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地:开展规划环评,严格污染治理
岛外工业新区怎么接纳这些企业?会不会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目前,拥有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包括调整行政区划前的杏林区)的集美已拥有工程机械制造、汽车、电子、钨制品、卫浴、纺织服装六大优势产业以及同安工业园区的同安城东工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厦门石材工业区、城南工业区、厦门轻工食品工业区,逐步形成以食品、纺织、建材、电子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为厦门岛内企业的搬迁“嫁出”准备好了“闺房”。
为有效控制企业搬迁后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厦门市要求,各行政区、高新区、工业园区按管理职能权限对各自管辖的园区整治工作负总责。要求工业园区一要发挥规划环评引导作用,二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规定,不得越权审批或擅自下放、委托审批。
健全工业园区污染治理机制,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定,对二次搬迁的企业,必须严格落实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排污者付费规定。对不按规定支付治理费用也未自行处理达到排入环境标准的企业,由所在区环保分局责令停止排污。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将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园区,暂停工业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立项、用地、环评审批。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2年6月21日)
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调研时强调
科学规划生态城市建设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近日在调研厦门市环保工作时强调,要大力加强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于伟国要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当中,在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和环保各项工作当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理念。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望也更加迫切。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加强环保各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新要求是一致的。换言之,抓生态市建设和环保模范城市复核,绝不是为了称号和荣誉,说到底是为了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在环保工作中、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中,要始终坚持这个理念,不能有任何的动摇和松懈。
于伟国指出,做好环保工作和生态城市建设,要始终坚持在规律的指引下,加强科学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要牢牢抓住科学规划这个龙头,按照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和规律来制定整体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
于伟国强调,市委、市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通过环保部门的进一步努力,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时也要培养市民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养成人人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美好家园。他说,环保工作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的事情,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共同的利益所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符合群众和社会的期待,就必然要求全社会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建设、共同分享。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2年9月27日)
建设生态型景观型城市
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
厦门将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作为“宜居厦门”的重要标志和举措,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实施“绿色”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厦门市坚持生态型、景观型城市园林发展战略,通过在城郊发展森林公园,在城边建设环城绿化带,在城区建设具有一定面积的成片林,构筑城郊、城边、城区协调配置的绿化生态圈。实施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重点的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
近年来,厦门每年投入数亿元,完成新增园林绿地总计1329公顷,创建莲花镇、新圩镇、东孚镇、灌口镇等8个绿色乡镇,创建绿色村庄10个。完成生态风景林建设3.5万亩,完成汀溪水库上游治理水土流失1200亩。全市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联合国人居署这样评价:“厦门让居民在健康的环境中拥有体面的家。”2010年,厦门市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深化“以奖促治”,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启动“岛村模式”治理流域周边农村直排污水试点工作。开展“四个一案”(一村一案、一沟一案、一排污口一案、一污染源一案)的农村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土壤污染普查工作,落实普查经费98万元,仪器设备500万元,获得有效调查数据9242个;启动了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完成了《厦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的编制。
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继思明区、湖里区实施生猪禁养之后,厦门市一方面鼓励养殖业走“集约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牧、渔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渔、菜、草)等生态型、无害化、立体式种养模式,同时引进国外发酵式生态型零排放的养猪模式。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2年12月21日)
创建文明城市与经济结构转型齐头并进
厦门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全国领先
中央文明办近日公布了对全国127个城市进行的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结果,厦门市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一名。这是厦门市继2011年12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之后再次交出优秀答卷。
近年来,厦门坚持为民创建、全民创建、创新创建、持续创建,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后,厦门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号召全市人民抓住机遇、持续奋斗、永不止步,以赢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为新起点,迅速开启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厦门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2—2014年工作规划》,以利民惠民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为关键,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抓手,使厦门市文明创建不断持续深化,实现了新的跃升。
党的十七大以来,厦门经济结构实现华丽转型,到2012年的前三季度,厦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0.9∶49.9∶49.2。
自2011年以来,厦门经济呈现稳中有升,GDP增幅居1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福建省9个设区市第二位,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增幅高5.9%、2.9%。
厦门在经济出现节节高的背景下,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全市率先完成低碳城市规划,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15个减排项目和国控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力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011年以来,厦门单位GDP能耗为0.50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17.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26.0%,保持稳定下降态势,能耗指标位于全国领先水平。2011年,每度工业用电实现工业总产值48.44元,比2007年增长20.5%,每吨工业用水实现工业总产值4437元,比2007年增长50.6%,这些指标继续处于福建省内乃至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2年12月26日)
