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8803500000011

第11章 不同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8)

5.推进民主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杜家村推进民主管理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实行党务公开制度。公开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制度,实行党组织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发展党员公示、党费收缴通报等制度,使党员群众在了解中参与,在明白中监督。二是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了村民约、“一事一议”、“民主评议”等制度,切实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及时向群众公布。三是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布收支情况,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不断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

该村为贫困地区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五、贵州省贵阳市阿栗村

阿栗村位于贵阳市东郊,距贵阳市中心9千米,其中耕地129302亩,9个自然村寨,12个村民组,981户2992人。阿栗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农村,山多地少,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但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村民们的积极参与下,阿栗村紧紧围绕科学种植杨梅,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生态旅游,走出一条城郊型生态旅游之路,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59元,每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占30%,1万元的占90%,还有部分农户纯收入达到1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该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包括:

1.“科技杨梅”开辟致富路。1990年正式投产并筹建了阿栗村的,在市、区农委、农行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贴息资金22万元,开始了3000亩杨梅大开发。目前,阿栗村种植杨梅已达8000亩,其中7000亩是科技杨梅,每年杨梅产量达到100多万公斤。阿栗村90%的农户靠卖杨梅的收入修起了新房,购买了家用电器。

2.抓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区政府、办事处和村民们一起研究制定了阿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了以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生态观光农业为重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农村经济。一是按照生态第一的思路,打造“猪——沼——果”产业链,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猪、鸡粪等有机肥料栽培果树,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之路,建设优质水果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二是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为方向,建设母猪繁殖基地。三是依托杨梅品牌,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将扩大杨梅种植面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阿栗杨梅园区建成情人谷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刺激杨梅消费。

3.多渠道解决营销难题。阿栗村的水果一部分用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另外一大部分通过营销卖出去。阿栗村瞄准市场,多形式、多渠道做好杨梅销售。一是举办杨梅节。已成功举办了5届杨梅节,扩大了阿栗村科技杨梅的知名度。二是组建营销队伍。从1999年开始,在杨梅成熟上市期,将镇农办、旅游办的工作人员抽调出来组成临时杨梅营销队伍,负责到贵阳市区、厂矿单位发送杨梅订单,负责组织送货上门。2000年在种植大户牵头下,正式成立了阿栗村杨梅营销协会,将村里头脑灵、信息灵的人员组织起来,专门搞销售。村民自发组建、自愿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协会会员各施其长,将60%的杨梅通过协会远销华南、华北等地区。三是发展杨梅深加工,兴办杨梅酒厂,拓展杨梅销售渠道。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杨梅批发市场。2003年,在市、区及街道办事处有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160多万元,在杨梅园内建成杨梅销售市场1万多平方米,为规范村民有序销售杨梅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4.造就新型农民。在杨梅兴村过程中,阿栗村人十分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近年来,村里又组织村民到成都等地考察、学习城郊经济发展的经验。积极打造远程教育和科技书屋两大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已有2000余人获得绿色证书。阿栗村科技书屋拥有科技图书1400余种,并于2004年荣获农业部“农业科技书屋”称号。村里还经常聘请专家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建设优质种猪扩繁基地。

阿栗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使阿栗村经济逐步壮大,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该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属于产业带动型模式。

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老城东门村

老城东门村位于吐鲁番市城区东南,全村715户,3200人,耕地5848亩,是一个以种葡萄和蔬菜为主的农业村。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140万元,资产积累达23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1元,在吐鲁番地区排名第一。老城东门村的发展致富的历程,实际上是一个靠发展凝聚人心,村民们共同努力创造辉煌的历程。

面对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渐减少、发展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老城东门村党支部做出了实施整体搬迁的决定。按照“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服务一条龙”的要求,在312国道北边5000亩戈壁荒滩上统一规划了道路、居民区、耕地、学校、公园和果园。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该村已完成了19条乡村道路和供排水管道建设工作,对105户村民住宅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家家盖起了新房,平地起高楼,荒地变绿洲。

老城东门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包括:

1.坚持产业强村。1998年建起了23个无土栽培蔬菜温室,种植了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普通蔬菜,以及草莓、樱桃、温室葡萄等高附加值产品。2001年从以色列引进了葡萄滴灌项目,并引进了全球红、美国红提等新品种,不断提高葡萄种植效益。2004年利用多年撂荒的集体土地,建起了1500亩温室大棚。他们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吸引投资者参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转让、出租等形式盘活了村级现有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实现了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了集体经济稳步发展。近几年来,村里先后建起了两个吐鲁番市最大的农贸市场和一个木材交易市场,办起了旅社、酒店、印刷厂、榨油厂、福利厂。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积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2.注重抓好村民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胆创业”的精神,做到“三勤”(勤耕、勤种、勤管)和“三早”(早准备、早动手、早落实),走自我发展的路子。培养“双强”型村干部和“双带”型党员,有重点地引进种田秀才、培养土地专家,发挥干部、党员和技术人员的带动作用,调动村民学习新技术、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目前,该村90%的村干部已成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有市级农业技术证书的村民达63人。

3.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员活动室、村民图书室、娱乐室、青年之家、科技示范点、青年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学习娱乐场所。村党支部每年都组织致富能手、优秀党员赴外地参观学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赶先进、学先进的积极性。制订出台了《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生产生活行为,倡导移风易俗,婚丧嫁娶简办、新办等。

