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办公室的陈设很简单,却充分反映了主人的气质,富有追求感。
油漆明亮得能照人的宽大书案上,矗立两尊一尺二寸高的半身石膏金面塑像,一尊是孙中山,一尊是主人。孙中山的塑像,上海几家美术工艺社陈列着若干尊,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出现在许多店铺里;而主人的声望尚未达到社会公认的尊崇地步,他的塑像是向美术工艺社定制的。靠书案的粉白墙壁上,悬挂着一幅裱褙精美的中堂,上有主人用行书写的孙中山遗训:“和平奋斗救中国。”与中堂相望的墙上,悬挂着一副新近印制的《大中华民国地图》,与重庆使用的地图一样,都是秋海棠叶子形;所不同的重庆使用的地图,在南京和重庆的位置上,都标上一个小圆点加两圆圈,而这一张地图没有视重庆为陪都,只标有与县城一样的小圆圈。右边墙上是于右任书写的条幅:“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左边是方君璧伤愈来上海后的第一幅写意画;画面上是主人昂首站立在八达岭的长城段上,两眼遥望南方。条幅和画幅也都裱褙得很精美。此外,在适当的位置上,摆着古瓷花瓶和四季常青的天冬草。
总之,这房间经过这么一布置,淡雅双大方,素朴又高洁,也很有春天的气息。“请进!”汪精卫听到敲门声,已知道是什么人来了,亲切地招呼着。
周佛海、陈璧君和丁默邨、李士群依次走进来,然后习惯地各自坐在适当的座位上。聚会的目的,汪精卫已在电话中说过了,谁也不吭声,静静地等待着上海特别市市长傅筱庵的到来,请他证实,妄图谋杀他的是两个什么人,看准了没有?毕竟打电话向汪精卫汇报的卢英没有亲自到场,总感到惶惑不安。
十分钟以后,傅筱庵还没有来,派往傅家的唐惠民也没有回来,却来了梅思平、周隆庠和影佐。影佐下飞机后,见时间还早,顾不得去梅花堂,就随同梅思平和周隆庠来到一一三六弄大院,在他们的卧室里各坐了十来分钟,把圣子和智子安排好,就一道来见汪精卫。
梅思平等人刚与坐在房间里的人打过招呼,还来不及落座,摆在书案上的电话铃声响起来。陈璧君接过电话,对丈夫说:“是唐惠民先生从傅先生家打来的,他说傅先生因受伤去了日本驻沪宪兵医院。唐先生说他马上去医院,如果傅先生伤势不重,就邀他一道来。”
“汪主席!那就抓紧时间,请梅先生他们说说赴东京的情况吧。”周佛海提议说。
“可以。”汪精卫心慌意乱地说。尽管在一个钟头前,丁默邨带人将他居住的这座大院进行一次仔细的扫雷,又进一步加强了防卫措施,但他总感到不踏实。
“日本新内阁与前任内阁一样,表示尽一切可能支持以汪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和平力量。”梅思平先让大家服颗定心丸。
当他说到日本政府对汪精卫的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如何满意,日军将集结大军进攻长沙和进一步轰炸重庆,坂垣将派人为他们培训军官和组建军队,又无偿支援一千万日元时,一个个眉开眼笑,气氛十分活跃,与房间里富有追求感的布置,更加显得协调。只有说到日本把在华的驻军范围、经济利用和开发优先权扩大到华南地区时,才出现一阵短暂的沉默。
“这样一来,舆论界非大骂特骂我们不可啊!”周佛海想到的是挨骂。
汪精卫听了汇报,看了梅思平和畑俊六签字的会谈记录,仿佛被人打了一闷棍似的,脑子里嗡嗡作响。真想说几句日本得寸进尺的话,但一想起日本让徐珍当他的姨太太的良苦用心,变得谨小慎微起来,他两眼望着影佐,表现出一副恬然不以为怪的神态说:“骂,反正是骂,即使只限于内蒙和华北地区也会骂,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样是骂,如今又扩大到华南地区也不过是骂。”他皱皱眉头,寻找着辩解的、能够自圆其说的语言,“骂,并不奇怪。想当年,总理创建三民主义学说时,举国上下一致咒骂它为异端邪说,经过几十年才被他们公认为真理,公认为拯民救国之道。中日和平运动的兴起,也是如此。日本政府的这一主张,对防共铲共有利,对巩固和发展我们即将建立的新政权有利,对开发华南地区的经济有利,我们就要拥护。更何况梅先生作为我们的全权代表,已与畑俊六元帅在会谈记录上签了字,我们就得承认。”他见周佛海有点难堪,接着说:当然,周先生也不是杞人忧天,敌视我们的大有人在。周先“生的话提醒了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宣传工作,更有预见性和有针对性。”周佛海一阵尴尬过去,顺梯下台,笑着说:“面对舆论界的谩骂,尤其是共党分子和好战分子的畜生语言,我们绝不能动摇,一定要针锋相对予以驳斥。”
