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印度民间文学
8016500000015

第15章 风物传说

印度的各种传说很多,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主干故事即可以作为历史传说看待。印度古代,也有“历史”(itihasa)这个词,其实指的就是历史传说,而不是真实可信的历史。同样,佛教中关于释迦牟尼的故事、耆那教中关于大雄的故事,都可以视为历史传说。所以,我们下面就不再介绍印度的历史传说了。

关于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吠陀时代就有若干传说。例如,太阳、月亮、朝霞、风雨雷电,等等。有一则关于日食和月食的传说,已见于众神搅乳海的神话。

印度古人对月亮有所观察,和中国古人一样,他们也认为月亮中有个兔子。在佛本生故事中就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三只动物居住在树林里,它们是狐狸、兔子和猿。一天,帝释天化作一个饥饿老人来见它们。它们极力为老人服务,找东西给他吃。狐狸叼来一条鱼,猿摘来了果子,兔子却什么也没有找到。兔子为了表示诚意,跳进火里自焚,要把自己的肉献给老人。帝释天很受感动,就把兔子送到了月亮里,从此,月亮里就有了兔子。这个故事在汉译佛教中多次出现。

同样,印度许多的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都有一些传说。我们在史诗和往世书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传说,如喜马拉雅山、恒河等,都有一些相关故事,有的在前文已经提到过了。下面再举几个地方和城市的例子。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印度半岛的南端,今天喀拉拉邦一侧的西海岸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大海的北面,今天果阿以南的地方有座神庙。那时,海水不断上涨,眼看就要淹没神庙了,庙里的出家人非常恐慌,他们赶紧跑去向持斧罗摩求救。持斧罗摩就来到神庙前,面对大海向水神伐楼那喊话:“伐楼那,你听着,立刻把海水退下去!不然我就让你的海水干枯!”水神没有在意,海水继续上涨。持斧罗摩面向天空,此时,由于他的法力巨大,从天空中落下了弓和箭。他拾起弓箭,海水便沸腾起来,此时,伐楼那害怕了。他说:“我愿意听你的吩咐。”持斧罗摩说:“好吧,我现在把我的斧子仍出去,斧子落到什么地方你就把海水退到什么地方。”于是,持斧罗摩把斧子向南方仍去,海水也跟着向南退去。最后,斧子在坎尼亚库马里落下,海水也就退到那里。从那以后才有了喀拉拉邦这片陆地,而坎尼亚库马里也就变成了印度半岛最南端的地方。

有趣的是,在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传说,是笔者小时候听老人讲的。在辽东半岛南端有个金州(今大连市的金州区),金州的东边有座大和尚山(现名大黑山),山上有座唐王殿,金州西海(属于渤海)边有个龙王庙。传说,唐朝的时候,薛仁贵随唐太宗征东,驻扎在大和尚山上。那时,山下就是海水,没有练兵的地方,薛仁贵请来西海龙王,说要借一块地方练兵。龙王问,需要多大地方,薛仁贵说,只要“一箭之地”,龙王同意借地。于是,薛仁贵弯弓搭箭,一箭射出,海潮跟着后退,箭落潮止。后来,薛仁贵怕龙王反悔,就在西海边上建起了一座龙王庙。这下可好,龙王反而连借出的地也不能收回了,因为龙王要涨潮的话,就大水冲了龙王庙了。

比哈尔邦首府是巴特那市。关于巴特那,也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候,湿婆大神的妻子是萨蒂,萨蒂因维护丈夫的尊严自焚而死。她的遗骨分为51份撒在各地,这51个地方便成为圣地。她遗留的衣物撒在一个地方,后来人们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巴特恩女神庙。因为有了巴特恩庙,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巴特那了。

关于北方邦首府勒克瑙市的传说更多。其中一种说法是,罗摩的弟弟罗奇曼那出生在这里,他后来开辟了这里的土地,所以这里叫勒克西曼普尔,后来演变为勒克瑙。另一种说法是,远古时,大神毗湿奴化身为为人狮,用利爪掐死了魔王以后,在高姆纳河水里洗掉爪(勒克)上的血。所以,高姆纳河边的这座城市就叫做勒克瑙了。穆斯林有自己的传说:公元13世纪,有一批穆斯林移居这里,一名叫勒克纳的工匠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堡,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里叫做勒克瑙了。

关于印度中央邦瓜廖尔市,也有一个离奇的传说:从前,这里有一个国王,名叫苏尔吉·森,是个麻风病人。一天,他外出打猎,爬上了一座山,山上有一位出家人,名叫瓜里亚。出家人给国王喝了池塘里的水,治好了国王的麻风病。国王很高兴,便应出家人的要求在山上修建了一座城堡,以出家人的名字为城堡取名为瓜里亚尔·沃尔,瓜廖尔也由此得名。

印度的梅加拉雅邦是个雨量充沛的地方,尤其是乞拉朋齐,更以世界年降雨量第一而著名。那里有许多河流和瀑布。有一个叫做迦·黎迦义的瀑布,传说是一名叫迦·黎迦义的妇女的眼泪。迦·黎迦义是一名农村妇女,丈夫死后又和另一男子结婚。但这个男子很坏,非常恨她和前夫生的女儿。一次,趁妻子不在家,他将女儿杀死,把女儿的肉做熟,又把她的手指藏在篮子里。妻子回来,问女儿哪里去了,丈夫说是去邻居家玩了。迦·黎迦义正准备吃饭,发现了篮子里的手指,便明白了一切,她极度悲愤,跑出去跳河自尽了。村里人为了纪念她,给这个瀑布起名为迦·黎迦义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