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梨种植新技术
8877200000003

第3章 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芽的种类

一、叶芽

梨树枝条上着生的芽内不包含花器官,萌发后只能抽生枝叶的芽为叶芽。叶芽较细瘦,先端尖,着生在枝条顶端的叶芽较圆而大,着生于枝条叶腋间的侧生叶芽较小而尖。梨树在未结果时期,全树的芽均为叶芽,到了结果以后,每年有一部分叶芽发育成花芽。

叶芽的外部覆有革质化的鳞片。鳞片的多少因品种和芽的发育程度而异。从叶芽的解剖构造可以看出,芽外部覆有10余个鳞片,内部有3~6个叶原基着生在芽轴上。

二、花芽

梨树枝条上的芽内包含有花器官的芽称花芽。梨树的花芽为混合芽。即芽内除有花器官外,还有枝叶器官,萌发后能开花结果,还能抽枝长叶。在栽培上通称花芽而不称混合芽。

三、中间芽

系梨树短枝顶端所生叶芽的特殊名称。其外部形态似花芽,而实为叶芽。因在发育过程中营养不足,未发育成花芽。

翌年这种芽如不受刺激,萌发后仅能生长成极微弱的短枝,顶生一芽,轮生数叶,无明显的侧芽。如营养条件改善,此顶芽可能成为花芽,否则,仍为中间芽。

四、定芽和不定芽

着生在枝条顶端或叶腋间的芽称为定芽。这种芽容易萌发抽梢。芽的发生无固定位置的称为不定芽。这种芽一般不萌发抽梢。在重短截枝条时不定芽可萌发,其生长势较强,易形成徒长枝。

五、主芽和副芽

在叶腋中央发育最充实的芽(可以是花芽或叶芽)称为主芽。这种芽容易萌发为枝条或开花结果。在主芽两侧各生一个极微小、肉眼不易见到的芽称为副芽。这种芽如不受刺激,常潜伏而为隐芽,但当主芽受损伤时能萌发。

六、顶芽和侧芽

凡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芽称为顶芽。这种芽容易萌发延伸枝条的长度。着生在枝条叶腋间的芽称为侧芽(腋芽)。这种芽接近枝条顶端的易萌发成长梢,靠近枝条中下部的易萌发成中短枝。

七、顶花芽和腋花芽

梨树的花芽多数由顶芽发育而成,这种芽称为顶花芽。有时也能由侧芽发育而成,这种芽称为腋花芽。梨树除少数品种外,大多数品种都能发生不同数量的腋花芽。在梨的腋花芽数量还相当多。

八、活动芽和潜伏芽

根据芽萌发的年份,枝条上的芽到该萌发的季节,能按时萌发的称为活动芽。大多数花芽和顶芽均能按时萌发,枝条上的侧芽在顶端部分的,因为顶端优势的关系也是活动芽。枝条下部和基部的叶芽,或水平枝、斜生枝下面的芽多为潜伏芽(隐芽)。潜伏芽在一般情况下不萌发,但受到某种刺激,如枝条上部损伤、重短截等,养分转向潜伏芽,可促其萌发。

梨树的潜伏芽寿命很长,10年或10余年仍能保持活力。在栽培上大枝更新或老梨树更新复壮,就是利用潜伏芽萌发。

九、饱满芽和瘪芽

根据枝条上芽的大小和饱满程度区分,从一年生的发育枝来看,枝条最基部多为瘪芽和轮痕芽,下部为次饱满芽,中部多为饱满芽,上部为次饱满芽。有夏梢的枝条,春、夏梢交界处为次饱满芽和瘪芽,其上为饱满芽,最上为次饱满芽。

芽子质量上的差别叫芽的异质性。叶芽质量好发枝就粗壮,叶片也肥大,春季长得快,制造养分多。花芽质量好,开花坐果能力强,产量有保证;芽子质量差,则结果相反。

(第二节 )枝条的种类

一、新梢、副梢和果台短枝

由叶芽萌发出的新枝,在当年落叶以前称为新梢。梨树的新梢一般在7月上旬以前停止生长,因而不像苹果那样,把长梢分为春梢和秋梢。按照梨树长梢的生长时期,可分为春梢和夏梢。中短枝只有春梢而无夏梢。但也有个别现象,已经形成了顶芽的新梢于秋季再次萌发。当采用夏季修剪如摘心、拉枝等手段,可使当年新梢侧芽萌发,再次萌生短梢称为副梢(二次枝)。梨树因为极性强、成枝力低而萌芽力高,短果枝开花结果后,在果台上很少能发出中长枝,多为很短的“果台芽”,在养分条件良好时能形成短果枝或短枝。但也有少数情况当树势旺盛,或强度修剪,在果台上能形成中长枝,此时果台上所着生的果实常因中长枝消耗养分过多,果形变小,甚至落果。

