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335

第335章 昆吾国(2)

安排扎扎亚罗入住首领军帐,沈云卿命人准备了饭食招待扎扎亚罗等人。

多半是没见过这么丰盛和上档次,竟还把这位感动的很是激动:

“感谢大天朝王爷的款待,扎扎亚罗万分感激。”

“眼下我朝正在用兵,也没什么好的可以招待各位的,一些简陋的饭菜,还请诸位见谅。”

“如此丰盛的食物,我扎扎亚罗非常感激,我主得知天朝被人冒犯,也深感恐惧和震怒,所以派遣我扎扎亚罗与一千名勇士,为天朝报仇,同时也希望天朝能赐予我主国体,让我国也能永远瞻仰天朝的威仪,为此我主愿意献上我族的财宝,感激大天朝的庇佑。”

“此事好说,待本王禀报我朝陛下,转达贵邦的请求,我朝陛下定会考虑贵国的请求。眼下诸位初来此地,不熟当地情况,也缺乏兵器,暂时还委屈诸位住在此处,接受我军管束。”

“请天朝王爷放心,我们的勇士都是部族最勇猛的战士,没有他们惧怕的危险和困难。”

“本王也相信贵邦的勇士,一定是最勇猛的战士。”

要说这些土著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是他们人傻好骗,而是这些土著淳朴,好打交道。

这些个土著,不同于几百几千人的小型部落,一旦从几百上千人部落,发展成几万几十万人,要实现平稳的统治,其政治模式与几百几千人是完全不同的。

统治几百上千人的行政体系,要比几万几十万人简单,容易得多,有些事情可以单纯靠武力摆平。

当社会和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新的认知和逻辑思维就会出现。

几百人的小部落,需求的只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当地的野生动物、天然野果、野生谷物的自然禀赋,依靠采集和渔猎足以养活他们。

但几万人、几十万人,仅靠区域之内的自然禀赋难以维持庞大人口的需求,这时就会出现早期农业体系,周期性管理,粮食仓储等等新的认知和理念。

社会通过早期农业管理,逐渐形成政治体系的管理模式,这个时期,人口迅速增加,管理模式从小型部落,发展成几万几十万人口的大型部族,统治者的认知和理念,会因为管理模式的进化而增加的新的认知,去理解身边的一切。

这就是文明的不断进化,和自我认知完善。

尽管已经完成小型部落向大型部族体系的转变,但他们的认知仍然有限,导致他们的对新的事物抱有敬畏和崇拜之心,所以天朝以平和手段与他们接触,他们会自然的羡慕和崇拜天朝。

在沈云卿眼中,他们的淳朴,正是这种畏惧、羡慕和崇拜交织在一起的淳朴,归根到底,还是他们有求于外界的物质输入和政治安全保障。

当然,他们也有野蛮的一面,你如果掠夺他们,压迫他们,他们也会展现出凶残的一面。但索性中原王朝地大物博,根本不缺他们这点,而且经济代价也不划算。

中原王朝的体量远超欧洲任何一国,同样的劫掠规模和收益,相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实在不够看的。

就好比让一个有正当体面生意的亿万富翁和乞丐去抢银行,只要精神正常,亿万富翁显然不回去干,但乞丐却有去抢银行的动力。

同样是抢一百万,乞丐一夜暴富,对于亿万富翁而言,我有一百亿,为什么还要去抢一百万,思维逻辑和出发点,在文明发展的本质上的截然不同。

而且兔子不吃窝边草,周遭都是中原王朝的贸易点,去抢去杀,只能败坏自己的声誉和脸面,最后引起周边邦国的不满和抵制。

当然,天朝国力强,大可以去讨伐呀,但满世界的去和土著过不去,且不说花费和最终的收益如何,历代中原王朝最大的问题都不是海外,而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内部政治问题,从根本上也决定了不可对外发动掠夺,更何况是自坏教门。

更重要的是,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没这个闲心去海外掠夺,且不说花费惊人,从国外掠夺到的利益,还不及国内这么大经济好处的零头,干啥吃力不讨好的去掠夺。

完全可以利用中原王朝的世界工厂和消费中心的优势,发挥丝绸、茶叶、陶瓷的优势,源源不断获得经济好处。

由于中原王朝在生产力、生活质量、文明高度、技术水平,全面碾压全世界,乃至小土邦,同时以和为贵,兼容并济的对外态度,又形成对外的良好形象和声誉,构筑了长期稳定的政治生态,久而久之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

同时这些个外邦小国,需求中原的物质,先进的农业和生产技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崇拜中原王朝的泱泱大国,最后形成你情我愿的融洽气氛。

这些土邦对天朝的淳朴,正是源于此。

当然,不可否认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甚至文明发展产生的冲突,如腊婆、骠国等等。

都是文明发展到一定规模,领土规模扩张,人口基数增长,开始觉得感觉良好,总觉得师傅那一套自己都学会了,继续毕恭毕敬点头哈腰有些没面子,然后就想怎么滴了。

也不否认,蒸汽动力之前,再发达的农业文明,其技术代差仍然是有限的,你用钢制兵器,我用普通铁器,你用普通铁器,我用生铁,你用生铁,我用青铜。再怎么升级,还是冷兵器技术,没有出现本质改变。

即便是黑火药,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规则和形态。

于是就给了那些体量膨胀的小邦,以取而代之的野心和动力。

与扎扎亚罗的谈话进行的非常融洽,通过不间断的询问,沈云卿基本可以确定,这个昆吾国,应该在今天的爪哇岛上。

而泽洼国,恰好在加里曼丹岛西岸,罗娑国在马来半岛最南端和苏门答腊岛中部沿海,昆吾国与两国陆路均无接壤,但与两国有海上贸易往来,最大的可能只有爪哇岛。北部沿海,今天的雅加达附近。

