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人生古来稀,今朝群叟仍献技。聚教英才人生乐,西部开发更奋蹄。
——刘锦德作于2000年七十寿辰
“人的价值源于奉献”,我校原微型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刘锦德教授给研究生们写下这样的人生格言,这也是他用73年的奋斗谱写的人生华章。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研究的学者之一,刘锦德教授已经为国家科研、教育事业奋战了51个年头。51年来,刘锦德教授为国家培养出了包括22名博士生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许多人都已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学者;51年来,刘锦德教授埋头计算机的研究,从模拟计算机到微型机,从UNIX到开放系统,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刘锦德教授用自己的人生写就“奉献”二字,教给学生“奉献”的真正含义。
两只提箱赴成电
1956年,一艘轮船缓缓驶离上海码头;一个青年望着岸边渐行渐远的送别的人群,心中掠过丝丝离别的忧伤。但他很快就抛开忧愁,融入身边火热的人群中,这个青年就是时年26岁的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刘锦德。轮船满载着一颗颗年轻的心,驶往中国西部四川,开始建设新中国第一所电子类高校即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大前身)。刘锦德和同事们怀揣着火热的激情,投身到新学校的建设中,与他一起来到学校的只有两个手提箱。时任成电第一任院长的吴立人曾开玩笑说:“这么少的行李,你是不是随时准备卷包裹走人哦?”的确,对刘锦德来说,奔赴成电有一个艰难的历程。父亲早逝,母亲对唯一的儿子格外珍视,希望儿子呆在上海、呆在自己身边;妻子在上海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希望放弃自己的事业。最终,刘锦德还是说服了家人,只身登上了赴成电的轮船。这一走,就是47个春秋。
既然来了,就得干出个名堂。刘锦德瞄准当时还是新兴事物的计算机,投入了全部精力。1958年,计算机系提出了制造模拟计算机的目标,刘锦德带领同事们夜以继日地探索,在最后的关头连续奋战五天五夜,建成了我国第一台能成功投入运算的模拟计算机。
揭开微处理器之谜
“大集成不怕,微处理何难?众立愚公志,无峰不可攀!”1977年,刘锦德教授受命揭开了微处理器的秘密,有感而发,写下了上面这首诗。
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经出现了6800等微处理器。“文革”刚刚结束,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微处理器的结构是什么、怎样工作,国内根本不清楚。为了揭开微处理器之谜,刘锦德教授受命与永川第24研究所的同志一起解剖6800微处理器。“我们面对微处理器,就像面对一部无字天书”,刘教授说起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永川的同志对计算机内部构造知之甚少,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开始,刘锦德为同志们讲授了3个月的微机课程。越是难解的题,越能引起刘锦德攻克难关的激情,同志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让这本无字天书露出庐山真面目。微处理器秘密的揭开,“为国内半导体界自行研制微处理器芯片奠定了基础,也为微处理器的应用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引自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计算机学会评审意见)。
由于刘锦德教授在微型机研究中的突出成绩,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共计6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60万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笔不小的经费,怎样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用,刘锦德花了一番工夫:培养人,培养一批人。于是,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10名教师分赴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此举措,刘教授有自己一番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们的教师‘成群结队’到国外留学,在学习上互相有分工,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生活上也能互相照应,减轻只身呆在异乡的寂寞。”事实证明,刘锦德教授的抉择是明智的。当初学成归国的周明天、熊光泽、袁宏春等教授现在都已成为计算机学院的学术中坚。20世纪80年代初的集体留学不仅为学校和国家培养了一批计算机人才,还让刘锦德教授把握住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向。他从当时颇有前景的计算机软件环境中瞄准了UNIX、TCP/IP,这使我校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桃李芬芳遍天下
刘锦德教授从教51年,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杰出之士。他的第一个研究生李智渊曾为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成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多媒体技术分委会主席;第一个博士唐雪飞现为我校康赛公司总经理;第二个博士秦志光现为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02年,刘锦德教授执教50周年之际,学生们为他送上了一个水晶华表:半纪耕耘,桃李芬芳,博学严谨,德厚流光。这不是学生们的溢美之词,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语。“身教甚于言传”,刘锦德教授常常这样说,他也正是以自己的身教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研究生的博士论文是他们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论文”,刘锦德教授对学生的博士论文都付出了格外的心血,每个人的论文都得改上六七遍。现在联通作博士后研究的张云勇博士是刘教授的得意弟子,他原以为自己的论文会顺利“过关”,谁知刘教授还是改了六遍,“老师逐字逐句精心批阅:结论是否有根据,引用是否得当,用词是否准确……160多页的论文,每一页,老师都用蝇头小楷写下建议与意见”,张云勇饱含深情地说。张险峰博士着手研究高效加密技术,但发现自己在数论知识上有所欠缺。刘锦德教授备下礼品、学费,准备亲自带他到四川大学孙琦教授家拜师学艺。在孙教授的再三坚持下,刘教授才委托好友代表自己前去。学习期间,刘教授还多次打电话询问张险峰的学习情况。张险峰博士成功研制出一套保密软件后,立即无私奉献给了学校。“只要自己做出的东西发挥了作用,钱不是最重要的”,张险峰如是说。“人的价值源于奉献”,我在张险峰身上看到了刘锦德教授的影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道不尽感激之情,诉不完敬慕之意”,同学们对老师的深深敬意溢于言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刘锦德教授用他的人生谱就了一首奉献之歌,用他的身教言传教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榜样,一个做学问的榜样!
刘锦德:1930年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1956年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微处理器、UNIX系统、工程工作站以及开放系统和中间件的研究方面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评议组成员和四川省政府(第1~3届)科技顾问团成员。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和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并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被授予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全国电子工业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四川省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2001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1年)。
(黎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