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发展”元素中,老牌工业国家中的人口变化比发展中国家快。如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0%。20年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将占90%。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72亿,其中亚洲和非洲的人口分别为47亿和13亿。这意味着:西方的人口减少。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白人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1900年,欧洲人——从广义的地理概念上说——占世界总人口的20%,占令欧洲人感到自豪的1/5。目前欧洲人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降到了11%。并且这个比例将继续下降:到21世纪中,地理概念上的欧洲的人口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降至近7%,到21世纪末,这个比例将降到4%。如果只考虑欧盟国家的欧洲人,目前是4.91亿人口,那么这个比例将更低。2100年,欧洲和北美的人口分别为5亿,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口将达到80亿。
从人口数量来看,欧洲显然被挤到边上——这在欧洲人在文明和文化方面完全获胜的历史时刻是不合逻辑的。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黄河流域的夏商周,是文明初曙时期的区域性大国。公元纪年开端的时候,欧亚大陆东西两侧分别是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二者之间是过去波斯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几个继承者。公元1500年前后的非西方世界,各个“权力中心”包括:明帝国、奥斯曼帝国及其在印度的穆斯林支脉莫卧儿帝国、俄罗斯帝国、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
明帝国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与其周边国家共同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心—边缘”结构的东亚秩序,即以中华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区域国家。与此同时,五个主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却逐渐崭露头角,控制了18世纪欧洲的外交和战争。
工业革命后,随着轮船、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和电报、无线电等通讯工具的发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速,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都是来自欧洲。到19、20世纪之交,以美西战争和日清日俄战争为标志,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非欧洲国家加入了全球性大国的行列。1900年,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美国联合出兵中国,占领北京。这八个国家可以算是当时的世界大国。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结局导致大国格局的变化。几个欧洲国家一直保持着大国的交椅,但总的变化趋势是权力逐渐向非欧洲国家转移。一战后成立了国际联盟,英、法、意、日为行政院常务理事国;美国是国际联盟的发起国,却受到国内孤立主义的牵制而退出了;苏俄和德国则被排除在国际联盟之外。到30年代,美、苏、德三国的经济实力,分别占世界前三位,由排在后面的英、法等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显然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德国和苏联一签订秘密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马上就爆发了。二战后成立了联合国,由战胜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法国担任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最近,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成为“增常”候补国,这反映出冷战结束后大国格局的新趋势。
进入21世纪后,印度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大国。它不仅是核国家和远程导弹国家,而且正在迅速发展“深蓝”海军。巴西成为世界大国的最新候补者,不仅因为它是世界面积和人口的第五名;更因为它是潜在的“世界粮仓”,同时亚马逊河流域又是“世界之肺”,对于今后全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关系巨大。到本世纪下半叶,任何单一欧洲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会被印度、巴西、日本、俄罗斯抛在后面,只有欧洲联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与美国和中国相抗衡。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只有像苏联那样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巨无霸国家可以作为一个例外。在核时代,世界领导国所增添的必要条件是拥有核霸权与空间霸权。到了信息时代,拥有信息霸权自然成为世界领导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虽然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19世纪末已经超过了英国,但20世纪初的世界领导国仍然是英国一家。作为一战后国际秩序基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美国发起建立的,但它迫于国内压力而把其主导权又交还给了英国。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丘吉尔在德黑兰和雅尔塔两次“三巨头会议”中的尴尬地位是英国霸权陨落的标志。战后的世界领导国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1972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临时协定》和《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将两国的进攻性战略武器和反导系统限定在一个大致相等的水平,这可以说是对“两极世界”的一种法律确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可以相互毁灭对方的核武器,代表着两个彼此对立的意识形态,领导着两个国际联盟或者说“阵营”,并在“第三世界”中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两极世界”的冷战格局——辅之以边缘地带的局部热战,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
“东欧剧变”之后,苏联自身解体,其前盟国陆续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极世界”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
所谓“大国的悲剧”,主要不是说几乎所有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霸权国家”最终都会失去霸权,而是说所有向世界领导国挑战的新兴大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所谓“大国的喜剧”,是指作为先前世界领导国的追随者和主要伙伴如美国,则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国。在20世纪,德国、日本、苏联是既有世界秩序的三个主要挑战者,也是失败者。
