这个试卷命题活动,使教师对教材理解、学生学习整体情况、教学调整方法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3.习题讲解培训。一位好教师不仅要会编制题目,更重要的是能分析题目、指导学生。我们通过同题分析的方法,在比较各种指导、分析解题的过程中找寻最佳分析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富阳市永兴小学 徐伟)

二、备课组的职能发展

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有些学校的教师管理改以年级组管理为主,学校的教研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到学科备课组层面。许多对教研组的要求,也便成了对备课组的要求。不过,备课组活动要比教研组更具体,与教学进度也更加配合,他们承担教学过程管理的任务相对更重。

备课组的主要职责是:(1)设计和安排教研活动方案,包括确定组内每位教师的上课课题和时间等;(2)做好备课组活动的策划、组织、记录、积累等工作;(3)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帮助每位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反思,保证教学进度的有序完成;(4)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资源建设;(5)进行教学流程管理,把好教学质量关,组织教学测验的命制与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等。

案例7.3备课组工作计划一例

(一)指导思想

围绕教务处与语文大组工作计划,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造型人才,努力探索一条科学、低负、高效的素质教育新路,使备课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工作要点

1.开学前认真参加分年级的新课程教材培训,开学初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熟悉分年级要求,制定详细而又可行性较强的教学计划。

2.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研究一些课例,促进备课组成员的教研水平。

3.自觉完成学校的听课任务:每人10节以上。积极参加市、区、学区、校等各类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外出听课的机会,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写下听后感,听后感有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也有自己对这堂课的正确评价,能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4.针对教师基本功学习,本学期的基本功训练主要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争取平均每人能做好两个课件。

5.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课改精神实现到自己的教学中。

6.结合本学期的学校随堂课评比活动,认真备好每堂课,要求课中有重、难点,层次清楚、过渡自然、训练到位,特别要在课中提倡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我们的课更加生动、有效。

7.结合每节课教学,及时并认真作好教学反思,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可行,能成为今后教学相同内容的“可借鉴之处”。

8.发挥备课组的团队精神,群策群力,认真上好教研课。备课组定好时间、内容及主备人,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每次教研课都作为一次集体教研、学习教材、深入研究的好机会。

9.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做到节节有训练,形式要多样,切实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10.继续不断追求,深入研究,出好每一张练习卷。

三、正确处理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关系

对于教师团队的管理有两种倾向。一是加强行政性的统一管理,二是加强业务性的自主化发展。两者虽非绝对对立,但也反映了不同的教师文化。教研组管理与年级组管理是两种相异文化的反映。

教研组是教师管理的最早的组织形式。当时,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办公,教研组是教师们形成专业归属感的集体,同事间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大家以身边的优秀骨干教师为榜样,形成“梯形”的进步队列。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有的学校同年级平行班翻倍增加。为了减少学校行政的压力,年级组的管理责任被加强,不但日常工作由年级组负责管理,就连教师考核评价也都以年级为单位,有的学校还在年级组设教务员与德育员,将教学与政教等工作管理的主体进一步下放到年级组,使其像“子学校”一样运转,学科教师遂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这种模式显然有利于学校管理决策的执行与落实,但在促进学科教师的学习研究上却有不少弊端。

从教研组管理变为年级组、备课组管理后,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性会明显降低。在教师之间的工作话语中,学科教学的经验交流少了,彼此侦察、自我保留的多了;学生学习的疑难困惑的交流少了,利益分配的明暗计较多了。由于有些学校把最优秀的师资集中到毕业班把关,教师团队间的地位不言自明。教师之间的业务差距不易转化为学习的资源,一起活动交流的人员基本上是任教平行班的竞争伙伴,跨年级的、同学科的、帮助式的交流显得缺乏。当然,同进度、同任务的教师可以一起备课,研究课堂和作业,但过于关注具体教学进度,可能会忽略学科教学的综合思维。所以,基于年级组管理的备课组活动,很难达到原先教研组活动的水平。这对学校业务工作的影响,是加强了行政管理,削弱了业务活动。

有学者将这种加强与削弱描述为,“基础教育领域里多了柔顺规范的教师,少了富有个人教学思想的教师;多了富有形象意义的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少了脚踏实地的教学创新与教学研究。我们的学校变得比以前更加的有序,但却更加没有生机。”

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都是学校教师研修的活动单位。教研组管理与年级组管理呈现的是学科教师业务管理的“两难”选择,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反映了校长的教育价值倾向及教学管理水平。

