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韩愈·柳宗元诗选
6127000000019

第19章 韩愈诗选(18)

晰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1〕。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2〕。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3〕。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4〕。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5〕。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6〕。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7〕。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8〕。

题解

此诗约作于元和十一年(816)。颖师:来自印度善琴的僧人。元和年间游长安,名动一时,不少诗人赠诗给他。李贺《听颖师弹琴歌》:“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即咏其事。

注释

〔1〕昵昵:亲昵貌。儿女:青年男女。恩怨:指情人间的恩恩怨怨。尔汝:你我。犹言“卿卿我我”。这两句写琴声的轻柔细腻。〔2〕划然:忽然。轩昂:高扬,昂扬。这两句写琴声的高亢雄壮。〔3〕“浮云”二句:写琴声的悠扬。〔4〕喧啾:形容鸟乱鸣声。〔5〕跻攀:攀登。这里形容音调渐高。失势:形容音调突然下降。干丈强:千丈有馀。〔6〕省:明白,懂得。丝篁:泛指音乐。“丝”指弦乐器;“篁”即竹,指管乐器。〔7〕遽:疾,速。滂滂:流溢貌。〔8〕冰炭:《庄子·人间世》:“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郭象注:“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此指被音乐感动,忽喜忽悲,无法自持。

华山女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1〕。

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2〕。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3〕。

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4〕。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5〕。

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6〕。

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7〕。

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軿〔8〕。

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9〕。

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10〕。

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11〕。

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12〕。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13〕。

云窗雾阁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14〕。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15〕。

题解

此诗约作于元和后期。诗歌讽刺女道士,揭露道观内幕,对封建统治者迷信宗教的行为也有所讥刺。注释

〔1〕街东街西:犹言处处,指长安城内。螺:法螺。佛教徒所用的乐器,以海螺制成。闹宫庭:言宫庭四周一片撞钟吹螺之声。〔2〕广张:大肆宣扬。罪福:罪恶福善,指因果报应之事。资:借以。诱胁:指诱骗、胁迫听众。狎恰:密集、拥挤之意。排浮萍:形容人多,如水上浮萍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3〕黄衣:唐代道士服色之一,见《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祠部》。讲说:讲道说法。寥落:稀疏貌。明星:天明后的星辰,即晨星,言其稀少。〔4〕奉道:信奉道教。异教:此指道教以外的宗教。仙灵:神仙灵异,指道教。〔5〕著冠帔(pè):戴道冠,披道帔。帔,披肩。咽:咽喉,此指颈部。青:古人以黛画眉,黛色青黑。〔6〕真诀:指道经中的秘诀。观门:道观之门。开扃(jiōng):开门。〔7〕暗相报:暗中传递消息。訇然:形容大声。此指众人云集而哄动。〔8〕“扫除”二句:言佛寺的听众象被扫除干净,人迹断绝;众人拥向道观,车马塞路。骅骝,泛指骏马。辎耕(zī píng),辎车、耕车,都是有障蔽的车。〔9〕无地:没有空地。〔10〕“抽钗”二句:写众人当场施献金玉首饰。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钏:手镯。环佩,玉环、玉佩之类的佩饰。青荧:形容金玉的光泽。〔11〕天门贵人:指宫廷内监。六宫:指皇宫后妃们。师:对道士的尊称。〔12〕玉皇:玉皇大帝,道教的天帝。颔首:点头,表示同意。归去:回到天上去。乘龙驾鹤:龙、鹤为神仙乘驾之物。青冥:青天。〔13〕知道:懂得仙道之事。匝:环绕一周。〔14〕云窗雾阁:写女道士的住处。事慌惚:言其事神秘隐约。翠幔:翠绿色的帐幕。金屏:镶金的屏风。〔15〕仙梯难攀:喻华山女高不可攀。俗缘重:喻豪家少年无缘与之相接。浪凭:漫凭,随意凭借。青鸟: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通丁宁:即互通消息之意。丁宁,同“叮咛”。

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1〕。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3〕。

