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的一天,阳光有些灼热,成都的夏天已经悄然而临。一位穿着白色衬衫、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提着一只皮箱走进了校门。他正准备往家里走,因为妻子早已做好一桌丰盛的菜肴在等他,女儿也在兴奋地想象着爸爸的模样。犹豫了片刻,他还是拐了个弯,向分别了一年之久的实验室走去,他要先去看看实验室,因为他太想念那个地方了。
他,就是从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归来的34岁的李言荣博士。Karlsruhe研究中心在高温超导薄膜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回校后艰苦的条件还是让李言荣有些一筹莫展,特别是手里没有课题让他度日如年,他想尽快开展工作。经过努力,李言荣终于争取到关于高温超导薄膜研究的课题。这是第一个课题,他知道这个课题的分量,虽然经费很少,但对他来说,却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课题找到了,必需的设备却还没有着落,正在他焦头烂额时,微波中心的张其劭老师雪中送炭,送给他一台设备,虽然有些陈旧,他却如获至宝。就这样,“大面积单/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研制”课题组拉开旗帜,李言荣带着博士生刘兴钊和陶伯万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
那是1997年的夏天,学校已经放假了,三人在学校新楼背后的一间破旧的矮平房里开始了工作,前面一丛丛的杂草和灌木把这里点缀得分外“迷人”。到了晚上,成群的蚊子就会与他们为伴,一起“共度良宵”。特别是李言荣特有“魅力”,只要有他在,蚊子就专找他亲近。陪伴三人的还有一张破旧的布艺沙发,陶伯万住得远,晚上干脆就睡在这张窄窄的沙发上,一睡就是几个月。
经过近一年的调试,设备终于可以运转了。李言荣就带着陶伯万和刘兴钊两个兵干了起来。条件艰苦不必说了,因为经费少,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吝啬鬼”,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掰着用。那时一个实验用的小基片要两三百元,他们精打细算,一个都不敢多买。记得有一次陶伯万不小心把一个透明的小基片从玻璃杯中倒在了杂草丛中,害得他们找了一个下午。愈是艰苦的条件,愈激发出他们的斗志,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来。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挺了过来。对此,李言荣教授深有感触:“同样的事情,大家都在做,随时都可能放弃,但成功的只能是坚持到最后的人。成功往往就孕育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挺过来就成功了。就像烧开水,很多人烧到99度就放弃了,其实再坚持一下,就烧开了别人没有坚持住的最后所需的1度。”
就是这间破屋和陈旧的机器设备,成了他们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起点。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课题组也不断壮大,张鹰教授、邓兴武高工来了,陈家俊、吴传贵、熊杰、李金隆、蒋书文、薛卫东等人也来了,形成了一个团结而极具凝聚力的团队。并且在李言荣的带动下,通过课题和资源整合,现在,整个微固学院形成了十余个有凝聚力的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铆足了劲儿。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何把手下的这帮年轻人凝聚成一个充满朝气的创新团队,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呢?一个团队没有灵魂不行,但只有灵魂也不行。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压力,别人有进展时,李言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常常忍不住训人,而且非常严厉。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无论老师学生都没少挨训,但大家又服他。在这个团队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像李教授一样,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习惯,除正常的上班外,每天晚上和周末还要加班,晚上从7:30到11:30,周末一般也放弃了休息。他们的字典里找不到“周末”这个词。有时候,李言荣自己都不忍心,忍不住提醒他们:“你们还是休息一下吧。”刘兴钊、陶伯万都是六七岁孩子的父亲,但为了共同的事业,他们毫无怨言。记得李言荣的女儿过五岁生日那天,晚上女儿抱着他的腿哭着说:“爸爸,今天晚上不去上班,陪陪我们好吗?”他狠了狠心,挣脱女儿走出了门,就在他出门的一刹那,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成功往往包含着无数的失败和痛苦。为了解决薄膜的双面均匀性的技术难题,他们不知设想了多少方案,又不断被自己一一否定。痛苦、沮丧、失望,有时候甚至人都快要被逼疯了。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李言荣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他把主要研究人员陶伯万和刘兴钊派到Karlsruhe研究中心去学习取经。他自己也先后赴美国、日本拓展视野。这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术视野,特别是研究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高温超导薄膜具有结构复杂、多组元氧化物和原位生长等苛刻的条件,要求面间一致性好、面内均匀性好,两面的表面微波表面电阻要小于1毫欧姆。陶伯万回忆说:就在他们困惑不已时,有一天,罗安拿着一个基片过来。李言荣和陶伯万等人发现该基片边缘与平时有很大不同,效果出奇的好。他们立马抓住这瞬间的灵感,刨根就底,不断思索。每当有一个新的想法、形成一个新的方案、取得一个新的突破时,大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那是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是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最终他们舍弃了传统的工艺方法,提出了一种自外延工艺与单轴驱动的双轴旋转相结合的新方法,从而使研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成功地做出了2英寸单/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该发明无论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大价值。2001年1月信息产业部鉴定该成果:“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创新性明显,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上,该产品适用于无源微波电路,特别是应用于机载通信、移动通信基站中,可以大大提高通信质量。该技术可广泛地推广到其他电子信息功能薄膜的研发中。
