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改字何尝不是一场愚民行为,政治需要。新字的推行,首先从朝廷开始,然后派快马传递到全国各地,诏令天下。无论是制敕公文、奏书、报告以及其他文字的东西,从落款到行文,都要毫无错误地使用新字,不允许有一丁点儿差错。
武周十七文后来逐渐废弃,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字,这个字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并还会一直使用下去,因为书写中国历史便无法避开这个字,这个人。那便是武则天为自己取的名——曌。
日月凌空谓之“曌”,这个字也成为她名字的专用字。在宣布改名为“武曌”的同时,武则天下令将“诏书”的“诏”改为“制”,因为“诏”、“曌”同音,需要避讳。其实“制”与高宗李治的“治”也是同音,但李治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正月一日,武则天再次穿戴上了象征天子之尊的衮冕,在万象神宫举行祭奠大礼。
随后,武则天在侍女们的簇拥之下登上洛阳宫正门的殿楼,接见文武百官。
这是一个雪后放晴的清晨,洛阳城中的树木、街巷和房舍上依然是一派银装素裹。在庄严肃穆的鼓乐声中,盛装的朝臣官员早已在宫外的广场上一字排开,肃然而立。
武则天缓步登上宫殿的台阶,仰首望向远处重重叠叠的宫墙门楼和苍凉如烟的树木。她有些恍惚,一度忘了自己置身于何处,不知今夕何夕。
这一刻,她仿佛正在遥远的巴蜀利州,跟着母亲杨氏前往道观访仙求神;又好像一个人艰难地行进在前往长安的路上,湿漉漉的空气中有着无尽的乡愁;恍惚中,她又感到自己正在感业寺中的水井边梳洗,沉闷的木鱼声送来禅院里桂花的清香……
现在的她再也不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异族女子置身于李唐王室,而是名正言顺的武氏。她顺势又推出了《改元载初赦文》,文中写道:“天平地成,淳风启千年之运;乐和礼备,宝祚隆三圣之基。”也就是说,武则天在高度赞扬和肯定高祖、太宗、高宗的圣德时,不忘隆重地推荐自己。
从垂拱五年(公元689年)元旦到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正月,武则天并没有急于登上那一步之遥的权力巅峰,她似乎再次陷入了令人茫然不解的等待之中,就像一个饿了三天三夜的人在故意推迟一场盛筵的到来。
武则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让自己的身份更加合法化和最大化。高宗遗诏传位的中宗李哲、傀儡皇帝睿宗全部靠边站。
武则天代子临朝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成了直接承继三圣。
武则天现在只需要一个依据,一个助推女人也有资格登基为帝的理论依据。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多不得善终,对大周来说,李哲无疑是唐朝的亡国之君。
他在当皇帝时,就已经被武则天所挟持,是幽于别殿的傀儡皇帝。只因他是武则天的亲生之子,所以才没有走上死亡之路。
不过,如今已改朝易姓,是武家的天下,他这个易姓人终究会成为武氏的眼中钉。
根据中国传统的皇帝制度,皇帝的继承人是皇储,而法定官称则是皇太子。
武则天现在将李哲革了命,又将他降为“皇嗣”,这种史无前例的官称,无异表示他仅是皇帝的子嗣,不是法定的“皇太子”,也就暗示武则天未必肯让这个废帝当大周的皇太子。
儒家教义严厉谴责女人执政是“牝鸡司晨,惟家之索”。道家被李唐皇族尊为祖先,可利用程度有限,剩下的只有佛家了。
武则天为了自己所谓的“天命”,神秘玄妙的命运观,为了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强说自己的先人是周武王,并以“复兴大周”的堂皇名义,巩固自己天命神授的尊贵地位。武则天不想背上篡唐的丑恶之名,只想打破女人不可君临天下的千年铁律。
身为权力的独裁者,武则天已掌握三十余年的政治实权。其间,她彻底整肃反对势力,建立起世人对自己的信心,并将周朝的国都洛阳,视为神都。效仿周制建明堂,作为与百官论政之所,并定其名为颇有道教色彩的“万象神宫”,企图淹没儒教的色彩。
对武则天来说,她现在所缺少的,就是能够一举粉碎女人不可为君称帝的金科玉律,缺少那片具有宗教性神秘色彩的灵云,好让武则天能乘着这朵云,直接飞升到昊天之上。
武则天将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了她的男宠薛怀义。武则天之所以如此宠爱一个江湖卖艺之人,正是看中了薛怀义身上那股不受儒家教条束缚,种种想法都能以现实为着眼点的草根特质。
