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准村主导产业。新兴村立足丰富的粮食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黑龙江新胜蛋禽批发市场、雀巢公司、大众肉联等周边龙头企业,把畜牧业作为村主导产业,通过宣传引导、干部带头、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畜牧业发展。截至2005年末,全村蛋鸡饲养量达35万只,奶牛存栏1280头,生猪饲养量3810头,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户已达48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68%。新兴村积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首先,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共为农户落实青贮玉米补贴资金25万元,落实畜牧繁育良种补贴128万元。其次,帮助农户获得贷款,共协调担保贷款150万元。再次,完善基础设施。对进入小区的养殖户,无偿为其提供建设用地,修路,接通电力设施等。然后,全村组织成立了畜牧养殖协会,协助村“两委”无偿地为农户提供生产、防疫、治疗等系列、全方位服务。最后,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按照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坚持以科技为导向,大力推广应用各类先进养殖技术和高产饲养模式,努力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和产业提档升级。目前,新兴村80%以上养鸡户采取高产饲养模式,蛋鸡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每只鸡年产蛋量由原来的270枚提高到280枚,并且生产成本下降了12%,仅此一项,全村每年可实现增收200万元;全村120个奶牛养殖户全部应用了青贮饲料,年增加鲜奶量900吨,实现增收100万元。
3.多业并举全面发展。几年来,新兴村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扩大了村民收入来源,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该村坚持保护和开发农业资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按照资源条件和市场状况发展玉米、水稻和瓜菜等作物。目前,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0%,水稻和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占20%。丰富的玉米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该村发展养殖专业户485户,占全村总户数68%,形成了蛋鸡、奶牛、生猪规模化养殖。在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新兴村充分利用村内有多家企业的条件,建设发展运输业。目前有21家企业设在新兴村内,覆盖制药、粮食加工、机械电子、禽蛋加工等多个领域。围绕这些企业,大力发展运输业。全村共有运输车200台。运输产业已成为村民的一大致富产业。目前,全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的人数,分别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33%,256%、157%,其余多从事常年或季节性务工经商。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务工经商,分别占人均收入的199%、466%、155%、163%。
新兴村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依据本村的资源、环境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帮助农民发家致富。有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后,新农村建设就有了相应的经济基础。目前,村领导班子正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本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如今新兴村的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山西省太谷县董村
董村现有人口2558人,劳动力970人,耕地面积4639亩。近年来,该村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企业,以工促农,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使全村经济步入了快车道。与此同时,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两个文明建设同频共振,互动发展,全村呈现出环境卫生整洁、群众安居乐业、乡风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景象。从2002年起,连续4年被授予“省级文明村”。
1982年,太谷县委政府确立了“工业强县”战略,县里最大的玛钢企业之一太谷玛钢实业有限公司入驻该村,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这一契机,提出了快速建设工业强村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和优惠政策,鼓励本村能人创办和吸引外来企业入驻本村。短短几年时间,除亚洲最大的玛钢企业——太谷玛钢有限公司和太谷玛钢实业公司外,先后又有荣成玛钢、新平碳素、铁艺铸造、财达玛钢、万江玛钢、吉隆玛钢等11家大型企业在董村安营扎寨,同时村内发展起各类企业、商业网点200余家,还在全国设立玛钢经销点30余家,最大的销售额超过了亿元。工业企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全村970个劳动力,80%的在工业企业工作,人均年工资超过了1万元,此外还吸引了外来劳力2000多人。2005年董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07亿元,工农业产值达34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55元,远远超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在抓好工业的同时,他们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第三产业,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经济结构。一是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全村主要大力发展高蛋白玉米、优质小麦等高效粮食作物3400亩;二是大打红枣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本村实际,发展红枣经济林1200亩;三是规模发展养殖业,以“养鸡、养猪、养奶牛,农业转化多增收”为指导思想,以规模养殖为重点,建成了占地40亩的规模养殖小区,农业收入占到经济总收入的20%,使董村呈现出了工业带动、三业并进的良好势头。
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又把兴办公益事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来抓。首先他们把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作,投资130万元,新建了面积达1820平方米的3层教学楼,并配备了电脑和声乐电器,更新了课桌,每年还都投入大量资金充实教学设备、改进办学条件,改善教师生活。其次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村中心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街心花园和2条800米的绿色长廊,在村内11条大街小巷安装了路灯196盏。为彻底整治村容村貌,董村建立了长效卫生机制,制定出台了严格的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制,组建了一支由10人、4辆车组成的环卫队,每年出资3万元对村内生活垃圾进行定时定点清理。不仅如此,董村还建起了一座高标准的幼儿园、一个功能齐全的老年活动中心、2个美容美发中心、2个洗浴中心、3个卫生所、实行全县农业用电最低价、村民吃水免费、农网改造和农户安装有线电视补贴等一系列福利性措施。
2006年春,他们首先对董村的门户——幸福路进行了彻底整改,拓宽了路面、修筑了路肩、改造了路灯,总投资达11万多元;其次是投资近30万元,大搞村内绿化,见缝插针地栽植各种树木28万株;三是投资20万元,新打井4眼,埋设地下管道2000米,修补防渗渠道1500米,保证了全村的农业生产用水;四是新发展红枣面积500亩,并多次聘请红枣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同时,要做好红枣的加工转化工作,计划投资60万元新建一个红枣加工厂和一座冷库,为枣农解决后顾之忧。
该村是企业带动型的典型代表。
五、河南省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
