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
6836800000033

第33章 别拿孩子和别人比 (1)

《别拿我和别人比》:

这是一篇发表在《作文周刊》上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文中写道:“昨天,妈妈买菜时,碰到了和我们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阿姨。阿姨说,她亲戚的儿子的英语和数学总是考一百分。妈妈回家后对我说:‘他能做到,你怎么就做不到!’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鼓足勇气对妈妈说:‘妈妈,别拿我和别人比……’”

这篇作文里写的,其实是孩子们遇到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在很多家庭里,当孩子拿着不太理想的成绩单给父母的时候,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拿孩子“和别人比”。

对于孩子的抱怨,不少父母认为,不管孩子高兴不高兴,都是为了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但问题在于,拿着孩子和别人比,真的能让孩子努力学习吗?

请看下面几个家长与孩子的对话——

A家长:和别人比怎么了?这是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给你树立榜样。你要是好好学习,成绩比人家优秀,还会害怕和人家比吗?既然你感觉不舒服,那你就争口气,拿出点成绩来。不是我看别人的孩子好,每个父母最爱的都是自己的孩子,我也是希望你好才这样。希望你好难道还错了?

B家长:谁愿意拿你和别人比?实在是因为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我也是没有办法。拿你比,你现在觉得不好受,将来你要是混得不好还会埋怨我们不提醒你。你看看我们现在工作这么累还在拼命地干,我们图的是什么?还不都是为了你!只要你好好学习,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C家长:哦?对不起,孩子。看来,爸爸、妈妈拿你和人家比,让你觉得不舒服了。见到你的成绩,说心里话我们也很着急,只是不知道怎么说,才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焦急的心情……

不难看出:

A家长属于权威型,常常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一切以家长的想法为准,也听不进孩子的心声与希望。他们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照我的话做,没错!”这样,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并不重要,自己说什么都没用,因为父母都不会理会,凡事都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只能唯命是从。如此一来,动不动就被批评,孩子的自主概念自然是残缺的。

B家长则借着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来使孩子“就范”听话,让孩子觉得家长的“凄惨”生活都是他造成的。这样的语言让孩子觉得“家长的痛苦、不快乐都是我造成的”“我是累赘、负担”“我不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发展成“受害者”的性格。

相比来讲,C家长带给孩子的是开明、平等、亲切的感受。他们对孩子内心的感觉有着较为敏感的自我觉察。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是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想孩子所想;他们的关心中包含着对孩子的尊重。

俗话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这份对孩子的发自内心的爱,许多家长往往只是埋在心里,没有及时地传达给孩子以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位置。此外,聪明的父母在拿孩子和别家孩子比的时候,知道不只是拿孩子的不足去比,还应该拿孩子的优点去比。

不要以为父母有教育孩子的绝对权威,就可以不用考虑方式和方法,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情绪不加任何掩饰,甚至借孩子来发泄。孩子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只有充分地尊重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攀比和抱怨是对孩子无意的伤害

从谁的孩子长得白、个儿高,到谁的孩子会背唐诗宋词;从谁的孩子过了钢琴八级,到谁的孩子书法已赴日展览……十个妈妈有八个逃不出攀比的怪圈。妈妈们在一起咬完耳朵,回来看到自家怯懦、平常的孩子,免不了急火攻心、絮絮叨叨。

然而,作为父母爱子心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优秀,这很正常。但太过外露,处处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并且把责任归咎于孩子,开口闭口都是指责,就是非常不妥当的做法了。

请看下面的一则案例:

6岁的何童很不高兴他家楼上有这么一个“榜样”:早上6点半,楼上的小姑娘已经在“唱”英文歌;晚上10点钟,楼上的钢琴练习曲还在不厌其烦地奏响。同样是6岁,同样是大学老师的后代,人家的女儿怎么强过我家的儿子这么多呢?妈妈一面对儿子严加督促,一面止不住叹息:我要有一个如此乖巧的女儿就好了。6岁的何童,有一天终于将唠叨不休的妈妈彻底噎住:“你想要楼上的王菁做女儿,我还想要楼上的王菁妈妈做妈妈呢!人家王菁妈妈比你好,比你漂亮,还比你有学问。”妈妈不禁语塞,脸也变得煞白。

由于想让孩子进步,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沉湎在对儿女前程的遐想中,渴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比别人的孩子优秀。然而一面攀比,一面打击孩子,从根本上说,是在慢慢毁灭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作出的自我肯定。缺乏自信的小孩,会变得底气不足而很难进步。

此外,攀比造成的苛求,也将使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孩子如果总听妈妈说自己不如邻居及同事的小孩,心理压力会增大,会有不被父母宠爱甚至抛弃的恐慌,孩子就会变得消极、疲沓,甚至他会反讽自己的妈妈“不如某某的妈妈漂亮、有学问”。

案例:

同事的孩子徐震是华中师大三年级学生,暑假期间他受雇于一户人家,为一名小学六年级男生补英语。那名12岁的男孩像一个“小大人”似的,凡事都爱发表一番评论,但徐震却发现学生的评论更近似于抱怨,想法趋于悲观。

一次,徐震陪着学生看电视,电视中出现家长指责犯了错的孩子的镜头,他的学生就在一旁议论开了:“为什么大人都喜欢怪孩子,心都太狠了!”说时一脸认真。接触多了,徐震发现,自己的学生对身边的很多事情都想不通,凡事习惯性地往坏处想,有时的想法甚至有点偏激。比如谈到9月即将迈入初中,孩子完全没有兴奋感,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担心”:担心同学不好相处、担心老师偏心。

在这个孩子家里待长了,徐震便明白了问题还是出在他的父母身上。

徐震的学生爱问问题,但经常被他父母一句“小孩问这么多干什么”给打发了。而父母上班若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后往往毫不避讳地当着孩子的面抱怨:抱怨领导不公、抱怨人际关系不好等。而且他的父母尤其喜欢拿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较,比的不是孩子有哪些长处,而是专挑孩子哪些地方不如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滋生悲观情绪,很难培养出乐观向上的性格。

因此,父母偶尔指责一下,也许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时常拿孩子攀比和抱怨,就会人为地给孩子造成压力,让孩子产生厌恶、悲观的情绪。他们会觉得自己总是一切不如别人,变得气馁,丧失自信与上进心。那就不是爱了,而是无意识地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接纳孩子的选择,使孩子快乐成长

奥利地作家托马斯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但有些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的路,总想走别人的路。”而很多父母同样犯类似的毛病,不看自己孩子的优点,只是盯着别人家孩子的优点。

这就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总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适合他发展的道路才能让他有的放矢、成功成才。而同质化的教育,只能泯灭孩子的个性和爱好,使他们变得平庸无奇。

案例:

王翠珍是一家医院的普通医务人员,女儿辛洁19岁,毕业于“青岛外事服务学校”,现就职于一家韩国旅游公司驻青岛办事处,工作相当出色。2003年全市中考时,她的总成绩高于青岛二中25分,但她却报考了职业学校。很多人不理解,因为青岛二中是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将来考个一类大学不成问题。可王翠珍从没后悔,因为这是她的女儿自己选择的。事实也证明,她们的选择是对的。女儿发展得很好,在校期间,她提前一年修完了职高阶段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自考专科和本科的毕业证书,曾获得“山东省三好学生”“青岛市三好学生”和“青岛市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这一切都得益于母亲的优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