陈公博不在场,汪精卫和周佛海认了可,也就“约定俗成谓之宜”了。影佐笑容满面,为日本轻而易举地获得华南地区的主权而洋洋得意。梅思平和周隆庠呢,都为自己顺顺当当得到个满意的日本姨太太而陶醉。
从陶醉到麻醉,只一字之差,从麻醉到麻痹,也只是一字之差。自从中国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许多可贵精神,往往在这一字之差中被默默丧失掉了,这中间包涵着多么深刻的历史教训啊。
“阿部首相还说过什么吗?梅先生!”汪精卫慎重地问。“阿部首相建议,不要在广州建什么新首都,还是还都南京好,这样名正言顺。”梅思平为了维护汪精卫的尊严,特地加上“建议”二字。汪精卫果真唯命是听,笑着说:“是呀!在广州新立首都,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请影佐先生转告阿部首相,我们决定还都南京。”他接着问。
“影佐先生和隆庠先生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见他们都以摇头表示回答,转过话题说:“听去机场迎接你们的先生们说,梅、周二位各从东京娶回个姨太太,是吗?”他冷笑一声。这笑声含有嫉妒,心想自己赴东京那么长的时间,仅仅只对徐珍产生爱恋之情,而你们三天就已成了夫妻,又都比他的徐珍还年轻五岁;这笑也含有忧郁,担心两个日本女人来上海,也负有徐珍那种监视任务。
“是的,承蒙野村将军的关照。”梅思平边说边揣度着汪精卫的意图。“泽田次官和影佐将军也热情帮助我们成全此事。”周隆庠想把影佐抬出来挡驾。“男女双方都情投意合,我们仅起了证婚人的作用。”影佐的话不偏不倚。“梅先生和周先生的夫人都在香港,她们一旦知道了,将会怎样呢?”陈璧君对男性纳妾有切肤之痛,也有刻骨的嫉恨。
“清官难断家务事。梅、周二位有所为必有所策,他们会处理好的。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汪精卫的话维护男性的纳妾权利,他害怕圣子和智子是日本派来的女特务,接着说:“二位计划把姨太太安住在哪里呀?”
梅思平从汪精卫的话里意识到,他的姨太太不能与汪精卫同住一个庭院里。那么,住在外面吗?到处有房子可租,但害怕遭到军统暗算。他灵机一动,回答说:“打算安住在七十六号,请丁先生和李先生为我们各照顾两间房子。”
“对!打算住在七十六号。汪主席您看可以吗?”周隆庠附和着说。
“这样好,二位的夫人从香港回来了,可以住现在的宿舍。”汪精卫自信对方没有看出他的真实思想。李士群见汪精卫已经同意,与丁默邨耳语两句,说道:“两间房子不够,给二位各安排三间。”
“三位离开上海三天了,有个重要情况要告诉你们。”汪精卫又感到惶恐了,“一个半小时以前,卢英先生打电话来,说戴炳星先生带个什么人到了傅筱庵先生家里,妄图行刺傅先生。”
“傅先生是拥护中日和平的,也是拥护汪主席的,只有军统分子和共党分子才会行刺他。”周佛海接过汪精卫的话头说,“我们邀请傅先生来,请他证明一下,戴先生是不是行刺者之一?唉!他怎么会干这种事呢?”
戴炳星是改组派骨干分子,受到过汪精卫和陈公博的重用,曾分别在他们手下当过军事专员和经济专员。今年八月九日,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第四战区少将参谋。十一天后的二十日,他带着陈公博的亲笔信和妻子儿女投靠汪精卫来了,当了汪精卫的特别军事联络官,负责从蒋介石手下策动一批军事将领过来,并出席二十八日的那次大会,成为中央委员。这样一个戴炳星,怎么会受共产党的派遣,怎么会受军统的派遣呢?但是,不管怎样,卢英绝不会在给汪精卫打电话时信口开河。汪精卫想到近半个月来,戴炳星多次与他在一起,不禁一阵阵胆怯。天啦,难道真的是人心隔肚皮看不透!
“下飞机后,陶先生他们已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我们,都感到不可理解而大吃一惊!”梅思平沉思着说,“是呀,戴先生怎么会干这种事呢?”
