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早已久违了大自然的“城市人”,完全忘记了在真实的自然中,树、花、水、土、山岗、平坝、鱼、鸟、蛇、狗……本来就是以共同生存,相互影响的形态存在的。而水中有岸边树的倒影,有树上鸟巢的倒影,是极正常的现象。
这些“城市人”没见过的自然景观,乍见“艺术”的表现在服饰中,就大惊小怪起来了。在她们来说,这不过是她们寨前村后的寻常事罢了。
所以我们要能够解读“鱼线”里的“鸟窝花”,就在于要能够理解她们的视角和视野。把这些纹样元素读回到它的原发点,就可以来对照她们袖口上的一段蜡花内容,自上至下是:
(1)老蛇皮,表示大蟒出没的地方,当然是深山老林的寨外;
(2)三白两蓝的平行线,表示山峦间的山路;
(3)一道蓝底,中间有并列的白点,是一条浅浅的溪水流过,溪底的白石历历可见;
(4)又是三白两蓝的平行线,表示河边小路;
(5)一道稍宽的蓝底,并列平行的白色折纹,反显出蓝底呈锯齿状,是狗牙板,是护卫村寨的狗,表示已经到村寨的外围了;
(6)又是三白两蓝的平行线,含义仍是道路;
(7)又是一道蓝底上并列白点,还有一条小溪流淌;
(8)再一次三白两蓝平行线,又是道路;
(9)较粗短的两根白色平行线为一组,共四组,互为垂直,构成一个单位,最外一组平行线间并列白色小点。互为垂直的短粗线条是小板凳腿,代表各家各户;外侧小白点,表示各户人家的门前小路;
(10)两条白色平行线夹一条蓝线,是小路也是溪边河岸;
(11)稍宽的蓝底上并列白色小点,表示又一条溪流;
(12)三白两蓝的平行线,是溪流岸边小路;
(13)上下两行蓝色锯齿状,表示犬牙相错的狗牙板,暗示要出寨了;
(14)三白两蓝的平行线,又是溪流岸边的道路;
(15)又是三白两蓝的平行线,是溪流岸边小路;
(16)宽宽的蓝底上有四、五个水滴形白色小点分两行上下错开排列,一种解说是溪流中的鱼虾子;另一种解说是田间庄稼。总之,是寨外的田地溪流环境。
在布依族的蜡花中,鱼虾子都是以团形表示,也近于现实。在苗族其他族群中田亩是以交错的几何形表示,所以这一列的纹样似理解为田亩庄稼较合理。
这样来看袖口的这一段蜡花,和其他族群的蜡花性质一样,其实就是一幅村寨的地理地势示意图,自下往上的解读是:
一片田地上生长着茂盛的庄稼,田地边的路埂旁有小溪流,这是庄稼生长的水源;过小溪就是回家的路,走过两三条小路,就听见狗叫了,再走过两三条小路,淌过一条小溪,上岸就是村寨,各人走过自家的门前石子路,就到家了,拿个小板凳坐一坐,抽袋烟,稍许休息一下。村寨后面又有道路和溪流,溪流过去还是村寨聚居地,这里有护卫村寨安全的狗。再往上走,过了溪河就是大山脚下,那里有蟒蛇出没。
由此可知,她们的村寨地势是背山面水,溪流环绕,田地在村寨前的平坝上。和她们实际环境相对照,基本上是“大差不差”的。至于为什么要画这些?却很容易得到一个没有答案的“答案”是:为什么不画这些嘛?
“板凳腿”、“蛇皮花”和“大粗花”
歪梳苗的蓝蜡花题材有很多来自对生活用具的简化。本来歪梳苗的生活用具就极简单,正如我从黔东南到黔西北所见各族群的生活用具一样,小板凳是家家必有的重要家具,她们没有高椅子大凳子,也没有桌子,习惯坐在小板凳上围着火塘吃饭,就着膝盖点蜡、做事、休息……特别是家中添人进口,孙儿满月的时候,婆家必得准备十多张小板凳,一则因为那天要宴请娘家的贺客,人多要坐凳子。二则吃喝完了的娘家人一定要跳板凳舞,板凳舞就是手拿小板凳,就着节奏,跳着唱着,同时小板凳也成了乐舞道具。舞蹈是宴会高潮,结束了,娘家人就要回去了,很多情况下是把刚才抓在手上跳舞的小板凳也顺带着拿回去了。由此可见,小板凳真正是苗族不可或缺的用品用具。板凳腿也因此成为她们点蜡的题材,这种短线条组成的方形框框是歪梳苗蓝蜡花中最常出现的纹样之一,在其他族群蓝蜡花中很少出现。因此当听到她们把这些方形框框解释为“板凳腿”时,未免大感意外,不禁问:为什么要画板凳腿?
她们对我的这一问也大感意外,带着奇怪的口气反问道:
为什么?这是我们的板凳腿!