四、教研组长的管理与指导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研组与备课组的工作渐被重视,但对其工作的指导却没有及时跟上。据调查,很多学校难得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一般都是上情下达的工作布置会,或者是预设性较强的经验介绍,很少展开互动坦诚的交流。这一习惯使广大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思维停留在以执行为主的管理统筹。

我们认为,学校层面应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定期例会。其功能是在上情下达的同时,做好下情上达的工作,一方面了解各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情况和特色,了解各组下阶段工作策划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另一方面促进组际工作策划的交流,统一学校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会议的话语权要以教研组长们为主,学校领导与业务中层应本着鼓励的精神,参与讨论,提炼各教研组的工作经验与设想,积极帮助教研组解决工作开展中的困难。2004年,浙江省仙居县实验小学就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轮流展示与互动,让各备课组长们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提炼工作经验,取得很好的效果(见案例7.4)。让大家在观摩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共同讨论这个教研活动案例对自己的启发。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曾提出教研组长的专业标准,认为教研组长应该是教学计划的执行者、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案例7.4备课组长的现场培训

(一)问题与背景

问题之一、以往的备课,往往局限于编写教案,侧重于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正确性,钻研教材时间少,书写教案时间多,重视教的设计,忽略学生的研究。

问题之二、备课组是学校开展集体备课的基本组织,备课组长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现实看,备课组长的工作经验非常有限,简单的组织总结能对付,但驾驭指导还有待提高。因此,指导培训备课组长,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 活动经过

2004年12月13- 14日,我校有目的地开展了一次总结性的集体备课观摩暨备课组长培训会。研训活动包括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交流点评三部分。

1.集体备课

13日晚,全体二年级老师在认真学习钻研相关教材以及相关的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围绕本周的教学任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谈了自己对“教材内容及教法”的理解感悟和安排。具体分为五个环节:(1)备课组长布置晚上集体备课的任务;(2)简要回顾分析上周教学情况;(3)讨论研究下周的教学内容;(4)布置下周集体备课的任务;(5)专家指导。

(1)教学内容讨论:

①组长简介: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充满童趣,以有代表性的一课《公鸡的脸红了》作重点交流.

②讨论交流具体内容:《公鸡的脸红了》

③讨论交流:王老师以具体的句式训练来突破课文的知识点,齐老师以表演和想象说话先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以落实知识点,无可非议,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齐老师说的既要看图说说邻居怎样帮助公鸡,又要让学生写,如何保证说的时间的充分性。

倒叙处理方法是否妥当,学习公鸡不帮邻居们几段后,好像更能使学生理会邻居们的热心与难得。

④组长汇总小结:

(2)教研室专家的建议:

①要明确备课组长的工作。

②备课组长应培养备课组成员,把集体备课努力做成小讲座,提升到讲座的高度上来。备课组长关键要把信息传递给小组内的每个人。

③备课组长对集体议课的方式组织应不断完善。集体研讨时要把着眼点放在“议”上,而不是以往的“评”。比较提倡的是“问-说-议”相结合的模式,先由教研组的其他教师提问,再由说课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解释,其他人共同研讨。

2.集体听课

所有参加培训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先听集体备课后相同课文的两节课。要求带着任务听,听后再评课。

3.点评交流与专家点拨提升

两节课中有一节是先说后上,另一节是先上后说。

情景一:老师说课。

专家点拨: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有什么不同?课前说课只能是预设说课,谈设想与思路,具体生成过程会与预设有所不同。课后说课不必细碎地叙述教学过程,重点在自我反思,准备的东西用到还是没用到,哪些问题想到,哪些又没想到,原因是什么。要把思考变成讲座。

课前说课要讲清课,而课后说课就要讲失误和问题。

反思:说课是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当前活动形式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已由单纯的教师讲教学设想发展成为“说、授、评、写”一条龙的新模式。而事实上,一线教师对说课知之甚少,还比较生疏,大多只知道个大概,不知道具体的深意。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的区别,更鲜为人知。这种比较的眼光很有价值。

情景二:教师评课:两位上课老师都有自己的目标,方向性明确,有自己具体的训练点,上得都很扎实。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无论是教材的处理上,学生的调控上、还是吸取建议上,王老师都得向潘老师多学习。

专家点拨:评课有比较法和归纳法。要从主流入手(主要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在归纳两堂课的特点后展开。对于细节最好不要采用结论性的评价,要将细节的讨论变为多种处理的多种可能的厘清,让大家了解,形成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而不是一句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