4.以改水、改路、改厕为重点,加大公益事业投入力度。2002年至2005年,老城东门村投资473万元全面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和新房建设任务;投入资金460万元修建了防渗渠;为185户村民每户补助2万元,用于新居建设;每年投入525万元用于新型合作医疗建设,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

5.强化民主管理。建立“一事一议”制度,凝聚人心,共谋发展。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实施。为加强对村务及财务的管理,成立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从源头上堵住了财务管理的漏洞,增强了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村组干部自觉用规章约束自己,诚心诚意接受村民群众监督,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密切了干群关系。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老城东门村的产业越做越大,农工商一体化发展,人心越来越齐,全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了信心。

七、陕西省旬邑县

作为一个总人口27万,其中农村人口占92%而又没有什么工业的农业县,陕西省旬邑县经过反复的调研论证,确定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收入从而实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富裕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旬邑长年干旱少雨,虽不利传统农作物的生长,却是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种植区域。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上,他们认为关键的是要“打优势牌,走特色路”。旬邑县的优势是苹果,特色是苹果,进一步增加收入、加快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也是苹果。只有把苹果产业坚持不懈地做大做强,使苹果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使果园真正成为群众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有可靠的经济支撑和保障。为此,他们提出了“果畜劳务富民”的思路,即确保农民人均有一亩半苹果,户户有一个畜牧养殖项目,户户均有一人劳务输出。大力发展“果、畜、沼、窖、草”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有机苹果,实现以果促畜、以畜养果。至2005年底,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值255万吨,亩均收入2760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2326元,苹果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80%以上。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该县清醒看到,单依靠苹果种植,农村经济只能在一个低层次徘徊,要想经济腾飞,必须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苹果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他们投资13亿元发展果汁加工项目,全县建成大型气调库10个,总储量达到21万吨,加上群众自建土库,仅苹果储藏一项群众可增收9300万元,苹果已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苹果产业的发展也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劳务、储运、加工、包装、餐饮等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一批套袋厂、发泡网厂、纸箱厂等纷纷建成。通达果汁、北山果业、众望草业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产业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通过坚持抓苹果生产,旬邑县农民人均有了一亩半“摇钱树”(苹果),户户有了一个“绿色银行”;通过实施“畜牧富民”工程,户户有了一个特色养殖项目;通过劳务输出,户户均有一人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农民群众增收有了保障。同时,国家又减免了农业税、林特税,实施义务教育和合作医疗,彻底解决了过去群众“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缴不起税”三大难题。群众高兴地说:我们现在是“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再贵,收入有保障,一心奔小康”。

结合旬邑的实际情况,他们提出“六化五改”工程,即行政村主要街道柏油化、民宅平(楼)房化、生活节能化、村庄生态化、设施配套化、管理规范化,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使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齐全。通过群众出工政府出钱的办法,去年全县完成投资2280万元,铺筑农村柏油路114公里。通过人畜饮水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一些特别偏僻的村庄如今也喝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彻底解决,实现了电视电话村村通。结合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工作,他们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动员群众配套建设沼气池,使用太阳能,开发农村新型能源,农村生态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了进一步改善。目前,旬邑县已建成了62个这样的文明生态村,全县所有村庄都完成了新村建设规划。农民高兴地说:“清洁能源户户用,卫生厕所真干净,柏油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流到锅里头,我们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如果说修路建房等是建设新农村的硬件项目,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事业则是软件项目,软件却不软。旬邑县认为,农村要发展,教育管长远,因此他们把兴办教育当作农村拉近与城市距离的首要任务。通过推进中学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小学布点调整,整合教学资源,方便乡村儿童入学。他们不断加大中小学校舍改造力度,2005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2912万元,改造、新建中小学154所、校舍2289间,实现了农村中小学平(楼)房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旬邑县坚持不懈抓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和全民健康知识教育,建成了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启动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县农民参保率达到了95%,做了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农民的健康得到了基本保障。良好的社会保障不仅能对社会稳定起到巨大作用,而且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旬邑县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认真抓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当前对城镇低收入人口全部实行了低保,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最近三年来,全县累计投资5175万元,完成扶贫重点村建设50个,扶贫移民搬迁1136户、4818人,使贫困人口人人有所居,人人有所养,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为进一步走向富裕打下了基础。

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是关键。在此问题上,旬邑县提出“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力量”的口号,采取“财政投一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筹一点”的筹资机制,有效解决了新村建设资金问题。通过政府引导,近年来,全县群众自觉自愿投入新村建设、旧村改造资金达21亿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他们坚持每年把城建、交通、水利、扶贫、农业、教育、电力、电信等方面对农村的投资捆绑使用,集中投向新村水、电、路、住宅、学校等建设,力争一次配套到位,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建设资金,尽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为了激励各村镇和广大群众投资的积极性,他们采取财政奖励的办法,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中小学校舍建设上,各村镇每建一间教室,县财政奖励补助3000~5000元,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资办教育的热情。2005年,全县财政累计投入校舍建设奖励资金380万元。在乡村柏油路建设上,采取“政府铺面子、群众铺底子”,“哪个村整好路基、就给哪个村铺油”的办法,全县财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80万元,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他们向各村在外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鼓励他们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到去年底,他们动员社会力量累计捐款达361万元,争取省市包扶部门支助资金1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