德国与美国不同,当它的经济总量超过英国后,立刻向后者的世界领导权发起挑战,谋求建立与英国舰队规模相等的海军,在世界范围内争抢殖民地;依靠强大陆军打破欧洲均势,建立说一不二、不容英国插手的独霸地位。德国咄咄逼人的挑战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前期还有俄国)的联合力量打败后,德国的军人、政客、知识分子和民众普遍不能接受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条约,最终导致希特勒的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再次成为挑战世界秩序的失败者。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秩序可以称作“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国主要挑战其中的凡尔赛体系,日本则是挑战其中的华盛顿体系。日本明治维新后,首先要挑战的是在东亚已经持续上千年的“中华秩序”。它通过甲午之战打败了清帝国,为建立自己的区域性霸权排除了首要的障碍。但是西方列强不允许它在中国取得独占地位,先是“三国干涉还辽”,即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于1895年4月23日分别向日本政府递交了内容相同的声明,“劝告”日本放弃它根据《马关条约》所得到的辽东半岛,日本政府不得不同意“放弃对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条件是向中国增索赔款三千万两。然后就是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的两个主要文件都是针对日本的,“九国公约”保障中国的领土完整、行政自主与门户开放,不允许日本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者势力范围;“五国海军条约”规定英、美、日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把日本钉死在二等海军强国的位置。
东亚和太平洋区域在英美双头领导格局中是属于美国的管辖范围,日本打破华盛顿体系的限制,逐步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就是挑战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领导权——日本当时的口号是“打倒白种人的霸权”,建立“东亚新秩序”——所以当美国动真格的,以石油禁运惩罚日本侵华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此前,日本在西方列强不干预的情况下打败了清帝国,在缔结“日英同盟”的情况下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又作为协约国的一员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而这一次它联合其他挑战者(德国、意大利),颠覆既定的世界秩序,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把前面几次战争的战利品也全部赔了出来。
斯坦利·霍夫曼在《支配地位还是世界秩序》中认为,在二战后的全球范围内,有三个秩序结构:(一)审时度势的秩序,这就是由两个超级大国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的博弈规则;(二)联合国;(三)经济秩序,包括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C)即后来的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雅尔塔体制是军事实力的直接反映,苏联只是在这个范围内取得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在联合国范围内,苏联早期处于非常孤立的境地,只有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少数几个伙伴。在经济领域中,美元是硬通货,在苏联阵营中同样是香饽饽,而卢布是软通货,只能作为经互惠国家的结算货币。因此严格地说,冷战时期的“两极世界”并非“双头领导格局”,而只是核毁灭前景下并不对称的恐怖平衡;苏联也不具有世界领导国的心态,而是继续扮演其挑战者、革命者的角色。
而美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后,用了100余年的时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并渐渐成为世界领导国。作为一个新移民国家,美国没有过多的包袱,得以建立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宪法的形成,产生了较为理想的民主制度、保障个人权利的法治传统。这些优越的条件,为美国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5.沸腾的“核威慑”来自西半球
美国《基督教真理报》曾撰文,全世界范围内从古到今,至少有98位预言家预言过第三次世界大战。而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在2025年到2040年之间爆发的预言家多达56位……
非常巧合的是,从1871年德国统一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整43年。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32年,整整41年,只相差两年。
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地区一直潜存有三大“起爆点”:一个是朝鲜半岛,二是台湾海峡,三是中国与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交界海域的东海与南海诸岛。
中俄日朝韩,都是东北亚国家,唯有美国是一个外来户。而恰恰是这个外来户,却拥有主导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主导权。尽管各界相信韩美军队的现代化程度远超朝鲜,但三八线北侧那成千上万门大炮,始终是悬在韩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韩国的首都——首尔距离韩朝边界不到50公里。
但无论是美国还是北约,谁都不敢对有核国家首先动武,没有谁有能力承担引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战争——亦可能是人类历史最后一战的责任。目前,军事力量强大的诸国还没有诞生一种可以完全毁灭对方核力量让它根本无法产生攻击力的军事能力,美国不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绑在一起也不能。
目前,世界的核武数量为27000余枚,主要为美国和俄罗斯两家拥有,这样的核武数量从理论上讲已经足够摧毁地球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了。目前美国并没有减少自己核武库的计划,反而在积极地将核武小型化、实用化,那么,随着核武门槛的降低,人类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滑入”核战争的深渊。
从核武器出现以后的历史看,世界上拥有核武的国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称之为自卫型的核武国家,即拥有核武主要是避免自身受到它国的威胁,属纯粹的自卫型;第二类则是攻防兼备型,即既用核武器来威胁对手,使之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同时也不放弃在适当的时机用核武来达到自身的某种战术或战略的目的。第三类为主动进攻型,即它拥有核武器主要是为了进攻,为了用核武器来消灭对手。一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为摆脱别国危胁,千方百计谋求核武器,成为“核门槛”国家。特别对核心概念“核威慑”的那种犹如毒瘾般的信仰。核武器又被称之为“不可使用的武器”,而部署这种武器的逻辑十分荒谬:正因为它不可用,所以人们将感到安全。而人类犯错误的可能性总是存在。事实上,二次大战后的世界没有发生核战争主要是基于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