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韩愈·柳宗元诗选
6127000000020

第20章 柳宗元诗选(1)

韦道安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1〕。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2〕。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3〕。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4〕。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5〕。

货财足非恡,二女皆娉婷〔6〕。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7〕。

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8〕。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9〕。

挂弓问所往,趱捷超峥嵘〔10〕。

见盗寒硐阴,罗列方忿争〔11〕。

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12〕。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13〕。

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14〕。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15〕。

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16〕。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17〕。

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18〕。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19〕。

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20〕。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21〕。

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22〕。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23〕。

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24〕。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25〕。

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26〕。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27〕。

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28〕。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29〕。

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30〕。

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31〕。

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32〕!

题解

此诗当作于贞元十六年(800),当时作者在朝廷任集贤殿书院正字。韩醇《训诂柳集》卷四十三:“观诗意,道安尝佐张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故诗有‘顾义谁顾形’之句。”按贞元十六年五月,徐州刺史张建封卒,徐州军乱,杀判官郑通诚,拥建封子惜知军事,以抗王令。韦道安劝阻张惜不成,遂自杀以示抗议。此诗即咏其事。《柳宗元集》卷十七有《曹文洽、韦道安传》之题目,然原文已经失传。传记的内容,当与此诗略同。这是一首传记性的长篇五言古诗,诗中赞扬了韦道安除暴救难的侠义行为和慷慨慕义的高尚品德。诗人歌颂正义,反对割据战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儒士:即儒生,读书人。“颇擅”句:言其武功高强,颇有名声。〔2〕太行: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脉。号哭:一作“哭泣”。〔3〕疾驱:疾速驱马而行。华缨:华美的冠带。缨,系在颔下的冠带。〔4〕故刺史:前任刺史。刺史,州郡的行政长官。失职:失去官职。西京:指京城长安。唐代以长安和洛阳为“两京”,长安在西,故称“西京”。按此二句以下至“休复事晨征”句,皆为“故刺史”所言。〔5〕毫缕:丝毫。馀赢:剩馀。此句言所带货财皆为群盗掠夺,丝毫不剩。〔6〕足非恡:甚不值得吝惜。恡,同“吝”。娉婷:姿态美好。〔7〕“苍黄”二句:意谓仓皇之中,两个女儿被强盗抢走,生死不明。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见,被。驱逐,此言驱掠而去。〔8〕“便当”二句:意谓我打算就此一死,明天早晨就不用再赶路了。殒(yǘn)命,丧命。休复,不再。〔9〕激:激发。高义:崇高的正义感。《战国策·齐策二》:“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眦(zì)裂:眼眶破裂,形容怒目圆睁的样子。《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肝胆横:形容豪气勃发、怒不可遏。横,充溢。〔10〕(qiáo)捷:敏捷。张衡《西京赋》:“轻锐傈狡,捷之徒。”《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身长七尺五寸,捷便弓马,勇冠当时。”超峥嵘:越过险峻的高山。峥嵘,形容山势高峻。〔11〕寒碉:寒冷的山涧。硐,同“涧”。阴:此指阴暗的角落。罗列:排列。方:正,正在。忿争:此指因分赃不均而彼此争吵。