一种自然的、理所当然的回答,倒使人突然自省:确实是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题材的,只要存在于她们的生活空间,就是她们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小板凳是她们家中必备用具,也是不多的家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物品,画出板凳腿又有什么奇怪的?有什么不可以呢?同样的思维方式也使她们把蛇的表皮纹样也纳入蜡花范畴。
当地山上的蟒蛇花纹本身都是几何形图案,她们截取蛇身花纹的一部分,画在衣服的袖口或前后片位置,先用指甲画出印痕,印痕组成小田字格,然后再按格子计算点蜡位置。
每个格子的大小、间隔点蜡的个数都要经过计算,因为格子细小,数格子就会犯糊涂,如果出现错数格子的情况,点蜡也就跟着点错。发生这种情况时,她们会略微踌躇一下,然后用指甲刮去已经冷却的蜡花。在我们外人看来,一大段几何形的蛇皮花,错置几个小格子,在整体效果上不起影响,无关宏旨。但是在她们看来就不一样了,一定会沉思、甚至掰着指头重数,重来。为什么呢?因为她们太熟悉蛇皮花纹的样子了,错一个方格位,就不是蛇皮,她们在主观意识上是有所本的,必须忠实于对象的形态和结构,因为其他族人会立刻看出你的错误,你就不再是“尖苗”,而沦为“笨苗”了。
此外,她们画的“蛇皮花”还分一般的“蛇皮花”和“老蛇皮花”两大类,其区别只在于几何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一般的“蛇皮花”是两种不同的斜向平行线构成菱形排列的底纹,或直接画出小方格,根据不同格数填实或部分填实小方格即成,所谓部分填实小方格,就是只填实小方格的斜向一半,造成一“阴”一“阳”两个小三角形。“老蛇皮花”稍复杂些,是在“蛇皮花”基础上增加填实的小方格,白多蓝少。
这种填画方格的图形在其他族群中也偶有所见,但歪梳苗总是会处理得更巧妙、更丰富一些。这在其他族群常见的一些图形中也同样,如出现率很高的“狗牙板”,平永苗那里的“螺丝花”,在她们这里都有所变化,都变得更加繁褥一些。如“螺丝花”,在形式表现上把两个相向的反卷曲弧组成一个单位,而不是平永苗那样一个反卷曲弧就是一个单位。
歪梳苗十分钟爱当地常见的一种叫“伴头花”的山间野草,形如野菊花,平面展开,自花心向外展开花瓣,一般有四层组织,里三层花瓣细小,外一层肥大。有时会在花瓣的上下添加三四个小圆点,她们自己说这是“伴头花”的小果实。
她们用连续的小碎点组成波线,一正一反,叫做水波纹;用一根细线画出波形线条,就叫波浪,在波谷部分加上三个小点,她们叫“波浪花”。
此外,还有“圈圈花”、“灯盏花”、“弯弯花”,也都是以“花”为命名。“花”就是样式的意思,而不是具体花草的名字。这种习惯如同陕北民间唱山歌,叫“花儿”,民间剪纸叫“剪花样”一样,可见苗汉两族历史渊源之深。
日常生活所见的事物已成歪梳苗蜡花中点蜡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原先具备某种族群人文语意的图案也因此失去人文历史语意的传承。歪梳苗蜡花中有一种也常出现的主纹,相对于“鱼线花”、“鸟窝窝花”,甚至“蛇皮花”来说,这一主纹显得格外的粗疏,和歪梳苗一贯的精致细腻不大一样。这就是她们自称的“大粗花”。
“大粗花”有一个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呈辐射状分布6至8组线条,每组两根线条的顶端相对卷起,有的时候因为计算有误,只有一根线条卷成后,相对的另一根线条空间不够,只能稍稍卷起,或者延伸出去再卷起。
这种结构和其他族群中的大涡圈是一致的,都是自中心向外辐射出6组弧圈,只是因为那些族群还在继续承传着宗法的血统关系内容,所以造型和图案结构仍然严谨,只有失去这些内容的时候,它的造型和结构才发生流变,而大弧圈本身的形式在绘制时因为严谨,才有难度,这也妨碍了它的延续可能。歪梳苗的蜡花中没有其他族群常见的水涡状纹样,甚至在画极多的“鱼线花”时也不会出现一个涡状的轮廓,可见她们的历史潜意识中并不是把水涡状纹样直接和鱼及“鱼线”相等同,因为水涡状纹早已被赋予某种宗法伦理关系了。不幸的只是这一宗法伦理寓意已经历史地和这个族群远离,以至现在把这严谨的构成解释成“大粗花”了。
这样来看,作为主纹的“大粗花”是因为它周围有辅纹相呼应,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这个共同组成的空间寓意和其他族群仍有共通之处,试看左列这一组图:
中心“大粗花”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支图,即一个大的家族群,他们临河而居,河对岸那里有一排狗牙板,是和其他族群的界线。对方的结构与此一样,说明族群不是以河为界,相反,都是把河流纳入到自己活动范围之内的,他们的地界是在山峦之间。至于下方的“蛇皮花”,那是衣袖裁剪拼接的缘故,和“大粗花”并无关联。
织金与纳雍都是当地非常贫困的地区,但蜡花却最为至密精细,这是什么原因?