当地出产的辛香料、乳香、香料、木材、带帽、宝石、沉香、动物制品、药草品种较为稀有和特殊,往往在东南亚的本地市场,就能被当地的富裕阶层消化,被外商买走贩往世界各地的少之又少,岐帝国购买的南洲百夷商品中,也极少有来自昆吾国的商品。

受到地理和国力制约,昆吾国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罗娑国的保护,其货物自然被罗娑国承揽销售,没有自主交易的权利,自然也就没办法将货物卖给想要的买主。

此番罗娑国被灭,昆吾的国力有限,失去了罗娑国的市场口岸,对其经济和物质输入影响巨大,恰逢丁业出使,两厢情愿促成了此行,正好借机与岐帝国建立直接的经济联系和政治保障。

所以即便是土邦,其考虑更多的仍是自己的利益,决不能因为其小国寡民而自以为是的感觉良好。

外交平等是一码事,热情好客是一码事,在国家利益的大原则下,我怎么做的权利和文明模式,但绝不能感觉良好,自以为是天朝上邦泱泱大国,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吃亏是福,我不跟你计较。

越是如此,腊婆、骠国就是前车之鉴,养大了白眼狼,反要了自己的命。

与扎扎亚罗的交谈十分顺利,回到东门帅帐,马、沈、楚三人再度讨论夷兵之事。

“海郡王,眼下夷兵尚且只有两千四百余人,却来自十多个小邦。据丁业等人所言,这些小邦不过沧海一粟,其他小邦、土民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就眼下操着各种土话的夷兵,便有十数种之多,势必给日后统御各部带来麻烦。

前番本将只看到以夷制夷长处,却不想还有这等麻烦之事,海郡王可曾有此考虑。”

“实不相瞒马总管,此事倒是孤的疏忽,不曾考虑周全,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朝日后涉足海外,这些问题总会接踵而至,与其留给他人,不如我等先想办法做起来。

夷兵对我军而言,眼下面临三大难题,其一是说话。当务之急还是应该招募更多能精通我朝辞令,与精通外邦辞令的通译。同时禀奏陛下,藉此为契机,筹建专司诸邦转译之所,招募人才,加以培养,以利我朝今后对外往来。同时也利于我军雇佣夷兵,打探当地消息。

其二,夷兵尚未开化,故而要求其遵循我朝兵制训令不太容易,而且也容易令其对我军不满。因此本王建议,应当为夷兵定制适合他们的军纪操典,当以宽松实用为主。

其三,夷兵短时内无法适应我朝管束,而他们战法多为放荡不羁,却能对付腊婆,故而既然短时内无法完全管束夷兵,不妨令其担任我军耳目与帮手,协同我军作战。

同时也能以战代训,让他们明白战训之法,逐步适应我军军制。而后从夷兵之中,挑选那些服从我军管束,又能为我所用之人,充任夷兵小校,由此建立服从于我军的雇佣夷兵。

另外,也应教授他们一些中原话,令其慢慢听懂我朝方言,利于调遣。”

“嗯,海郡王考虑长远,此议可行。楚将军,你意下如何?”

“海郡王所虑三条句句在理,不失为良策,只是眼下夷兵少,才三两千,倘若日后夷兵增多,其又不善北方作战,长期驻扎腊婆,数量又远在我军之上,不免令人难以放心。”

“楚将军可放心,此策既然由本王提出,孤自有良策应对,将军大可不必担忧。”

楚砚杰担心海外雇佣的夷兵无法用于对忽喇作战,日后举族迁入腊婆,数量超过岐国驻军,形成尾大不掉拥兵自重。

尤其是这些夷兵,一旦思想开化,难免有些人的心理发生变异,产生自立为王的心理,给帝国造成隐患。

当然,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但单纯站在狭隘的视野范围,这种担心是存在的。

但换个更为广阔的视野高度,这种隐患大可以用柔性措施,和文化感染,加以削弱,甚至消除。

历史永远在不断前行中发展进步,问题永远都会因为技术、时代、理念、新鲜事物的出现而伴随发生,回避困难和问题,无法解决已经出现的困难,要解决问题,只有放开思维,用新的方式去理解。

现代人的优势,并非源自你比古人知道的更多,而是你的认知和理念带来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楚砚杰、马文修,乃至更多的人,受制于理念认知和时代背景,无法超脱历史的局限性看待问题,沈云卿却不存在这个障碍。

他无疑站在一千年前后,在看当下,他要做的是创造基础条件,去实现这些理念。而不是在缺乏必要条件下,想当然付诸行动。

这一次的谈话为日后许多年,岐帝国对外方针奠定了良好基础,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亲历者无不感慨。

此后几日大雨仍在下着,沈云卿陪同扎扎亚罗等人巡视了岐军,并入城参观了潮瓯,对其宣传岐帝国的形象。

不同于已经高度文明化的岐帝国,这些个土邦,尤其是扎扎亚罗等人是纯粹而真实的土著,外边下着瓢泼大雨,他们丝毫没有因为大雨而感到不适,相反岐军兵士经常因为淋雨而感冒发烧和腹泻痢疾。

尽管沈云卿自己也承认,中原王朝的文明化程度很高,但是在生存方面,比起这些土著,其实已经严重退化,说不好听的,叫忘了本,甚至自己觉得已经是个穿上皮鞋的文明人,有些忘乎所以自以为是。

全然忘了生存的本质根本没变,绝不是一张嘴,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时刻还得靠拳头。

当然,现代人比起古代人,多半还不如。

大雨没有停的迹象,右承王赵禹依旧按兵不动,但直觉却能感到潮瓯城周围的杀气正在蠢蠢欲动。与此同时,岐军的部署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