武则天深思熟虑之下,认为利用社会上盛行的佛教信仰,不失为上策。唐朝自称道教的教主老子为祖先,在建立新王朝时,借以增强自己的力量。高宗时候,更献给老子太上玄元皇帝尊号,且亲录老子的《道德经》,并命令全国每个家庭皆须备有一部,如此还不满足,更将其列为科举的考试科目。
若想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武则天所要做的就是排斥受李唐宗室一直保护的道教,代以自己奖励保护的佛教。薛怀义找到了洛阳的高僧,东魏国寺的主持法明。法明就是先前奉太后武则天之命,教导薛怀义佛法之人。
法明听完薛怀义的一番解读之后,表示赞同。这么做既可以博取武则天的好感,也可以扩大佛教的影响力,如果成功,佛教地位可以就此超越道教。消息传来,和尚无心念佛,天天都在琢磨:如何能让武则天夺得三教之首的尊号,全天下的佛教徒都在拼命翻书找依据。虽然武则天是女人,但性别不是问题。
在这些和尚中,最敬业的要数薛怀义,他带着法明等人,折腾得脑子都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居然将民间弥勒崇拜与佛教经文搅和在一起,编成一部鸿篇巨制——《大云经》。这部《大云经》完全是武则天在神界的个人传记。比如里面有一句:“佛告净光天女言,天女将化为菩萨,即以女身当王国土。”
文中这位天女“净光”上辈子是国王的老婆,后又成为天女,再后当女王,最后成佛。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武则天就是“净光”在现实世界里的投影。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看来薛怀义不仅床上功夫一流,文学创作更是超一流。他不但完成了一部《大云经》,更是将武则天幻化为弥勒下凡,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就这样被推至高峰。官方出版了《大云经》,免费赠送,人手一册;并组织各地高僧组成宣讲团,由他们开坛讲解,各地由此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潮。
为了达到学习宣传的效果,薛怀义和法明等对《大云经》进行详细注解,把晦涩的佛经结合当今时政一一讲解清楚。这本《大云经疏》的编者正是薛怀义。
武则天下令,各地都要建一座大云寺,寺内各藏一本《大云经》,一时间,全国上下处处唱梵音,诵经文。今天我们在吉尔吉斯斯坦(即唐安西四镇中的碎叶城)仍然可以看到大云寺的遗址,可见当时的宣传攻势是何等猛烈。
《大云经》里更是将武则天尊奉为未来佛,就连道教徒马元贞也率领众弟子上书拥戴。当时思想信仰的两大主流——儒学和佛学,都成为武则天的护权宝典。前者为她的革命理论铺好了路,后者则给她提供了女主可以统治天下的意识形态,现在时机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儒、释、道三家都通过了对武则天的舆论支持,可现在她还缺一项,那就是来自民间的声音,民意的支持。很多时刻,武则天望着下面黑压压一班大臣,个个闭目养神装糊涂,心里就会生出无名之火。
这些人平日里在官场投机钻营,可是到了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亮明自己的观点,说一句:太后就是天命所授的皇帝。
既然高层精英指望不上,那就把目光放低一点,草根精英也是精英。对草根精英来说,首要的是因为他们是精英,他们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他们更需要一方舞台来放大自己、展示自己。唯有如此,他们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
这时候权力机构陷入人才荒,除了李唐老臣,宗室成员已经凋零无几,那些追随者们在酷吏的残酷手段下,或者做了权力的殉道者,或者魂飞魄散成了朝堂之上的一道摆设。朝廷的各个部门、各级官府急需大量的官员,选用才俊成了当务之急。
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二月十九日,经吏部考试初选的数百名贡人,齐聚洛阳殿,参加太后武则天亲自主持的殿试。此前历朝历代,大都推行九品中正制,即以门第为考校官员的主要标准。而现在则以文章诗赋取士,重才学而不重门第,使一大批卓有才华的寒门之士得以文章显达。
此次考试,还有一个重要的发明,即糊名制度。考试时把考生的名字糊住,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贪官污吏作弊。直到如今,糊名制仍应用到各类考试中。
开除唐宗室,任用诸武,夏历改周历,文字改革,殿试选拔干部,这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作,就是要向众人宣示:人间要改朝换代了!一个新的皇帝就要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