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窃唐
7354200000084

第84章 日月当空之失火的天堂;控鹤府 (3)

太平公主把张昌宗带进宫去,举荐给武则天。武则天见了这艳若莲花的美男子,又惊又喜,惊的是人间竟有这么美的男人,简直通身找不到一丝缺点;喜的是他即将陪伴自己欢度良宵。真是说不出的高兴,把女儿太平公主着实嘉奖一番。

当天晚上,张昌宗陪圣神皇帝武则天枕席,伺候得领导很满意,当夜就封为飞旗将军。从此,张昌宗日陪饮,夜陪宿,双宿双飞,欢爱无比。武则天觉得自己去年七十,今年就十七。

朝臣们见武则天对张昌宗如此宠爱,也纷纷拍他的马屁。当人们齐声赞赏他的粉脸美得像莲花时,内史杨再思马上纠正说:“你们都没说对,不是六郎似莲花,而是莲花似六郎。六郎解语,莲花岂能解语?”

张昌宗也由此多了一个“莲花六郎”的雅号。

就在武则天沉醉温柔乡之际,那些武家子嗣却在盘算着她哪天两眼一闭,两脚一蹬,江山的归属问题。尤其武承嗣和武三思,二人争着向武则天讨好。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九月,武承嗣发动五千人上表,请武则天接受“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第二年,武承嗣发动两万人上表,请武则天接受“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金轮”指佛教中的转轮圣王,“越古”,即古今未有的意思。

把武则天抬得高高的,她当然高兴,但她觉得还不够,又在前面加上“慈氏”二字,这就面面俱到了,于是便成了“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刚开始念起来似乎有点别扭,别扭没关系,经常念就顺口了。

见武承嗣邀功博得武则天欣赏,武三思不甘落后,他的创意更新奇。

他把四夷的酋长都发动起来,共同铸造一根高一百五十尺,径十二尺的粗大铁“天枢”,立于洛阳皇城正南门,上面铭记圣神皇帝废唐兴周的功德,以传之后世。

武则天对此的兴趣似乎更大,她下令造九州铜鼎,与“天枢”对应,用铜五十六万零七百斤,上面铸的是各种吉祥的花纹图样,以显示国威和皇权。

当武承嗣、武三思为争当皇太子挖空心思向圣神皇帝武则天邀功讨好时,太平公主正与张昌宗的兄弟张易之在情爱的春梦中沉睡。兄弟二人侍候母女二人,好一番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

太平公主一觉醒来,才发现自己又慢了一步。不过她脑子来得并不慢,如果立武姓皇嗣,只有她最有资格。

她是圣神皇帝的女儿,娘把帝位传给女儿,是顺理成章的事。老子才传给儿子。

对此,她信心十足。你武承嗣尊上“金轮”也罢,你武三思铸造“天枢”也罢,都是虚名,于母皇有多大好处?

太平公主要使母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她决定再度把张易之也奉献出来。尽管,她很舍不得,但为了从母皇那里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她再一次忍痛割爱。

张易之确实有他的好处,他不仅使武则天心满意足,而且使她在六十九岁时又长了牙齿,在她七十六岁时又重生了眉毛,眼睛视力大增,高兴得她把年号改为“久视”。

张易之回春有术,使武则天感到自己似乎回到了“昭仪”的年龄。

她左拥右抱张氏兄弟,尽情享受情爱之乐,甚至比年轻时代来得更疯狂和热烈。

后宫里突然间有两个年轻貌美的小伙子活动,一些吃饱饭撑得难受的大臣开始私下里犯嘀咕。

武则天便在宫墙内新设了个“控鹤府”,这机构的名称是太平公主琢磨出来的,她向武则天解释说:“鹤,乃道家成仙飞升之鸟。乘之飞往仙山,永隔尘嚣,与天地造化共存。鹤是仙鸟,清高洁雅,脱尽世虑,远离名利,自由洒脱。任命张氏兄弟为府监,以研究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要任务。这样,他们的工作也不会很繁重,也没有案牍的辛苦,有时间和精力陪陛下。”

太平公主曾经当过两天道士,对道家这一套读得滚瓜烂熟,说起来头头是道,听得武则天连声说好。

于是,以张易之为首的“控鹤府”便在宫里挂牌成立,一批长得帅,有文凭的男子被召入府为“供奉”。一时之间,朝堂内外议论纷纷。

武则天又拨巨款扩大“控鹤府”面积,修建了长宽各一里的御花园,里面有池塘,塘内有两个小岛,由彩绘精雕的游廊相连。园内四时花草树木茂密繁盛,恰如仙山洞府。既为“控鹤府”,当然少不了有仙鹤栖息,匠人们做了许多木鹤,供观赏和踩骑。

张昌宗头戴华阳巾,身披鹤髦衣,手执洞箫,骑在木鹤上,一边吹出动听的曲调,一边在园中轻盈漫步,其他年轻供奉,也在府监的带领下,边歌边舞。

有时,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也参与其间,君臣翩翩共舞,其乐融融。

这时的则天皇帝早已忘记这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她觉得只有这样,才算不虚度人生,才算不枉为帝王。