通过近十年的积累,他们在该领域不断披荆斩棘,不断收获。先后在该领域发表重要论文24篇,被SCI引用33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该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急需,而且多次小批量出售到美国。获实用专利一项,待审发明专利三项。课题组也在研究中迅速成长起来。如李言荣教授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国外刊物35篇。获得四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三项。出版教材、专著三本。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培养博士生11人、硕士生12人。他还是“973”有关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提起现在的成绩,李言荣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微波中心的张其劭教授、罗正祥教授和羊凯副教授。第一台设备就是张老师给的。每当课题组做出一个新的样品,他们就交给张老师等人进行检测和应用。课题组做了多少年,他们就检测了多少年;做了多少片,就检测了多少片。张先生在检测时是一丝不苟的。由于成都的天气非常潮湿,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为了达到准确的检测效果,张老师他们就买来了大空调抽湿。因此从张老师那里出来的检测结果,李言荣绝对信任。正是微波中心小组十年如一日的鼎力支持,才有今天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产生。2004年2月20日这天,是令李言荣教授和他的“大面积单/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研制”课题组难忘的日子,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李言荣代表课题组的9位科研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和全国其他科研获奖人员一道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1年,李言荣成为新成立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如何带领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成为他萦绕于胸的重要问题。通过10年带领课题组的经验,李言荣深刻体会到:要带出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队伍,带头人的思想境界和学术视野是成败的关键。于是,利用出国、出差、开会等机会,微固学院的领头羊们分赴国内外本研究领域最好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和他们建立起非常好的关系。在开阔视野、选择参照标准的同时,他们发现电子材料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向电子薄膜技术过渡,这一过程在中国内力量还很分散,还没有形成特色。于是,学院同事们通过反复的学术讨论,明确了方向,达成了共识。为了集中资源,学院先将危机意识强、大局观比较强、思想比较一致的几位青年骨干集中起来,局部推进,抓住学科建设的机会迅速将老化的设备更新换代,产生效果后再向全院整体推进。这一举措较好地构成了学院的研究平台。
由于比较早地构建起了平台,学院老师们对外争取项目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但是有了方向、有了平台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有事做,这么多人,没有几个重大、重点项目,人心还是难以凝聚起来。于是李言荣又与同事们一道,利用“十五”前期立项的机会,开始策划项目,先组织几个核心成员不断讨论、向上汇报、沟通,十多次的答辩、修改,终于争取到一项国防“973”重大项目,这个工作对后来学院的整合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有了事做还不行,还要有一个做事的标准,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事业的成败与研究的品质,而标准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带头人的判断与能力。李言荣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学院的领导集体在学院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松一点,别人可能松一尺,传递下去可能就会松一丈。通过学术上的高标准来形成整个学院做任何事的高标准,从而让学院每一位教职工都意识到,只有做好了才算真正做了,只有做好了,作为最基层的单位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成了。”这种意识不是能讲清楚的。李言荣严格的要求、近乎严苛的标准一开始让同事们感到难以应付,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慢慢地,大家发现,按照这种严格的标准做事,学院完成的每一件工作,从细节到整体,似乎都有一种近乎完美的效果。严格,不仅没有带来抱怨,反而将学院的教职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抱怨少了,正气多了,大家各尽其能,共同为建设高水平的学院出谋划策。
几年来,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在方向凝练、队伍汇聚、平台构建和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功率半导体和纳米电子薄膜技术两个方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集中了8个学院的核心小组构成了学院的主体力量(80%的人员),重点构筑薄膜技术和IC设计两个研究平台,学术环境大幅改善,研究能力迅速提高。学院2005年大部分课题组年科研经费在200万元以上,整个学院科研经费突破了3000万元,连续三年产生国家奖或省部一等奖,一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06年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实验室又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言荣说,“我与微固学院一起成长”。的确,近几年来,李言荣和他带领的、快速成长的微固学院都成为成电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长江 黎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