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心理学中所讲的心理感觉,应包括社会心理学中知觉过程的后一阶段,不过更侧重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心理知觉对客体的整体反应上,特别是带有明显的社会性格,因此说社会知觉更为恰当。社会知觉以感官为壁,直接接受社会生活事件并给予反应,同时还能利用已有概念对来自神经末梢的感觉事件进行排列组合,从而进行存储、摄取,做出相应的选择与确立行为动机。
当着装形象受众面对着装形象时,他会由感官刺激而引起一系列心理活动,除了上述的想像和推理外,还会有明显的欣赏或厌恶的情感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观成分比较大,但又是基于自己以往的社会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将着装形象与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比较之后,即决定了是模仿他,还是汲取他一部分优长,再便是舍弃他,以此作为自己发展的助力。
一、欣赏与厌恶
同样是一个着装形象,但不同的着装形象受众却会产生差异很大的评价态度,尤其是审视过程中的情感倾向。这里有一种社会认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刻板效应起着作用。着装形象受众甲可能因为某着装形象穿着的咖啡色衬衣,是自己所喜欢的服色,因而首先有了好感和贴近感,进而发现其穿着的裤子是奶黄色的,这两种颜色既属于同一色相中的不同色阶,而且更主要的是属于甲的偏爱范畴之内。因此这个着装形象便成了甲的欣赏对象,并会由此使甲产生了与其交往并与其友好的积极态度。但是着装形象受众乙却没有这种感觉,非但不觉得其存有可供欣赏的价值,而且觉得这一着装形象的着装方式和具体服饰,包括服色和款式都令人生厌。他本来从情感上就排斥咖啡色,更不喜欢奶黄色,所以当这两种颜色同穿在一人身上时,更觉得从视觉上难以忍受。特别是那人的发型、手表、皮鞋等都不符合自己的欣赏标准,因而观察之后的心理感觉就采取了赤裸裸的厌恶的态度。
究其社会原因,就会发现甲的生活中,曾与这种咖啡色衬衣与奶黄色长裤的着装形象存在过联系:是自己的亲人,或是自己所喜欢的人,或是自己曾经这样装束过;或是曾经设想到这两种款式、色彩衣装的配合最和谐。不管到底为什么,当他不用考虑其他人为限制因素,可以直接坦率地表露出情绪或是在心里默默欣赏时,这种心理感觉无疑是纯正的。而乙从小就不知什么原因不喜欢奶黄色长裤束着咖啡色衬衣,好像是有个不友好的人曾有过这样一身打扮,或许这两种款式与色彩的搭配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反正从心里厌恶,采取了不愿接受的排斥态度。这种欣赏与厌恶的服饰心理,不仅在一般交往、交易、应聘、面试中举足轻重,而且直接作用于爱情生活。很多对男女偶然相遇而生情,说不出具体原因,其实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这种服饰心理学中的评判心理在作怪。
面对一个着装形象时,不同的着装形象受众会有不同的心理感觉,这是正常的。由于属于个人内心情感的领域,别人也不能对其进行干涉或是指责,无论欣赏还是厌恶,别人都不必参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认识往往存有一定的认知偏差,可是又在所难免。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每个人的认知活动,事先都有某种假设,并从这假设去看待当前的事物。换一个角度,如将这种差异现象不放在社会心理学中,而放在艺术审美学中的话,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二、与自己和与他人比较
比较存在于世间万种评判之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小、高低、强弱、明暗等直觉评判。何以说讲台大,当然是与讲桌比较得出的结果;何以说讲台小,当然又是与教室比较得出的结果。着装形象受众作为一个既未脱离自然,又不可能脱离社会的人来说,自然下意识地会将着装形象与自己加以比较,或者与其他人加以比较。这种比较的需要是人在生存中的必然反应,同时肯定注入了较多的社会因素(图100)。
比较,大多发生在相类似的人中间。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那么,对别人的评价呢?自然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在各方面所具有的条件相差越远,这种比较也就越显得失去意义;距离越近,比较的意义也就越大。其关键在于可比性。
