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岐军雇佣的海外蛮兵,赵禹不以为然,他继续说道:
“最近已有多路探子来报,岐军最近突然有些慌乱,我怀疑岐军内部已经得了瘟疫,告诉各部的头人,要加快操练他们的人马,再有半月雨季过去,岐军中的瘟疫就会暴发,到那时,就能一鼓作气的击溃他们。”
“但是根据俘获的岐军兵卒交代,远征的岐军多达一万五千人,还有皇帝身边的精锐岐军,随行携带了大量极为厉害的火器。瘟疫不可能夺走所有岐军士兵的性命,我们强攻潮瓯,依然会伤亡惨重。
岐国的火器右承王殿下您不是没有见过,裂石开山所向披靡,岐军若是大量使用,对我军仍然非常不利。”
“这我当然清楚,而且岐军的火器并不惧怕雨水和潮湿,但是他们却不长眼睛,而且据我所知,岐军有雀盲,我们可以在晚上大举偷袭他们。”
“这……可他们守在城中,偷袭未必能起作用。”
“但东门外也驻扎着岐军,我们没必要强攻潮瓯,只要攻取了东门,切断东门与码头的活路,岐军就完了。”
土著的下三路,往往不是正规军出身的大陆军想到的套路。
就在赵禹谋划反攻的同时,岐军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骚动,驻扎潮瓯城中的水兵陆续替换出数百人,趁夜色离开东门返回港口,其中不少都被担架抬出的东门。
同时相同数量的番军,接替水兵入城驻扎,如此持续几日,九月初七,禁军开始替换剩余水兵进驻潮瓯。
坊间渐渐传开了一些煽动人心的负面消息和舆论,不久又传到左承王赵元耳中:
“左承王殿下,最近城中传言,岐军似乎抱染了瘟疫。”
“瘟疫?岐军抱染瘟疫,为何城中百姓无恙?”
“也许是天朝军队水土不服。而且最近夜间时常有人发现天朝军队从东门而出,早晨又会出现不一样的岐军兵士,他们的穿戴和之前的天朝军队大不一样,都是精良的铁铠甲,异常的魁梧。”
吴应说的极为详尽,就仿佛是他亲眼所见。赵元寻思了片刻说:
“天朝军队进入潮瓯已有七十多天,再如何染病,他们的数量依然足够牢牢控制潮瓯,而且还从海外雇佣了蛮族勇士。倒是万一瘟疫传播开来,在城中大肆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这倒也是,但如果天朝军队被瘟疫所困,右承王也许会趁机围攻潮瓯。”
“那会两败俱伤。去,让人去联络城中的天朝通译,本王要见圣使。”
“可这么晚了,圣使恐怕不会冒雨过来吧。”
“不,他一定会来,本王相信他。”
“那好,下官立刻派人过去。”
此时沈云卿正在军中检查伙食,由于连续冒雨,致使河水暴涨,淹没了附近的沟沟坎坎和泥沼,甚至是土葬的墓地群,导致地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有毒物质和病菌进入水源,岐军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和疫病,沈云卿不得不亲自督促消毒卫生和伙食加工,此外皮肤病也很让人头疼,尤其是烂裆,尤为普遍。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些土著只在裤裆挂一块布,其实就是生活经验,衣服穿多了,一是物质贫乏,没地方弄那么多布,其二在当地容易滋生细菌繁殖,导致皮肤疾病。
“郡王,伙营已经查遍,并未发现异常。”
“嗯,目前来看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还是有些怀疑。”
“郡王怀疑什么?”
