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女儿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不是仅仅盯着女儿的考试分数不放,也很少拿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2003年,女儿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上高中考大学,还是选择职业学校早就业?她听取女儿的意见,在慎重考虑后,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家长们都希望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这样,不仅自己脸上光彩,孩子将来也好就业。当然,王翠珍也不例外。但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质,让孩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去走,更能发挥孩子的潜能。
当然,这对母女的选择令很多人感到诧异:分数那么高,却没有报考重点高中,而是进了职业学校。当时,青岛市教育局还专门召开了会议,决定为辛洁和另一位成绩也很优异的学生提供特殊政策:可以改报青岛二中。但是,在优惠的条件下,辛洁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坚持到青岛外事服务学校报到,终于成了职高校园的一分子。
进入外事服务学校后,辛洁把新的环境当作人生的新起点,不断挑战自我。担任班级班长,她不但协助老师管理好班内事务,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看到女儿每天忙碌又充实地生活着,王翠珍更加相信上职校并不是一个糟糕的选择。作为母亲,王翠珍勇于接纳孩子的选择,她能用一颗淡定的心看待孩子的成长。
勇于接纳孩子的选择,才能使孩子快乐地成长。
父母的期望会影响孩子一生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做了一次心理学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智力发展测验”。然后,他们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老师,并要求严格保密。
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正当大家认为罗森塔尔慧眼识金,具有超凡才能时,罗森塔尔解开了谜底:其实,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意抽取的。他们只不过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内心掩饰不住的热情和期望,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鼓励着这些学生。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之所以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他理想中女性的肖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他把全部的热情和期望都放在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所感动,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罗森塔尔的实验说明,每个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在老师的热情关注和鼓励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研究发现,儿童潜能的开发、学业成就的高低,都与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对子女要求或期望较高,同时在子女成功时给予鼓励、失败时给予引导,则子女的成就动机就较高;反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较低,期望较低,则子女的成就动机相对也低。研究还发现,父母的行为,常常与对子女的期望有关。对子女有较高期望的父母,会花较多的时间陪伴子女,会积极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女士,从怀孕时就开始阅读早教书籍,她从教育家的名著中获得教育真谛,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女儿的教育实践中,最终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孩子。
案例:
蔡笑晚是一个把“父亲”作为终身事业的优秀家长。他是一位乡村医生,除了工作,他把全部心血和时间都用到六个子女的教育上。他的六个孩子都非常优秀。他说:“如果有一张名片,我一定会在正面印上:蔡笑晚——头衔:父亲。名片的背面印着: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六女蔡天西,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担任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他说:“对于一个未能亲自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父亲’就是我的终身事业,子女就是我的最大荣耀。”他这一生把全部的期望和热情,都投入到六个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上。因此,他在家庭教育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近来盛行的“虎妈”“猫爸”,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有天壤之别,或严厉或温柔,但他们的成功,都是源自于对孩子的期望值。
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回答是否定的。无论怎样的期望值,都要建立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越科学、越合理就越会臻于完美。虽然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成就关系很大,但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轻则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重则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一名23岁的大四学生,平时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乖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心情闷闷不乐,而回家的时候,又遭到父母的数落。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硕士、博士,光耀门楣,他无法达到,就选择了跳楼。
科学合理的期望,不仅应该与长期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与良好的教育方法相结合,还要联系孩子的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所要求孩子做到的,应该是孩子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并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断给以鼓励,增强孩子的勇气和自信。这样逐渐提高要求,并且将父母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孩子从父母长期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
有些父母,自己事业上不成功,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他们根本没有思考自己的期望是否符合孩子的心愿,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发展,自己是否采取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还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强势,一定要控制孩子的一切,安排孩子的一切。结果,好孩子被他们教成了问题孩子。而且,这些父母很难改变他们固有的思维,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缺失,总是指责、抱怨孩子的种种不是,却从不反省:孩子出现问题,与自己的教育是否有关?自己是否有责任?
孩子的人生也许轰轰烈烈,也许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但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多少收入,只要他们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大潜力,找到了足以让自己独立且快乐的职业,做父母的就已经成功了。
每朵花都有不同的花季
案例:
有一个男孩,他的和同龄孩子比起来,总显得闷头闷脑、笨笨的。很简单的算术题,别的孩子一遍就学会了,老师教了他十来遍,他还搞不明白。背儿歌,别的孩子三遍五遍就会背了,他背了几十遍,还磕磕巴巴、丢三落四。
男孩的妈妈告诉男孩,只要努力,别的孩子会的,他也一定能学会。妈妈陪着他一遍一遍地学习,哪怕一个生字,都要到孩子会了为止。
妈妈告诉他,笨鸟先飞早入林。每天,她和孩子一起,坚持把第二天的功课认真预习一遍。男孩的成绩,小学时起初是班里的后几名;中学入学成绩,已跃到了班里的二十几名。男孩对妈妈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我还学不好呢?难道我真的不如人家?”
于是,这年的暑假,妈妈带着他出门旅游。他们来到一个著名淡水湖。在那里,孩子看到了白天鹅。白天鹅体型较大,在湖面上飞起来之前,它必须先滑行一阵,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滑行距离太短是飞不起来的,而一旦起飞,却能够冲上万米云霄,是机灵的小麻雀无论如何都比不过的。
妈妈告诉孩子:你准备得越足,就会飞得越高,越远;你所做的努力,都是成为天鹅的努力。你不如别人,只是暂时的。
果然,男孩升上高中以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学校把男孩请回去,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学习经验。男孩讲了自己的母亲,讲了关于天鹅和麻雀的比喻。
这位妈妈的教子方法,可以说是成功的。允许孩子不如别人,是让孩子经得起挫折的教育,为孩子起飞扫清障碍,是对孩子的信任和赏识。
每一个孩子有不同的资质和天性,就像每一朵花会有不同的季节和花期。春有迎春秋有菊,时间到,花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