〔12〕矢:箭矢。酋帅:指强盗首领。号且惊:呼号而惊恐。〔13〕麾(hī)令:指挥命令。麾,同“挥”。递束缚:依次捆缚。纆(mò)索:绳索。《庄子·骈拇》:“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相拄撑:一个抵着一个。拄撑,同“撑拄”。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里形容强盗被捆缚得一个紧挨着一个。〔14〕彼姝:指故刺史的两个女儿。姝,美女。褫(chǐ)魄:夺去魂魄。《文选》卷三张衡《东京赋》:“罔然若酲,朝疲夕倦,夺气褫魄之为者也。”薛综注:“惘然如神夺其精气,又若魂魄亡离其身。”李善注:“《说文》日:褫,夺也。”俟诛刑:等待被杀戮。〔15〕却立:退后站立。不亲授:按照古代封建礼教,男女间不亲授受东西。《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这里是说韦道安对她们以礼相见。谕:晓喻,告知。〔16〕“捃收”二句:是说韦道安收拾被抢的财物,挑在肩上,带着两个女子赶回原路。捃(jùn)收,拾取,收拾。〔17〕夜发:谓夜行。敲石火:敲石点火,用以照明。如昼明:像白天一样明亮。〔18〕父子:此指父女。古代女子也称“子”。涕血:形容极度悲伤。《太平御览》卷四二一引《楚国先贤传》:“仰天号泣,涕血俱下如雨。”纷交零:形容涕泪交流。〔19〕顿首:叩头。归货:言献财物给韦道安。纳女:意谓请韦道安接纳二女为妻。称舅甥:以翁婿相称。舅,岳父。甥,女婿。《孟子·万章下》:“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礼:妻父日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20〕奋衣:《礼记·曲礼上》:“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斡效驾,奋衣由右上。”郑玄注:“奋,振去尘也。”这里指撩衣上马。“义重”句:是说韦道安重义而轻钱财与女色。固,本来。《论语·里仁》:“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1〕师婚:据《左传·桓公六年》载,北戎入侵齐国,郑太子忽帅师救齐,大破北戎,齐侯要把女儿嫁给郑忽,郑忽谢绝,并说:“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昏,通“婚”。师婚即凭借武力而缔结婚姻。病:耻辱。“合姓”句:意谓婚姻不应凭借武力而得到。《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22〕朅(qiè)来:犹尔来。司马相如《大人赋》:“回车竭来兮,绝道不周。”事儒术:谓从事于研习儒家的学术思想。逞:尽,引申为精通。〔23〕“慷慨”句:言徐州刺史张建封乃慷慨任气之人。《旧唐书·张建封传》:“建封少颇属文,好谈论,慷慨负气,以功名为己任。……贞元四年,以建封为徐州刺史。”朱邸:汉制,诸侯朝天子在京师立舍日邸。诸侯王以朱红漆门,故称朱邸。后亦指大官豪门的第宅。《文选》卷四十谢胱《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朱邸方开,效蓬心于秋实。”李善注:“《史记》日:诸侯朝天子,于天子之所立舍,日邸。诸侯朱户,故日朱邸。”前旌:指官员出行时前列的仪仗旗帜。此句形容张建封入京朝觐的威仪。按《旧唐书·张建封传》:“(贞元)十三年冬,(建封)入觐京师。”此即指其事。〔24〕投躯:献身。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里指韦道安投奔张建封幕下。前马:前驱,率队先行。王城:京城,此指长安。〔25〕辕门:古代帝王巡守田猎、止宿处四周以车作屏障。出入处仰两车使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后指军营营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集解》引张晏:“军行以车为阵,辕相向为门,故日辕门。”此指张建封军营的营门。奇士:才能出众的人。这里指韦道安。淮水:代指徐州节度使军营,因淮河流经徐州节度使辖境。〔26〕君侯:指张建封。即世:去世。《旧唐书·张建封传》:“(贞元)十六年遇疾,连上表请速除代,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未至而建封卒,时年六十六。”麾下:部下。相欹(qī)倾:相互倾轧,纷争。〔27〕“立孤“二句:指张建封死后,徐州府兵作乱,立建封子情为留后,与朝廷相对抗。钟鼓,此指战鼓。《旧唐书·张建封传》:“初建封卒,判官郑通诚权知留后事,通诚惧军士谋乱,适遇浙西兵迁镇,通诚欲引入州城为援。事泄,三军怒,五六千人斫甲仗库取戈甲,执带环绕衙城,请情为留后,乃杀通诚、杨德宗、大将段伯熊、吉遂、曲澄、张秀等。军众请于朝廷,乞授情旄节,初不之许,乃割濠泗二州隶淮南,加杜佑同平章事以讨徐州。既而泗州刺史张伾以兵攻埇桥,与徐军接战,伾大败而还。朝廷不获已,乃授情起复右骁卫将军同正,兼徐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本州团练使,知徐州留后。”〔28〕横溃:河水决堤泛滥。壅:堵塞。逆节:《文选》卷五十二曹同《六代论》:“轻重足以相镇,亲疏足以相卫,并兼路塞,逆节不生。”李善注:“《汉书》:主父偃说上日:今以法割削诸侯,则逆节萌起。”李周翰注:“逆节,谓不遵王命也。”婴:触犯。此二句言韦道安既无力阻止乱军,也不愿附逆以对抗朝廷。〔29〕形:身。〔30〕烈士: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庄子·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如生者,烈士之勇也,”忘:一作“妄”。〔31〕咄(duō)嗟:叹息。《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颜渊死,子日:‘噫!天丧予。’”何休注:“噫,咄嗟貌。”徐彦疏:“注解云:咄嗟,犹叹息,即里语日咄嗟之间也。”徇权子:指为争夺权位而丧命的人。徇,通“殉”。翕(ī)习: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祥风翕习以飒洒,激芳香而常芬。”李善注:“翕习,盛貌。”趋荣:追逐荣禄。〔32〕“我歌”二句:意谓我的这首歌并非只是为了悼念韦道安之死,还痛惜世风日下的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