张力军在全国环境统计工作会议上强调
提高环境统计能力 为环境管理服务
以提高环境统计服务能力,以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准确的环境数据,衡量和评价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加快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为主旨的全国环境统计工作会议近日在厦门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对“十一五”期间在环境统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117个先进集体、3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张力军代表环境保护部党组和周生贤部长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
张力军指出,“十一五”总量减排以来,环境保护部连续5年召开全国环境统计工作会议,分别就统计调查融入总量减排、统计数据与减排结果衔接、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环境统计报表改革等进行专题研究,充分说明了环境保护部党组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环境统计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准确的环境统计数据,既是制定环境管理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反映环境管理成效的落脚点。“十一五”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大力推进环境统计制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环境统计体系更加规范科学,统计数据更为准确合理,为“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总量减排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亮点”。
张力军说,5年来,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贯彻环境保护部党组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职责,环境统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能力建设显著增强,部门协作有力推进,服务能力日益提高,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坚强保障。5年来,环保部门迎难而上,圆满完成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实行环境统计与动态更新“双轨并行”,既确保了“十一五”统计体系的延续,也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十二五”排放基数,为编制环保规划、总量减排计划,实施流域区域污染防治、重金属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信息保障,也为“十二五”环境统计体系改革和完善报表制度奠定了基础。环境统计范围由以往的以工业源、生活源为主,扩展到工业、农业、生活、交通和环境管理等各个领域,调查对象由8万家增加到30多万家,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尺度的环境统计报表制度逐步建立。
张力军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的成效如何,最终都要用数据说话。这就要求环境统计的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拓展、数据更加准确。这些都给环境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加强环境统计工作,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并做出了明确部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调要建立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而环境统计数据将是建立这一评价体系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环境统计数据日益成为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参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报告中,以统计数据为支撑的环境保护和减排形势分析内容,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环境统计已成为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的诉求越来越强,对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力度都有新的期望。在新的形势下,如果环境统计基础工作不扎实,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可靠,损害的不仅是环保部门的形象,更是政府的公信力,执政党的威望。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少沉痛的教训,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适应新要求,实现新突破。
会议就扎实做好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2年12月27日)
厦门市长刘可清在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厦门
福建省厦门市市长刘可清近日在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厦门。
刘可清在回顾去年政府工作时说,过去的一年,厦门市全面开展生态市建设,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完成849辆出租车油改气工作。主动发布PM2.5监测值,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在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时,刘可清指出,要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抓好节能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保障性住房,创建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完善主要污染物减排激励和约束机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倡导清洁施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供地门槛,处置闲置土地,推动集约发展。
刘可清在展望新的一年工作时强调,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园林绿地质量,继续创建绿色乡镇和绿色村庄。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环境安全、流域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岛外10条溪流治理,加大环岛路沿线和鼓浪屿截污工程改造力度。完成高集海堤开口改造主体工程,做好海域清淤、岸线整治和海漂垃圾清理。加快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开展滨海湿地和沙滩修复,强化白海豚保护,建设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农村污水治理,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3年1月9日)
厦门同安区综合整治环境
去年共查处35起环境违法行为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近两年来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深化环境治理,使区域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并向好的方向发展。
同安区去年关停新银凤纸业有限公司和兴星纸品有限公司等造纸企业,淘汰明山水泥联营厂等10家水泥生产企业共计15条落后生产线。同时,强化对减排重点企业的监管,督促同集热电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开展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治理,开展生物质燃料锅炉试点工作。
同安区去年印发了《同安区电镀行业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全面深入开展电镀行业整治。截至2013年5月底,同安区16家电镀厂累计投入整改资金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同安区开展了以电镀污泥为重点的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据统计,2012年同安环保分局共开展企业环境执法检查1817家(次),查处35起环境违法行为,共罚款79万元。
作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首批试点,同安区从2011年7月开始实施汀溪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整治工程历时两年,累计投入1376.9万元,目前已通过验收。同安区政府2012年成立汀溪水库汇水区生猪养殖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汀溪水库生猪养殖清退行动。2012年8月底至今,累计投入6390多万元,基本完成库区退养任务。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