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教师风采
7610400000064

第64章 愿作大鹤排云上——访宫玉彬教授

玉者,洁白美丽也;彬者,文雅也。严谨而勤奋,谦和而文雅——人如其名。这,就是38岁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宫玉彬教授给人留下的印象。

但就是这位年轻人,两次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自2000年以来,他先后被遴选为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获四川省杰出人才基金资助;获霍英东基金资助;成为“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成都市优秀青年”;并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他还是美国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分会副秘书长。

2001年我校物理电子学院成立后,宫玉彬担任学院副院长、高能电子学研究所所长,成为我校物理电子学专业年轻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名师出高徒

宫玉彬,1989年本科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激光器件与技术专业,考入我校攻读硕士、博士,完成了科学事业的知识储备。攻博期间,他师从国内物理电子学、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的先驱者和国际公认的杰出学术带头人刘盛纲院士,为研究工作打开了大门。

谈起自己的恩师刘盛纲,宫玉彬非常景仰:先生对待科学非常严谨,对新的问题、新的学科前沿具有敏锐非凡的洞察力、判断力,站得高,看得远。比如这两年国内物理学界热得烫手的“钛赫兹”领域,先生于七八年前就开始关注了。宫玉彬说,我从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先生的东西让我受用一辈子,我一辈子也学不完。

1997年7月到1998年7月,宫玉彬赴香港城市大学学习进修,进行电磁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在K.K.Mei教授的指点下,他在学术上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到1998年博士毕业时,他已经在国内外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三大检索收录了20余篇,这些成绩同一些教授相比也毫不逊色。他的一些学术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心静水渠成

回校后,宫玉彬回避了外面纷纷攘攘、躁动不安的世界,潜心从事科研。他觉得,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必须要甘于寂寞、潜心静气、厚积薄发,不能心静就会浮躁,浮躁就不容易发现问题,就想急功近利,就谈不上原创性了。

宫玉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高功率微波、微波元器件等基础领域,近年来,他在宽带大功率行波管新型慢波系统、注波互作用和大功率微波管的频带连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发表120多篇学术论文,60余篇次被SCI、EI、ISTP收录,获省部级奖励四项。这些科研成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比如:在环板慢波系统基础上,他提出了用双脊园波导代替环板结构圆形屏蔽筒的概念,为解决大功率行波管工作带宽与功率容量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其研究成果发表在IEE、Int.J.Electronics等国外知名刊物上,被论文评审者评价为富有成效的杰出的工作;他提出了多注行波管捆扎式慢波系统的新概念,对实际器件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项成果获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提出了同轴螺旋槽慢波系统的新概念;提出了利用选模定向耦合器进行模式识别的新方法;对真空微电子器件的隧道效应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与其他同事的相关成果一起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首次发现了微波管中张持振荡的混沌现象;他参与研制的微波频带识别系统、微波输入控制与放大系统、大功率微波多路自动切换输出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重点国防科研项目上,已进行项目鉴定3项。

宫玉彬目前主持和参加军事电子预研、霍英东基金、“863”高技术、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等项目。虽然项目很多,但他对此充满了自信。他说:“我们这里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很强,有很多老专家、老教授,还有二三十名硕士、博士,他们都做得很棒。”

化鹤排云上

古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确,任何一项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失败,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汗水,成功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勤奋。在宫玉彬的时间表里,是没有寒暑假的。

宫玉彬认为,作为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大功率微波管领域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其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做得比较透了。要想在这个传统的领域有所作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多读文献,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随时跟踪前沿动态;二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发现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见解,寻找突破口;三是静心去做,如果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东拼西凑,这样的文章不可能有创新性,那又怎么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呢?

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下,宫玉彬还带了四个博士生,十多个研究生。他的弟子对宫老师都钦佩有加。博士生杨家栋说:“宫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比如我有一篇论文用到一个术语‘散射’,其实该用‘色散’,宫老师很严肃地给我纠正了。他也很关心我们的学术成长,每隔两三天就问问进程,进度要求很细,指点很清楚。他要求我们博士毕业至少要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7篇论文以上,三大检索收录三篇以上,这比学校的要求要高。”他的研究生路志刚说:“宫老师知识面广,分析具体深入、透彻,非常严谨。”

现在,除了手头的大量科研项目外,宫玉彬脑海里又在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电真空器件的小型化问题。这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课题,从电真空器件诞生以来,小型化一直是一个难题,如何提高效率而又有效地解决体积压缩带来的散热问题呢?这个问题令他食不甘,睡不香。

他说,刘先生现在取得了那么大的学术成就,但是他以七十余高龄还致力于新的领域的探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是的,他期待着自己化身大鹤,排云直上。

(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