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三)
58800700000003

第3章 群众路线的主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成功地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经验启示我们各级公务员,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依然是我们各级公务员党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群众路线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群众路线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改革创新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这既是经验总结,更是对今后如何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指南。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回顾改革的历程,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改革意愿、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许多改革新政就不可能产生。

展望未来的改革,其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都大大增强,关键的一条,仍是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只有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和根本动力,我们的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得以持续深入。

搞改革不能忘了党的宗旨,让人民群众通过改革获取更大物质利益、享受更好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生活,是改革的目的和归宿。

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群众基础。改革是全体人民的改革,其目标设定、方案设计、措施出台,都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反映群众的改革呼声和愿望,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避免改革设计的经院化、精英化和小圈子化。

改革既要从群众中来,也要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途径。“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意见要求、创新举措加以总结提升,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改革共识和方法。“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继续改革的理论和决策,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依靠群众实践落实改革任务、衡量改革成效。这是改革开放持续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二)群众路线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公务员必须改进依靠群众的方式和方法,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作出科学决策,坚定不移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前乃至一个很长时期内都应恪守的一条指导路线。任何一个事情,脱离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约束,就很有可能背离科学发展的道路,与现实要求南辕北辙。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公务员不断集中群众智慧,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制高点,探索出更好更多能直接体现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的好形式、好方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群众路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公务员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只要这样才能坚定不移地建设和谐社会。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现实利益的承接者。当前,我国虽然总体上已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东部西部差别很大,沿海内地发展不均,仍有少数地区、少数群众的生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要完全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在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公务员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转变作风。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利益观,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切实转变作风,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以实际行动从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改起,使党和群众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奔向富裕目标,共创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我们各级公务员必须遵照胡锦涛所指出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只有这样,我们各级公务员才能无愧于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的千千万万的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