可是,名为“控鹤府”,实际上那些“鹤”是控制不住的。一群美少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除了饮酒赌博,寻欢作乐,还想着花样玩耍,乃至不男不女,同性相恋,闹得秽声四起。圣神皇帝武则天对此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一个名叫魏侯祥的年轻人,听说“控鹤府”如此美好,便向武则天上了奏折推荐自己,不仅说自己长得如何漂亮,还把自己的私处也大大美化一番,说自己完全有资格在“控鹤府”中当个“供奉”。

朝廷官员听说有人写了这样的奏折,都捧腹大笑,只有大臣朱敬则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向圣神皇帝武则天上书道:“我认为皇上有张氏兄弟也就可以满足了,陛下难道认为有此二人还不够,非要把天下美男一网打尽?满朝之中已人言啧啧矣。我还听说一个叫魏侯祥的人,到处炫耀自己性功能强大,声称自己的阳物长得如何如何,可以充当内宠侍候皇上。言词丑恶不堪,无耻之极,败坏皇上的名声,满朝文武都听到了,大家议论纷纷,实在难听。臣职掌谏劝,不能不奏。”

这话说得够直露,够劲爆。

武则天看了后,并没有生气而是批道:“爱卿为国勤劳,殊可嘉勉。但此事你并不知道情况!”

朱敬则虽然触到武则天的痛处,使她难堪,但幸好她那两天心情好,加上又是正大光明朝堂上的议论,不便追究。可另外那些在背后议论这些事的人,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太子李显的爱女永泰郡主由武则天做主嫁给魏王武承嗣的长子武延基,怀孕已将临盆。她的兄长也就是太子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前来探望他们夫妻二人。

兄妹几人就议论起了朝堂和后宫之事,尤其是聊到二张得势更是情绪激动。你一句,我一句,言语中也就有贬低武皇之意。事后众人发生口角,争执中说漏了嘴,私下密语就传了出去。

张易之听说后就添油加醋地学给武则天听,这几个年轻人因此遭遇灭顶之灾。

武则天让人喊来太子李显,这就是你培养的好儿女,好女婿。你来亲自处置他们。用他们的血警醒其他皇家儿女,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不该说。

对于太子李显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李重润是他的嫡长子,年仅十九,尚未娶妻生子。而永泰郡主年仅十七,身怀六甲已将临盆,叫他这个做父亲的如何下得了手?

可他还有其他的选择余地吗?他动不动手,结果都已经注定。母亲的手段他早已领略过了。孩子,上路吧,来生就不要生在皇家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令人断肠,何况是父亲逼杀子女。

李显带着自己母亲的诏令,去执行杀自己子女的任务。下令赐李重润自尽;武延基虽为武氏族人,但父亲武承嗣已经过世,很可能也是由岳父太子李显赐死;本已接近产期的永泰郡主突闻兄长和丈夫的死讯,受了惊吓早产。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敢伸出援手,包括她的亲生父亲,任由她痛苦万分地死去,早产的孩子也随母亲而去。

李显即位后,追封重润为“懿德太子”,永泰郡主为“永泰公主”,并空前绝后地特许他们的坟墓尊称为“陵”,规格与帝王等同。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显在这次事件中承受的内心痛苦。

补充一点,李重润是韦妃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儿子。他的死,令韦氏后半生母凭子贵的指望完全落空。后来,她联手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毒杀自己的丈夫唐中宗李显,阴谋篡位,我估计与此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控鹤府”每天的节目照常演出,武则天下诏改“控鹤府”为“奉宸府”。宸,本指帝王宫殿,引申为帝王。奉宸的意思就是,好好伺奉皇帝,话都挑明到这一步,也就无所顾忌了。

武则天认为,历朝皇帝都是男人,他们三宫六院,嫔妃上千,可从来没有人议论。我武则天虽是女儿身,但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多几个男人伺候,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至于张易之、张昌宗,由控鹤府监改为奉宸令,级别不变,工资待遇不变,干的活更不变。

史料记载,这两位同志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天天把自己打扮得千娇百媚,完全是专业鸭子的水准。正所谓但闻香风阵阵,便知两张来临。

武则天越看越喜欢,爱屋及乌地拜二张之母韦氏、臧氏为太夫人。天下父母无不慨叹,生子当如二张。百般赏赐那就更不必说了,作为女人,武则天理解女人心,她还敕令臧氏看中的凤阁侍郎李迥秀做了臧氏的兼职情夫,这可是奉旨通奸,不敢不通,不敢不奸。

帅哥李迥秀就算有一千一万个不乐意,也只能将恨意埋在心底。在这之后,李迥秀日日借酒浇愁的悲惨生活却成了武则天和她的小情人们常常调笑的对象,同样是老牛吃嫩草,差距怎会这样大呢?

和这些青春美貌的少年郎在一起真是养眼养心啊,武则天过得特别轻松惬意。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她常和二张欢聚宴饮到天明,卡拉永远ok,买醉永远不累。在少年郎轻颦浅笑的眼眸里,在觥筹交错嬉闹戏谑的笑语中,一代女皇但愿长醉不愿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