二、一年生枝和多年生枝

新梢落叶以后至第二年发芽之前称为一年生枝。一年生枝萌芽以后至下年再萌芽前称为二年生枝。二年生枝在萌芽以后称三年生枝,依此类推。二年生以上的枝统称多年生枝。

三、营养枝

一年生枝上无花芽的称为营养枝或发育枝。营养枝根据发育特点和长短分为短枝、中枝和长枝。

1短枝

一般具有3~7片叶,节间很短,叶的着生呈莲座状,叶腋间不具侧芽或具有发育不充实的芽体很小的侧芽,只有一个发育充实的顶芽。长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

2中枝

叶为6~16片,一般多为6~12片。其长度一般不超过30厘米,多数为10~15厘米。新梢下部3~5节叶腋间不具侧芽的为盲节。自基部盲节以上的叶腋间均具有充实的侧芽。

3长枝

叶片数变化大,一般在15片以上,多者达30片。长度在30~50厘米,最长者达100厘米以上。凡叶片较大者,其叶腋间的芽发育也较充实。梨树上的长枝停止生长较早,因而,一般没有秋梢,而只有夏梢。个别的有秋梢。

营养枝中如培养骨干枝的延长枝称为发育枝。由潜伏芽抽生出的生长旺盛,而组织不充实的枝条称为徒长枝。这种枝条影响树冠内的光照,浪费养分,应多疏除。但在老树或大枝受损更新时可加以改造利用,培养成结果枝组或填补空隙。与骨干枝的延长枝头势力相近,常与延长枝头处于竞争状态的枝称为竞争枝。这种枝一般是处在延长枝头的下一个枝条,而且角度很小,拉枝时易劈裂,多数无用,应疏除。处于树冠内部的细弱小枝称为细弱枝,这种枝条纤细、芽瘪、瘦小。

四、结果枝

梨树大多数品种以在一年生枝顶芽上结果为主。它的结果枝按照长短可区分为:长度在5厘米以下的叫短果枝,在5~15厘米的叫中果枝,在15厘米以上的叫长果枝。梨树在幼龄结果初期,有一些中长果枝,但多数为短果枝结果。盛果期大树,绝大多数为短果枝结果,几乎看不到中长果枝。这一结果习性与其萌芽力强和发枝力弱有关。

短果枝开花结果以后,由果台上分生的很短的果台副梢(果台短枝)再形成花芽,开花结果,结果以后又分生果台副梢。如此连续分生几年以后,形成一个短果枝聚生的枝群,这种枝称为短果枝群。

梨树也有形成腋花芽的特性。有些品种如安梨、香水梨、京白梨、慈梨、蜜梨和麻梨等,有时腋花芽占的比重很大。

鸭梨、20世纪梨等品种最易形成短果枝群;而京白梨、雪花梨等品种短果枝群较少。短果枝群正常结果的寿命,因品种、树势而异,慈梨的短果枝群可活4~5年,鸭梨有的可维持10年以上。

(第三节 )生长结果习性

一、生长习性

梨树是大乔木,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树体高大,树势健壮,寿命很长,在栽培条件下最佳经济寿命为50年左右。

梨树的干性很强,木质硬脆。幼树枝条角度小,容易形成夹角,树姿直立。但经栽培人工整形修剪的树,又多年结果,树姿逐渐开张下垂,树冠呈圆头形。

幼树期间梨的萌芽力强,发枝力一般较弱,但也有发枝力强的品种,如京白梨、雪花梨、秋白梨等。无论发枝力强或弱,均有较强的顶端优势,因梨树的顶芽及其附近的1~2个芽均能抽出粗壮的发育枝。中下部的芽萌发成中、短枝或叶丛枝。

梨树因为萌芽力强,潜伏芽很少,一般情况下不易萌发,受某种刺激后才萌发抽枝,这为老树或折断大枝的更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结果习性

梨树结果的早晚依种类、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说砂梨系统的梨品种结果较早,一般嫁接后3~4年就可结果;秋子梨系统的梨品种结果较晚,一般需5~7年才能结果。但也有结果早的品种,如白梨系统中的鸭梨,秋子梨系统中的京白梨,西洋梨系统中的三季梨等,嫁接后3年就可结果。

进入坐果期一般在10年以后,密植栽培的梨树有的4~5年后也可进入盛果期,进入盛果期的年份和维持盛果期的期限,与栽培管理的好坏关系极大。

梨树的主要结果部位为短果枝、中长果枝、短果枝群等部位,但也有在腋花芽结果的,如京白梨、慈梨等。

梨树的开花坐果能力,依种类、品种不同而不同。梨树的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孕,需配置适当的授粉树,只要授粉、受精后就可大大提高坐果率。只有了解了不同种类、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后,才为进一步整形修剪和其他果园管理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