知汝前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4〕。

题解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人到凤翔法门寺,把佛骨迎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为此上《论佛骨表》,极力反对崇奉佛教。因而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就是在离开长安不远的路上所作。左迁:古时贵右贱左,所以贬官叫左迁。蓝田: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蓝田县。湘;指韩湘,是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

注释

〔1〕九重天:指朝廷深宫。《楚辞》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广东潮州距京城长安八千里。“朝”、“夕”二字,极言其获罪之速。《论语·里仁》:“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2〕圣明:圣主明君,此指宪宗。弊事:此指宗教迷信。肯:犹言“岂”。残年:犹言老命。〔3〕秦岭:指终南山。拥:壅塞。马不前:言大雪封道难行。〔4〕瘴江:指岭南有瘴气的江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

题解

原诗二首,今选其一。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春,时任吏部侍郎。张十八:即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此诗写长安早春景象,颇能曲尽其妙,被朱彝尊评为“景绝妙,写得亦妙”。

注释

〔1〕天街:皇城中的街道。酥:酥油,动物乳汁所制。“草色”句:遥看似见草色,近看却尚未长草。写早春雨中,草色在有无之间。〔2〕绝胜:言远远超过。烟柳:一作“花柳”。

南溪始泛三首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1〕。

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远〔2〕。

阴沉过连树,藏昂抵横坂〔3〕。

石粗肆磨砺,波恶厌牵挽〔4〕。

或倚偏岸渔,竞就平洲饭。

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5〕。

馀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6〕。

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7〕。

其二

南溪亦清驶,而无楫与舟。

山农惊见之,随我观不休。

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8〕。

馈我笼中瓜,劝我此淹留〔9〕。

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

幸有用馀俸,置居在西畴〔10〕。

困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11〕。

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12〕。

但恐烦里闾,时有缓急投〔13〕。

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14〕。

其三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15〕。

赢形可舆致,佳观安可掷〔16〕?

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

挖舟人其间,溪流正清激〔17〕。

随波吾未能,峻濑乍可刺〔18〕。

鹭起若导吾,前飞数十尺。

亭亭柳带沙,团团松冠壁。

归时还尽夜,谁谓非事役?

题解

长庆四年(824)夏,韩愈请假养疾于城南,常游南溪。这组诗即其时所作。南溪在长安外南山下,韩愈有别墅在那里。按,这年十二月,韩愈卒。

注释

〔1〕榜舟:划船。榜,划船的用具,这里用作动词。上上:渭船逆流不断向前。〔2〕幽事:指优美的景物。量:计算。近远:指路程的远近。〔3〕阴沉:形容树林密排浓荫。藏昂:即“昂藏”,本义为“高峻”,这里指逆流而上至高处。坂:坡。〔4〕“磨砺”、“牵挽”的宾语皆指舟。〔5〕梢梢:意同“稍稍”,形容细小。偃:仰卧。〔6〕馀年:残留的年岁。懔:危惧。休日:指告老退休之日。怆:悲伤。〔7〕高蹇:高蹈之意,喻归隐。〔8〕不惟:不止,不只。杖白头:拄杖的白发老翁。〔9〕馈:赠送。淹留:久留。〔10〕俸:俸禄。置居:购置房屋。西畴:西边的田亩。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这里借指韩愈在南溪购置的别墅。〔11〕囷(qūn):圆形的谷仓。旦夕:早晚之间,犹言日常。〔12〕上去:指居官。得得:得意,特殊。下来:指退职。悠悠:悠然自得貌。〔13〕里闾:泛指乡里。缓急:指家中的急难之事。投:指相烦、打搅他人。〔14〕同社人:指同乡人。燕春秋:谓在春、秋社日宴饮。燕,通“宴”。〔15〕收朝迹:谓结束仕途生涯,足不上朝廷。〔16〕赢形:瘦弱的身体。舆致:乘竹轿而往。佳观:美好的景观。掷:抛弃。〔17〕挖:同“拖”,牵引,拉曳。〔18〕峻濑:峻石湍流。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乍可:宁可。高适《封丘县》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刺:刺船,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