河南省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过去有10多家小造纸厂,虽然多年是乡里的纳税“状元村”,但对地下水造成较大污染。群众跟县里反映,要求关闭纸厂,寻找新的致富门路。为此,许昌县有关部门一边及时关闭所有纸厂,一边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聘请技术专家,引导农民种果树。现在,该村不仅水变清了,而且群众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如今,在有着70多万农业人口的许昌县,像这样党委政府围绕农民意愿搞服务的事儿不胜枚举。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许昌县委一班人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角。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了解农民意愿,启发农民智慧,倾力为农民服务,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卖粮难曾一度困扰着这个县的农民。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这个县一边向农民推广新、优、特品种,调整种植结构,一边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实行优势互补,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这个县以华龙集团公司许昌分公司、湖雪面粉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航母”就有10多家,使这个县60多万亩优质小麦不用外销就被原地“消化”,价格还高出普通小麦的15%。
而针对农民提出的农闲时活儿难找、钱难挣的问题,这个县在有针对性地对农民搞好岗前免费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先后使20多万农民不出县就找到了“淘金”的路子,且月薪不低于600元。
有了党委政府的周到服务,农民的创业激情也越发高涨。目前这个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制品、豆制品、童鞋、重型机械4个加工出口基地。
农民腰包鼓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更唱起了“主角”。在这个县蒋李集镇寇庄村,由于全村发展汽车玻璃制造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由乡里统一规划的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用上了沼气,村里还建起了健身场,村容村貌更是整洁靓丽。
“只要党委政府搞好引导服务,让农民按自己的意愿去实践,新农村建设的步子就会迈好!”许昌县委书记王桂梅如是说。正是按照这一思路,目前,许昌县村民自治、农村文化建设、出口创汇等多项工作分别走在全省前列。
西部地区典型
一、四川眉山新村建设模式
四川眉山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农业人口占888%,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农村经过20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小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推进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借鉴外地经验,结合眉山实际,提出了建设“眉山新村”的奋斗目标,把它作为全市当前和今后几年统揽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心,具体实践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眉山新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自1999年上半年开始试点以来,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拥护,迅速在全区形成了热潮。全市试点乡镇61个、村90个、社322个,涉及农户12229户,投入资金14428万元,投劳67万个。
1.基本做法:
(1)定目标。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了发展目标,力争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推进,到2005年,全市8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眉山新村”建设标准。“眉山新村”建设标准也叫“12345”工程,即一增收,二基础,三畅通,四改造,五个好。一增收就是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二基础即高产稳产的农田基础和安居住房基础。高产稳产的农田基础就是要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人均05亩以上的稳产高产农田;安居住房基础就是按美观、适用、省地、坚固、安全、舒适、卫生的原则改造和建设住房,引导农民住房适当集中形成小区。三畅通即道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道路通就是村社道路硬化,晴雨通车,户道原则上也应硬化;电话通指90%的村通电话有线电视通指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四改造即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五个好即基层组织建设好、民主政治机制好、精神文明建设好、社会环境秩序好、村容村貌建设好。基层组织建设好指党团、妇、民兵等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村级组织“五个好”达标和保持率在9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民主政治机制好指村务、财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好指开展好讲文明、树新风和创建文明户活动,双文明户达50%以上,计划生育达标,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占60%以上,无失学儿童;社会环境秩序好指社会综合治理达标,民事纠纷少;村容村貌建设好指房前屋后绿化达标,清洁卫生,室内外整齐干净。按照地区的统一标准,各地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贯彻实施,既要体现地方特色,又必须保证建设的质量。
(2)抓试点。该区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量力而行,采取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的办法抓好试点工作。各地选择了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和农户抓点示范,让基层党委、政府和农民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地区抓一个平坝村、一个丘陵村的试点,每个县抓几个乡镇的试点,每个乡镇抓一个村的试点,每个村抓几个农户的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再总结经验,指导和促进其他地方的“眉山新村”建设。为扩大试点影响,他们采取了“三结合”的办法,即采取思想发动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农民自愿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各部门联系帮助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试点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全区很快形成了地委有样板,县乡有重点,村社有项目,户户齐行动的建设热潮,为“眉山新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抓主体。多年农村工作的实践表明,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由于眉山新村建设在劳力和资金方面,都是靠农民自己投入为主体,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处理好农民负担和农村发展的关系。从决策到实施过程中,他们就始终把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指导思想,把农民是不是自愿的、农民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各地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引导、宣传和服务,发动群众自己来搞,把新村建设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农民愿不愿意出钱、出力,由自己决定;增收项目的选择、住房的式样、道路硬化的宽窄、环境的改善等,都尊重农民意愿,一律不得搞强迫和命令。实践证明,只要坚持这一条,就不会加重农民负担,就不会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