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见了,我看见的不是凤凰,是朱雀!几百只朱雀,遮天蔽日,那是相当壮观。”
“又来了,又来了!快看五色祥云!如果不是至德天子,天老爷怎么会播这样的节目?”
武则天知道,时候已经差不多了,她等待的那个人就要出现了。
躲在偏殿藏了多年猫猫的睿宗李旦知道,自己老娘把节目都演到这个分上了,做儿子的再不登场,就太不够意思了。
武则天仅存的两个儿子,一个长禁房州,一个幽囚宫内。
李旦能够在皇子中混到今天,与他柔顺的性格不无关系。听话的孩子,总是少挨娘打。
这时候李旦已经在幽暗的偏殿藏了六年猫猫,六年来他这个挂名CEO当得太窝囊,连参加董事会的权力都被剥夺了,一个人在这里听风听雨。
他知道自己的角色,在母亲的剧本里,他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跑龙套的也是演员。哪怕一句台词也要说到位,一个表情也要装到底。
在一些国家重大礼仪活动中睿宗才露一下脸,于是大臣们每次见到李旦都感觉是新鲜的。看见了没有,那是皇帝,小伙子活得不容易啊!
看样子还不错,谦虚谨慎也低调。
没有人在乎一个破落皇帝的喜怒哀乐,没有人关心在他微笑谦和的背后,背负着怎样的精神枷锁。
他已经很久没有开口议政了,上次和母亲交流,还是为自己老师刘祎之请命。
不请则已,一请让刘祎之的命丢得连渣都没有了。从那时候起,李旦算彻底搞清楚,自己这个皇帝的角色是个苦情戏,娱乐圈不好混,潜规则又玩不好。
跑龙套的能有台词,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李旦不是哑巴,但是他嘴巴闭上了。
李旦不是瞎子,但是他看不见未来。
他能做的,就是忠实地执行武则天的每一项要求,少做少说,尽量不做不说。当黑压压的人群聚集在宫外上表请愿,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己的演员生涯到此要告一段落了。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痛哭。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秋天的一天,李旦也投身到请愿劝谏的队伍中,自请降为皇嗣,改姓为武,恭请武则天登基为帝。
我还是乖乖做你的儿子,皇帝这项工作我干不来,任务重,压力大。睿宗哭着喊着连续两次谦让,武则天都没有同意。
直到第三次,禅让的仪式才算完成,武则天当着满朝文武和各地群众代表的面说了这样一句话:“愈哉!此亦天授也!”
就是说,老娘我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天意,都是命运,不是夺李唐皇室的权,不是你睿宗让给我的。
紫宸殿上低垂了六年的紫帐豁然拉开,武则天终于完全而直接地掌握了整个帝国。
登基大典选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改元天授,这是公元690年,一年当中继永昌、载初之后的第三个年号。三弹连发,弹无虚发。
国号定为周,上尊号圣神皇帝,降睿宗为皇嗣,赐姓为武,更名为轮,变成了皇嗣武轮。
选择在重阳节称帝,武则天是有意淡化自己的女性角色。
她在前面已经大言不惭地上尊号圣神皇帝,全国范围内的造神运动早已让人雌雄莫辨。
《大云经》里称净光天女“舍却天形,化为女身”,也就是明白无误地忽悠天下人:我老武虽是女儿身,但却是天女附体,与一般俗世女子有根本上的区别。
我是女人吗?不是!不是女人吗?是,不是!我晕。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闪亮登场。
身着天子衮冕服饰的武则天亲御则天门,接受百官万民跪拜。这一年,武则天六十七岁。天子衮冕包裹起来的武则天临风而立,神圣威严。峨眉一扫,天下归心。
站在高高的则天门城楼之上,武则天觉得自己青春依旧,本来就保养有术,再加上粉黛略施,看上去也就一个中年女人。
如今江山在手,意气风发的女人犹如明堂之巅那只骄傲的金凤,展翅欲飞。
这一刻,历史由她书写名字——武周。
周王朝定都洛阳,为了赶超西都长安的繁荣,武周又从周边地区搬迁了大量人口入神都,使洛阳很快就成为继长安之后又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国际大都会。来吧!来了都能混一个留京指标。
