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8440300000208

第208章 梁启超智对张之洞

一年,梁启超从欧洲学成归来,听说张之洞正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力图振兴国势。他发现张之洞在很多政见上都与自己相近,十分高兴,专程去广州拜会张之洞。

当时,张之洞是两广总督,手握重权,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当张之洞收到梁启超的投刺一看,落款是“愚弟梁启超顿首”,心中很不痛快,认为梁启超你一个读书人,还未谋面就敢与我称兄道弟,成何体统!于是当即写一联斥责: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梁启超一看,就明白这位总督大人如此傲慢无礼便不亢不卑地对出下联,请人送回: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张之洞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对梁启超刮目相看,忙亲自出门迎接,设宴款待梁启超。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的名气也是水涨船高,人也变得更加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一次,梁启超到湖北江夏拜访张之洞。张之洞还想考考他,于是写了一个上联让梁启超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梁启超一看张之洞的对联,大有天下唯我独尊之势,稍一沉吟,便不甘示弱地对出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把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

张之洞读罢,不禁由衷地赞叹道:“此人真乃奇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