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弱势群体这个词。《报告》指出,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并强调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陆士祯,2004: 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弱势群体是“特殊困难群体”,但书中对具体包括哪些人群并未作明确界定。虽然现在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个专业词汇,但是对于弱势群体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郑杭生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困难者群体。王思斌则把弱势群体界定为在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权力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张敏杰在《中国弱势群体研究》书中指出,弱势群体应该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不管如何定义,弱势群体的实质是由于个人自然与社会资源的匮乏,或社会机构和政策的缺陷,处于经济贫困、文化排斥和权力边缘的社会底层群体(高强,2003),他们拥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即经济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和承受能力的脆弱性。
虽然青少年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群体也出现了分化,产生了与同龄人相比在社会生活中更脆弱、更缺乏资源、更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即弱势青少年群体。陆士祯(2004:6)依据生理性弱势、社会性弱势以及青少年是否获得家庭、学校、就业市场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对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作出了界定和分类,见表32。
资料来源: 高勇: 《中国城市青年就业类型的变化趋势》,《青年研究》2007年第11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青年初次就业时绝大部分都是在正规岗位就业,平均在80%以上。随着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和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青年非正规就业规模和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2004年以后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非正规就业比例达到77%。而从2009年大学
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虽然其总体就业率与2008年持平,但由于毕业生规模明显扩大,且大中型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明显减少,待业大学生数量和非正规就业规模前所未有地高。因为就业与收入问题总是交织在一起,没有充分就业,青年难免缺乏收入来源。但随着第三产业和中小私有企业大规模地发展,许多青年人就算实现了就业,也往往只是不充分就业,通常也只能就职于一般部门(私有部门和中小企业部门),而一般部门就业的青年收入很低、工作非常不稳定、社会保障覆盖面也普遍较低,这些特征又使得青年容易陷入贫困的境地。按照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失业青年没有机会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如果按自由职业者管理办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上海每月将近1100元,失业青年根本没有办法自行缴纳,那么他们将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不够完善,保障水平较低,青年人的失业和就业等导致的社会需求发生变更,青年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重要。因此,借鉴国际青年社会保障体系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青年失业、疾病、养老等社会需求的满足显得刻不容缓,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 残疾青少年受教育不足,保障缺失
世界上有6亿多残疾人,高达世界总人口的10%,中国的残疾人总数达到8300多万,涉及2.6亿家庭。(高巍,2009)也就是说世界上每8个残疾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如此庞大的残疾人群,残疾儿童青少年的数量是巨大的。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在《残疾人权利宣言》中,“残疾人”指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中国政府发布的《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将残疾人权利的保障放在人权保护的总体框架下,依据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人权理念,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生活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对残疾青少年的社会服务,特别在受教育方面,是严重不足的。
中国残疾青少年入学率极低。到2000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青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有23万人,在盲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等特殊学校就读的仅13.83万人(王宇,2009),未入学适龄残疾青少年总数为390611人,三类残疾的入学率分别为: 视力残疾54.1%、听力言语残疾72.9%、智力残疾81.9%。而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入学率,到2000年,全国特教高中仅开设24所,学生1809人,其中盲7所(344人),聋17所(1465人),升学率仅为1.64%。而日本的入学率为100%,其中升入盲、聋、养护学校高中部的盲生98.3%,聋生95.9%,智障95.6%,其余升入普通高中。从高等教育升学率来看,中国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仅有2166名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585名进入特殊教育普通院校学习;日本截止到2003年,三类残疾高中毕业生大学升学率分别达到: 盲48.1%,聋52.6%,智障1.5%。从师生比来看,中国到2002年,特教师生比1∶12.57;日本特教师生比为盲1∶1.14,聋: 1∶1.37,智障: 1∶1.62。
应该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我国的残疾儿童青少年特殊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政策与法律保障滞后。表34比较了中国、日本、美国与印度在残疾人社会服务与保障立法情况。
资料来源: 卢德平: 《城市残疾青少年社会保障问题评估报告——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
从上表对照可见,中国的残疾人法律体系仍然处于一般立法阶段,在涉及不同残疾类型、残疾人事业不同侧面的专门性立法上,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换言之,在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医疗、公共设施利用、通信、住宅等具体实践领域,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意志层面。正因为如此,宏观的立法难以保障具体实际操作到位,难以保障残疾人的利益,规章易流于形式。
正因为美国有比较先进的残疾人社会政策理念,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美国成为残疾儿童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各州都有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规定,以保障所有的残疾孩子都有机会接受特殊教育。美国联邦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残疾儿童教育法案》,保证全国所有3—21岁的残疾儿童及青少年获得免费及相适宜的公立教育,美国残疾儿童是受法律严密保护的,尤其提倡要在主流社会的普通学校里给予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要让特殊儿童尽可能与没有残疾的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学习,促进特殊儿童回归社会。该法律提出社会应当为残疾学生提供适当的课程与教育以及充分的服务,学校不应拒绝有生理和智力残疾的学生入学,其他单位也不能因为其残疾而拒绝给予工作机会,即“零拒绝”,而且学校必须提供给残疾儿童适当的安置与合理的课程。因此,美国残疾儿童能够受到适宜的教育,就学人数在1985年就已经达到436万人,约占全美学龄儿童总数的11%。(王宇,2009)
社会福利是国家与社会为增进完善社会成员中有实际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行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来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残疾人社会福利与福利保障的完善也是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四) 青少年福利与社会保障反思
青少年福利包含于整个社会福利体系中,是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福利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社会理念,是福利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上的应用,是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和人的精神生活需要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和发展的。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从无生活能力的儿童成长为能自食其力的成年人的一个特殊过渡期,面临着现实和未来的生存问题。青少年没有积累足够的社会经验,也缺乏足够的理性预期和充分的风险防范意识,他们的现实生活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失业、疾病、生育、养老。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青少年福利政策的必要性在增长。
我国现行的青少年福利服务方面的有关政策,具体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 一是关于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社会福利设施的政策,如儿童福利院等以孤残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政策;二是针对一般青少年的福利服务政策措施,即对正常青少年的政策,又包括个人辅导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矫治感化服务和某些保护性服务方面的政策与措施等。从实际情形来看,青少年群体除了在教育、就业、住房、健康、社会安全等方面,有着因其年龄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其生存和发展中还存在许多自身特有的问题,伴随着一些特殊的需要,只有通过国家的相应政策安排来提供适宜的手段与服务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满足相关的需要,青少年才可能真正健康地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