她们的回答干脆:“要比手脚嘛!”
“比手脚”,就是比手脚勤快能干,女子的勤快能干是在女红上体现出来的,女红,在她们就是点蜡花。蜡花是服饰,比穿戴也就是“比手脚”了。
在极贫困的地区,勤快聪明的女子是人人看重的,在这里婚姻更多考虑的是“劳动力”的状态,所以越发看重个人的勤快能干,也是合乎逻辑的事。至密精细的蓝蜡花技艺就在“比手脚”的理念下代代传承,并且越来越精致。
在广西南丹县、融水县、贵州六枝县的蓝蜡花中还有一种交叉如“井”字或简化为×的纹样,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着更古老寓意的纹样,就是周代出现的“侯”纹。侯在先秦时期是一种礼仪活动“射侯”的工具,也演化为一种封侯拜爵的吉祥符号。《考工记》中有“梓人为侯”的记载,论及到侯的形制却因为汉代郑众、郑玄所注不一,致使后人不甚了了,但从出土先秦器物中的“侯”形来看,其外形正如×,而不是清代戴震在《考工记图》中所描画的那样(参见《考古与文物》2009年3期拙文)。这个汉代人已有歧解的“侯”形,在汉画像石中屡有表现,一种是不明其形,转而以“雀”谐“爵”音,画人射鸟雀取代;另一种也是不明其形,但沿袭先秦器物上的射侯造型模式而更简其形,于是成为“X”的形状。地处偏僻西南山区的苗族纹样何以能有周至先秦的寓意呢?
正如本书第二章第一节所述苗族历史上的5次大迁徙,在周至战国时代,苗族就和汉族同处于一个大的宗法体制之下,当然会在意识形态上有共同的认知焦点。只是因为汉族在自己的历史传承中不断有新的题材演绎,如以猴寓“侯”、以“雀”喻“爵”,等等。谐音的普及,而终至遗失了周礼中“天子”、“王”在大会诸侯“礼乐”活动中“射侯”的本意,才使得在汉之前已从中原宗法体制下出走南下的族群仍能保留着“侯”的本意。因此在苗族蓝花中出现“侯”纹的结构并不奇怪。
(5)被嫦娥丢下的蜡花
汉族的神话有两个系统,其中较早的一个系统是以昆仑山为中心展开,中心人物是西王母。据说她居住在昆仑山巅,下有弱水三千,有九尾狐、青鸟、玉兔伴随左右。弱水是连羽毛都会沉底的流水,可见其地和外界隔绝甚深。西王母的崇拜在汉代以前一直是基层社会万物有灵意识的主流,为此在西汉初年长安城里曾因谣传西王母将降临而引发过一阵骚乱。
汉代传说西王母掌握着人生长寿不死的神药,神药是由玉兔捣制的,形如蟾蜍,汉画像石中常常出现西王母的形象,身边总有玉兔、九尾狐和青鸟;汉镜中常出现的铭文,也有“玉兔捣成蛤蟆丸”的句子。
在汉人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神话中,羿历经辛苦,渡过弱水,向西王母讨来了长生不老药。羿的妻子嫦娥不晓得吃了长生不老药之后的结果会如何,就去占卜,回答说吃药后会飞升,会寒冷,但总的来说是吉利的。
于是嫦娥把药服下去,果然身体越来越轻快,不由自主飘出屋外,越升越高,也越来越冷。正四顾茫然,不知往哪里去时,一轮圆月升起来,明朗月光照亮夜空,嫦娥终于向月亮飞去,居留在月亮上了。后来的汉族神话又说月亮上还有一位犯了错误的吴刚,被罚在月亮上砍伐一棵桂花树,只有砍倒了桂花树才能重回天堂。一斧头砍去一道树皮,可是斧刃一离开,树皮又复原,他也就因此只能永远留在月亮上做这劳而无功的苦役。因为嫦娥是吃了长生药而飞升的,所以原先在西王母身边的捣药玉兔也因此被传说转移到了月亮上。每年阴历八月十五又成为汉族中秋节,以前的民俗在这一天晚上,要放几件秋季佳果如菱角、香藕等,焚香供奉一下月亮里的嫦娥、玉兔。至于嫦娥奔月之后,她的丈夫羿结果如何,汉族神话中永不再提。
那么,嫦娥的丈夫羿怎么样了呢?羿到哪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