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当时的江南地带及长江流域仍被视为蛮夷之地。楚国虽然有强大的武力,充满新兴景象,但中原人士仍把它看作野蛮的国家。
楚昭王由于申包胥哭于秦廷,取得救兵,终能复国。他曾拒绝属下的建议,不祭河神。孔子称赞他不越祀、不媚神,认为他是有道之君,很想去见见他。
楚昭王虽在病中,却抱病出迎。他对孔子极为礼遇,经常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并且准备把书社地七百里封给孔子,却遭到令尹(楚国的官名)子西的妒忌。
子西暗想,孔子在鲁国时出任大司寇,政绩远播,一旦楚王重用孔子,我将失势,因此必须加以阻止。他首先不使孔子获得封地,孔子没有禄养,自然不能久居,最后自动离去,这样才不露痕迹。
子西计议已定,于是向楚昭王进谏说:“如果办理外交,我王的属下有人能够及得上子贡的辩才吗?”
楚昭王:“没有。”
子西:“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的将才有人及得上子路吗?”
楚昭王:“没有。”
子西:“王上的辅佐,有人及得上颜回那么优秀吗?”
楚昭王:“也没有。”
子西:“办理政事,有人及得上宰予的才干吗?”
楚昭王:“没有。”
子西继续鼓起他如簧之舌,说:“当初我国受封的时候,仅只数十里,后来逐渐垦拓,才扩展到今天的局面,实在得来不易。
“孔子的政治理想向来是主张遵从古制,他要重新实现周代的遗风,如果采用他的主张,我们楚国将如何维持堂堂数千里的国势?
“从前周文王在丰、武王在镐,地仅百里,他们能够修德行仁,终于成就了兴周灭纣的功业。
“如今,孔子名闻天下,他的弟子中,人才济济,文武兼备的不乏人在,一旦将封地给了他,恐怕不出多久就将……”
一向多疑的楚昭王不待他说完,就打断他的话说:“我知道了,不必再说下去。”
从此孔子被冷落下来。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郊外散步时,见到一个披头散发的狂人,一面走一面唱歌。
这个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他鉴于楚昭王政令无常,故意披头散发,佯作癫狂状态,人们都称他为“楚狂”。
他唱的歌词大意是:
凤啊,凤啊。
一直未蒙录用,
竟然衰落到如此地步!
过去的已经过去,
未来的还可挽回。
算了吧,算了吧!
乱世的政治无所作为,
从政的人很危险啊!
孔子听了他的歌,心有感触,正想走过去攀谈一番,他却疯疯癫癫地一溜烟跑走了。
又有一次,孔子走到一条小河边,远远有一艘小渔船划了过来,船上站着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夫,他一面划船一面歌唱,歌词的大意是:
沧浪的水清澈,
可以洗涤我的帽缨。
沧浪的水混浊,
可以洗我的脚。
孔子知道,前次遇到的狂人和今天见到的渔夫,都是高深的隐士。从他们的歌声里能深深感觉到,在楚国是无所作为了。
孔子的心情和他们有所不同。他们只求独善其身,苟全性命于乱世,清高、雅洁固然没错,但对世道、人心有何裨益呢?
孔子一生怀抱着匡时济世之心,要使天下无道变为有道,他只知爱民,而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孔子曾说过,如果天下太平,他又何必如此栖栖惶惶地劳碌奔波呢?
总结为一个字,这就是“仁”。仁,是孔子理想中的做人的最高准则,也是孔子思想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