“欧阳大人你可曾想过,帅帐本大营的兵士与将帅,吃用的都是伙营的饭菜,既然同吃一口锅,为何城中的兵士染病,而城外的兵士却没有。”
“想来确实奇怪,可马总管已经再三严令,非特殊情况,不得食用军中之外的食物与水源。如今也未曾发现有染病士卒擅自食用营外伙食,但只有城中兵士染病,确实有些奇怪。”
“所以我怀疑,是有人在城中利用了我等不曾察觉的手段,给我军投毒。”
“投毒?若要投毒当从口入才是。”
“这倒未必,一定有我等疏漏的地方。”
驻扎城外和城内的岐军火势供应,都有城东门外的帅帐负责供应,驻扎港口的岐军和以北雇佣夷兵,则由港口供应伙食。
现在城里的岐军腹泻,东门的岐军却没有,不免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同吃一锅饭,在餐具、食物都受到监控的情况下,还能有部分人染病,就肯定不是通过口入感染,而是空气。
蚊虫感染的可能性也有,但岐军现在普遍使用蚊香和驱虫香,服用百破汤等汤药,主要预防的是登革热、疟疾和霍乱,蚊虫叮咬的概率大幅降低,即便无法完全避免叮咬,到目前也没发现有感染三种疾病。
而且理论上叮咬的概率是相同的,不可能有人咬了没有发病,而有人发病。
如果是空气传播,城中驻扎的岐军应该全部感染,到目前为止,腹泻染病的兵士一千七八百人,同一个岗位,一队人有人染病,有人没有,城中的本地人也没出现症状,要说是投毒,这技巧不免有些玄妙。
实在想不出什么毒,能有选择性的攻击人,即便是空气传播,无论是病毒、细菌,还是化学物质,都不可能有区别性的攻击个人,哪怕有免疫系统强弱差异,时间一长,都是无差别攻击,除非一部岐军和所有本地人,具有免疫能力,而一部分岐军则没有。
想到这里,沈云卿与欧阳龙菲说:
“欧阳大人,让人吩咐伤营,即刻了解一下,抱病的兵卒籍贯何地?”
欧阳龙菲闻讯发笑,却又忍住不曾反应脸上,她说:
“郡王的意思是,此病还会挑不同州郡的兵士下手?”
“也许有此可能。”
生活地域不同,自小生长的微生物环境大相径庭,由此产生人与人的免疫系统根本差异,同时基因遗传也影响一部分。
登州的水兵老底子是南方人,移防登州后,兵员以河南、江淮两地为主,所以水军的成分是岭南、东岭、江淮、河南四地,两千番军是河南道人,三千禁军复杂得多,天南地北都有。
沈云卿怀疑,这种看不见的感染,不是成年后生活习惯和地域改变导致的免疫系统差异,而是早期在孩童时代产生的免疫系统差异。
如有些人从小没得过水痘,成年后都突然发水痘。
而有些地域会食用特定的食物,自小催生免疫系统产生不为所知的或者微生物,遇到特定环境而被触发。
如此假设成立,确实可以实现定向投毒,而本地人不会感染的极端情况。
欧阳龙菲不具备这个认知,很难更深次的去理解,微生物世界的关联。
但有些生活经验产生的独特现象,却往往会被人类利用。尤其是地域环境落差极大,造成的生活形态的截然不同,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也会不同。
如中国人吃皮蛋、吃内脏,吃一切能吃的东西,到了西方人眼,里都是恶心的。再如北欧吃鲱鱼罐头,臭到逼死人,在国人眼里,也是无法理喻的问题。
再如四川人吃辣椒,山西人喝醋,长期,而且是代代的适应改变,让四川人、山西人的胃对辣椒、酸醋有普遍适应性,而外省人,不说全部,至少有不少人无法长期高强度的食用。
由于生活环境、习惯、饮食、微生物等等环境的不同,确实会造成不同地域的人,对本地的微生物环境产生抗性,而外来者由于来自另一个生活环境,不具备对某种微生物外地群体的抵抗力,而感染疾病,这种可能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概率极高。
伙营的巡视一无所获,遂折返帅帐,途中沈云卿问起欧阳龙菲:
“欧阳大人,箭伤现在还疼吗。”
“不怎么疼了。”欧阳龙菲略显黝黑的脸上浮起两抹红霞,略感羞臊的埋下头去,不敢直视。
沈云卿看出端倪,遂收回目光看向别处继续说:
“箭伤不似多数刀伤,愈合贵在久养,半年之内不可再动刀兵,否则箭疮仍有崩裂威胁。”
“多谢郡王指点,属下明白了。”
箭伤其实跟枪伤有些像,对肌肉组织的伤害,比一般刃具切开肌肤不太一样,因此箭伤的愈合要难得多,光看着表面已经好了,其实内部的组织仍没恢复,稍有大的动作,都可能重新崩裂。
边走边聊之际中,迎面而来帅帐兵士,见沈云卿抬手行礼说:
“启禀海郡王,左承王城中求见。”
“嗯,知道了,我即刻就去,你且回去。”
“是。”
待兵士离去,欧阳龙菲心生狐疑:
“郡王,左承王突然求见,莫非与近日我军抱染疾病,频繁调动有关?”
“应该是的,不过也正好去探探他的口风,看他知道些什么。”
原计划将利用赵禹以拖待变,坐等岐军感染恶性疾病的心理,制造岐军染病的假象。
现在倒好,岐军恶性疾病倒是没有,突然爆发不明的全体腹泻,虽不至于丧命,但近两千人丧失战斗力,无疑将影响岐军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