比较的范围可以很广,例如这个着装形象是否比自己动人?比自己懂得形式美的原则?比自己阔绰?比自己有风度?或者是比自己的感染力小,比自己低俗得多,比自己整体形象差,等等。这种比较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个三十几岁的少妇,当与五十几岁的中老年妇女站在一起时,当然显得青春焕发;但是与十六七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在一起时,则明显老了不少;如果放下年龄因素,那么少妇的风韵自然为少女所不及;但少女之纯真又在少妇身上失去了不少。这种比较,在条件相仿的着装形象和着装形象受众之间经常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当认为着装形象甲比自己某方面强时,会因此出现短时间(也有延续较长时间的例子,根据关注程度而定)的自卑;当与着装形象乙进行比较时,又会因发现自己比他强而显得自信心十足。这种比较没有固定的标准,完全依据自己和对方的条件而设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着装形象受众将着装形象甲和着装形象乙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由于自己不作为参与者,只作为评判者,所以相对来说客观性也就大一些,其结论也往往令人信服,当然其中也难免有偏执现象出现。
比较是着装形象受众面对着装形象时,其评判心理中先行的非常冷静的思考阶段,尽管仍然含有主观成分,但远比想像推理时懂得掌握分寸,也多运用理性分析。
三、模仿、扬弃、发展
模仿是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一般以再现他人的一定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为特点,并同时具有一定的合理的情绪倾向性。扬弃则指社会动机中的选择意向,包括发扬与摒弃,即所谓取舍。发展是基于以上两者的更进一步的行为取向。这三种动机,属于社会认知后所采取的受主观意志支配的反应动机之列。
当着装形象受众对着装形象进行完一系列的评判之后,大脑根据所评判的结论而发出行为指令,这就出现了着装形象受众基于审视、评判等社会认知的全过程以及在此之后所采取的社会行为。
常见的认知后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模仿。因为受着装形象某些感染,进而想将其美妙之处移植到自我形象上,于是就可以按其整体着装形象去重新设计自我,也可以按其某一局部的装饰特点来打扮自身,这就是最容易做到的、直接拿来的学习方法。再一种则是区别于这种盲目模仿行为的,那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精华与糟粕的意义是相对的,在不同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修养与学识,特别是个人意识中倾向性的不完全相同,决定了人们所认定的精华与糟粕的界限也有明显不同。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一种带有客观评判态度的学习方法。持有这种方法的人一般是比较有个性,有独立见解,同时也是比较聪明的人。
在此基础上再发展,是人的心理需求,也是着装形象受众在评判结束后的休整待发,或相当于休整过后的重整旗鼓。服饰心理学中评判的积极意义正在这里,其真正价值也由此体现。
形象捕捉与即时心境
着装形象是客观存在。由于着装形象受众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特定的对象(着装形象),就必然去捕捉形象的特征,所以才使得着装形象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较为及时、准确、全面地对着装形象进行审视,这是评判心理的关键。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即着装形象受众面对着装形象的即时心境和所处情境如何,也从客观上影响了评判结果。
一、有意识注意与无意识注意
按照生理机制的规律,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即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而高级神经活动的相互诱导规律是,当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产生时,由于负诱导,大脑皮层的邻近区域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使落在这些抑制区域的刺激不能引起应有的兴奋,因而不产生清晰的反映。负诱导越强,注意也就越集中。这是形象捕捉的一种特点。