“是不是可以找戴先生本人来谈谈?”周隆庠这么说,显然是不明事情的原委。
“如果他在家那还用说。”周佛海说,“今天上午八点二十分左右,他向汪主席和我请了假,说去金山县看望亲戚,要两天以后才能回来。”
“噢!原来如此。”周隆庠的心情变得沉重了。
“那一定要严肃慎重地对待。”影佐感到问题很复杂。
“是的,不能等闲视之。”汪精卫想了想,接着说,“影佐先生不要走,梅、周二位也不要走,等会傅先生来了,一起听他介绍情况。”
等了约二十分钟,傅筱庵和唐惠民才来。五十五岁的傅筱庵,安徽凤阳人,曾任招商轮船总局总办,上海通商银行总经理,上海总商会会长。北伐战争期间依附孙传芳,反对革命,被国民党明令通缉,避匿大连多年,一九三七年五月才返回上海。淞沪战争打响第三天,他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南京维新政府成立后,当了上海特别市市长。汪精卫集团来上海后,他在经济上给予很大的支援,当了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
“宗耀兄的伤势怎样?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汪精卫亲切地问。
“左臂内侧被子弹打穿,没有伤骨,问题不大。”傅筱庵解开中山服上衣,抽出包扎的左骨给大家看,“本来已经住了院,唐先生告诉我,汪主席夫妇和周先生亲自找我谈情况,我向医生说了说,就跟唐先生来了。”
“请注意保重,抓紧医治,争取早日康复。”汪精卫像手里抓了块火炭急于扔掉一样,急急忙忙把问题提出来,“今天下午三点多钟发生在宗耀兄家的行刺事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戴炳星是不是行刺者之一,傅先生看清楚没有?”
“报告汪主席!就是把戴炳星化成灰我也认得出来。”傅筱庵想到自己成为汪精卫的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维新政府也迟早会归顺汪精卫集团,所以态度显得相当诚恳,“我与戴炳星是老相识了,一九二五年我任上海总商会会长时,他在我手下当商品价格处长。以后两人一别十四年,上月二十八日在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才见面,并同桌吃过饭。我见他当了中央委员,是自己人,加之过去又相熟,就邀他去我家做客,重叙友情,今后更好地密切合作,为中日和平事业和互提携。”他扫了在座的人一眼,想看看他的话会引起怎样的反应。他见大家听得很认真,接着说:“今天下午三点二十分左右,戴炳星真的来了,还带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他说那人是汪夫人的侄儿陈国璋先生。”
“是陈国璋?这就见鬼了!”陈璧君又恼又怒又惊慌,“陈国璋今天一直在我身边,他哪也没有去。再说他才二十五岁呢!”
大家根据各自的方式分析和判断着,一致认为戴炳星对共产党怀有刻骨仇恨,不可能被共产党派遣来上海行刺,那么,他又是怎样投靠军统的?大家本能地将汪精卫逃离重庆以来投靠过来的人,一个个否定又肯定,肯定又否定,大有草木皆兵的畏惧感。
傅筱庵懊丧地叹息一声,说道:“我以为真的是汪夫人的侄儿来了,加之戴炳星又是老熟人,就热情接待他们。我刚喊女佣张嫂给他们泡茶,喊太太出来与他们见见面,他娘的!就嗖地从我身后射出两颗无声手枪子弹,一枪从我左耳边飞过去,射在墙壁上,一枪射中我的左臂。”他顿了一会,苦笑一声,“他们为什么没有向我开第三枪?为什么慌忙逃跑了?必须说明这个情况。因为我有个内侄被人诬告为贩毒犯被法租界警察局逮捕,戴炳星他们来我家之前十分钟左右,我和太太正与被邀请来的四位相熟的法租界警察,在里面房间商量营救我内侄的事。张嫂把戴炳星和陈国璋的名片送给我之后,我就出来打招呼。想到陈先生是第一次来敝舍,就叫太太出来认识认识。太太刚应了声:‘就来!’就听到我大声叫喊:‘间谍杀人!’她就和四个警察持枪冲出来。戴炳星和那个中年人见此情景,慌忙冲出门去。四个警察追到门口,他们已经乘轿车逃跑了。这时,卢英先生来向我汇报工作情况。我感到问题严重,一边派人联系医院,一边请卢先生打电话向汪主席汇报。”
听了傅筱庵的报告,大家释疑解惑,但又觉得这中间隐匿着一个难猜的谜。周佛海纳闷地说:“如果说戴炳星确是戴笠派遣来的,他为什么不行刺汪主席而行刺傅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