西都长安的李唐太庙也更名为享德庙,庙里依然供奉高祖、太宗、高宗三位大仙。而在武周所建的太庙中,李唐三圣也同样享受供奉,不过从主祭变成了配祭。
武则天只承认是从他们那里接手江山。至于太祖李虎同志等李唐先祖们就不能再享受冷猪肉了,武则天还要祭祀自己的祖先。
武周朝臣在写奏章的时候,经常会用“天下者,神尧(高祖)、文武(太宗)之天下”等句子,这也是武则天点头同意的官方说法。
九月十三日,武则天下令按天子之礼在神都洛阳立武氏七庙,以父亲武士彟为太祖孝明高皇帝,由上数五代武氏祖先为帝,又尊西周的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以武氏族谱上的始祖、周平王幼子姬武为容祖康皇帝。
在为自己老爸的昊陵《攀龙台碑》中,武则天更是认定,自己的老爸武士彟同志早有帝王之相,李唐江山本来就该我老爸得的,老爸没赶上好机会,只有先助唐起事。
同时大封武氏子弟如武承嗣、武三思等为王,姑姐皆为长公主,组成新的皇族宗室。
翌月,又下制免除天下所有武姓人氏的赋役。天下武姓是一家。
这样,她一方面宣称武周政权本是继承高祖、太宗而来,一方面又以父亲为武周开国皇帝,乱得没谱。
李家现在已经不是皇族,武家才是皇族。
武则天将李旦及其子女都赐姓为武,李旦降为皇嗣。十二岁的原皇太子李成器降为皇孙,然后让李旦的几个孩子同日出阁,开府置官署。
后来的唐明皇李隆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封为楚王,既然说到隆基兄,在这里不免插两句。天生就是一帅哥,高大英俊,仪表堂堂(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没混娱乐圈,实在是人才浪费。
武则天也很喜欢这个孙子,经常让他到宫里来玩。
七岁那年,小家伙威风凛凛地带了车骑随从到朝堂去见祖母,领导派头很足。
车队刚开到半道,前面就堵车了。堵车不是因为车辆多,而是有人故意找茬。
随从到前面一打听,原来是王牌对王牌,李家车队正好撞上河内郡王武懿宗的车队。车一堵,老百姓就围上来了。有好戏看,不看白不看。
这个武懿宗纯属吃饱了饭撑的,看见李家一个小破孩子出门搞这么大排场,忍不住就想当众羞辱一下这个小孩。
但事实证明,大人在路上不要趁着家长不在,欺负小孩,搞不好被欺负的是自己。
武懿宗在武家诸位兄弟中,长得难看不说,与人论辩也是笨嘴拙舌,人品也不入流。后来打契丹时,畏敌不前却大杀老百姓邀功请赏,留下“唯此二河,杀人最多”的歌谣。
传说中的人渣,也就是说这号人的。
在成人世界里找不到自尊的武懿宗,跑到这里希望从小孩身上找回做人的尊严。
他站在街中央,冒充灰太狼,要吃喜羊羊。手指着李隆基的随从,你,你们敢拦老子的车队,知道老子是谁吗?说出来,吓死你们。
李隆基从车上下来,从人群里站出来,厉声斥责:“这是我家朝堂,干你何事?竟敢欺负我的随从!”
武懿宗没想到七岁的孩子能说出这种话,一时语塞,涨得脸红脖子粗。
只好收起唬人的假把式,绕道而去。小小年纪的李隆基斥退河内郡王,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隆基兄剑眉朗目的英气。
据说武则天听说这事之后,笑得前仰后合,对这个宝贝孙子也是另眼相看。
另眼相看归另眼相看,打压李氏才是武则天要做的。不能屁股下面的宝座没焐热,就被儿孙们赶进养老院。
睿宗李旦的正式称号是皇嗣,移居东宫,享受皇太子待遇,但并非皇太子。
皇嗣是个很模糊的词,皇帝的子嗣,但却不一定是后备皇帝。
武则天对李氏强力打压,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对武家人重用提拔。毕竟是六十七岁高龄的皇帝,从她登基的那一天起,接班人问题就摆上了日程。
这里面除了被整治得早已没了脾气的李唐宗室,更少不了武氏宗亲。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就是其中之一,望着太子之位,他的眼睛都在滴血。
为了夺取大周朝的太子之位,武承嗣联手酷吏再度掀起腥风血雨。
以李旦为代表的李氏宗亲也因此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