还有一种是无意识或下意识注意,这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这时的集中是突然的,不由自主的,所以一般对刺激性较强的色、形、声等反应敏捷。
在服饰心理学中的有意识注意,对他人,常表现在当友人介绍一位新朋友的时候,或是科室中来了一位新同事时;对自身,常表现在去某处访问、应聘时,人们面对眼前出现的人物,一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由这些人构成的着装形象上。希望通过这个着装形象的所有外在表象,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人。伴随着这种集中精力的有意识捕捉,着装形象受众势必抓到一些自认为有价值、有参考意义的特征,无论是对对方的鞋子还是围巾,都尽可能地予以注意,甚至努力搜寻任何一个可以提供信息与资料的细部。
无意识注意就不同了。由于着装形象受众并未有意识地想了解谁,只是某着装形象偶然跳入着装形象受众的视野范围之内,因此,这时着装形象所具有的那些较强的特征,如服饰的款式新奇,颜色鲜亮,搭配怪诞或伴有某种声响等,都会由于其所具有的刺激强度,很自然地传递出信号给予着装形象受众。如果着装形象在周围环境中醒目或较为活跃,或富于变化,就更会引起着装形象受众的无意识注意。服饰变化的效应更为显著:着装形象受众一般会对偶尔改换一下着装方式的着装形象立即下意识注意。
相反,如果周围人不常变换着装,或是经常地、频繁地变换着装,甚至其变化强度特别高,其效果都是一致的,都不足以引起着装形象受众的无意识注意。
二、影响评判心理的即时心境
着装形象受众面对着装形象时所产生的评判心理不会永远像秋水般平静清澈。时不时由于某种外因,造成的着装形象受众的情绪高涨、低落等变化,都会直接影响评判结果。
日常情绪体验的提示是:当着装形象受众心情平静时,他就有可能仔细地观察、审视着装形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较为客观的评判。当着装形象受众情绪饱满、心境良好时,面对着装形象才会出现某些高于实际的认知偏差,如光环效应:穿着漂亮且迷人的姑娘一定聪明、热情;穿着考究有气派的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能人等等,都是由于他将着装形象的外表特征叠加在自己美好的印象上,从而出现的现象宛如神佛一样,被笼罩着一圈耀眼的光环。但是,当着装形象受众的心境不好时,就会对着装形象失去评判的兴趣,或麻木,或厌倦。这时的着装形象再好,再符合他的审视评判标准,也很难唤起着装形象受众的热情。因着装形象受众首先是人,人就有情绪的波动,情绪与即时心境对评判产生影响,致使评判结果有些偏差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服饰心理中评判心理的主角是着装形象受众,因此他必然是评判动机的发起者。发起者的心境如何,势必会影响评判的全过程。再有一点也不可忽视,那就是进行评判时的周围环境。如果是在春光明媚的清晨,走在山间林阴小路上,迎面走过一个穿着红花袄、水绿裤、绣花黑偏带布鞋,头上遮着一条翠蓝头巾的小姑娘(图101),着装形象受众往往会顿时产生步入画境的感觉。因为当时的情况既与这个着装形象相辅相成,又容易使着装形象受众产生愉悦心态。假如同样的着装形象与着装形象受众在嘈杂的闹市相遇,闪烁的霓虹灯、摩天的大厦和风驰电掣的机动车辆,都会使这样的着装形象相形见“土”。而这时的着装形象受众如果正因为车辆拥挤,路上人流堵塞而唯恐赶不上飞机起飞时间时,就会对此着装形象感到厌烦,甚至恼火,似乎由于农村人的大量涌入,才造成城市的交通拥挤。着装形象受众将这个着装形象作为迁怒对象,那么怎么会有正常的评判心理呢?正因为这个道理,才会导致服饰心理学中评判的偏差。
评判心理中着装形象受众的即时心境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气氛,直接作用于评判心理之中,是很自然的。
服饰心理活动的三个层面,最贴近服饰设计者、着装者和评判者的心灵深处。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服饰心理千变万化,捉摸不定,但是基本上就体现在这三个层面之中。因此在这里几乎可以囊括了最符合着装者群切身感觉的心理活动,因而也是最生动、最形象、最具有深层文化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