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梨种植新技术
8877200000004

第4章 树形及其结构

(第一节 )主干疏层形

一、特征概述

干高60~80厘米,具有明显的主干。主枝稀疏,分层排列于中心领导干上。第一层3个或4个主枝,一般为3个;第二层2个主枝;第三层有1~2个主枝;第四、五层各有1个主枝。

全树共有主枝7~10个。第一层主枝邻接或邻近排列。各主枝均匀向四周伸展生长,彼此水平夹角约为120°,假如为4个主枝,其水平夹角约为90°。第二层主枝距第一层主枝60~110厘米;第三层主枝距第二层主枝为40~60厘米;第四层以上每层1个主枝。相邻两层主枝不重叠。

幼树整形时,第一层主枝角度按30°~45°培养,上层主枝角度可略小。不同品种的主枝角度大小可略有不同,幼树枝条直立性强、长成大树以后又容易开张的品种,角度可略小些;反之,则可大些。结果大树的主枝角度尽可能保持不大于70°。

每个主枝两侧着生侧枝,下层主枝的侧枝较多,上层主枝的侧枝较少,侧枝的多少以骨干枝不过密为原则。

这种树形是北方梨区的主要树形,也符合大多数梨品种的生长特性。它成形早,结果也早,主枝分布均匀,树冠比较紧凑,通风透光良好,是一种丰产树形,产量高。较开张性的品种采用此种树形最为理想。但整形修剪比其他树形要求严格。

二、整形过程

第一年定植后在90厘米高处定干。将整形带下的芽抹去。当年发出的枝在距地面60~80厘米处选3个主枝,在50厘米处短截,将中心领导枝在60厘米处短截,中心领导枝最上端的竞争枝疏除,其余枝条尽可能地缓放。第二年冬季,在三大主枝上距中干50厘米处选侧枝,对中心领导枝仍短截,疏除竞争枝。第三年冬季,在主枝上选第二侧枝,并选留第二层主枝1~2个,控制竞争枝,中心领导枝短截。整形过程中要轻剪,多留辅养枝,3~4年时间主干疏层形骨架可成形。

(第二节 )多主枝自然形

一、特征概述

干高60~80厘米,有明显的中心领导干,主枝自然分层。

层间距一般为50~60厘米。第一层有主枝3~4个;第二层有主枝1~2个。个别的树还形成第三层,有主枝1个。各层主枝自然分布,上下不重叠。各主枝上再分生侧枝,最后形成圆头形。

二、整形特点

这种树形成形自然,修剪量轻,成形快,结果早,有利于幼树早期丰产,是北方老梨区的常用树形。但进入盛果期以后,枝条比较密挤,冠内光照条件较差,不利于结果。因此,有些地区果农习惯在进入盛果期以后,把中心领导干去掉,形成开心形树冠。

这种树形最宜应用于幼树直立性强,成枝力低,树冠较小的品种,如大多数的日本梨品种。

(第三节 )开心疏层形

一、特征概述

此形为山东青岛梨区所创造。因有3个生长势很强、近于直立的主枝,因而,又称“三挺身”形。无中心领导干,由树干顶端分生3个主枝。主枝角度为35°~45°,自主枝1米左右以上处角度渐小,主枝先端近于直立状;也有的树主枝上下部角度保持30°~35°挺直向上斜伸。各主枝向树冠外侧分生侧枝。各个主枝有侧枝7个左右,成层排列,共有4~5层。每个主枝基部距树干60~80厘米处着生一个侧枝,形成第一层。第二层以上每层由两个侧枝组成,第二层与第一层的距离为70~80厘米,以上各层的距离递减10~15厘米。幼树期间要求各个侧枝保持45°~60°。每个侧枝上分生3~5个副侧枝。

二、整形特点

这种树形骨架牢固,通风透光好,丰产,适于密植。对于生长势强、主枝不开张的品种以及幼树中心领导干损坏的树,应用此形最好。此树形的缺点是幼树期间修剪量重,进入结果期较晚。

(第四节 )盘状树形

一、特征概述

主干较矮,为40~60厘米,无中心领导干,在主干上分生3~4个主枝,向外近于平伸,主枝开张角度为70°~80°,似盘状,故称盘状树形。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相互错开,避免交叉并生,其上布满直立或斜生的大、中、小枝组。

二、整形特点

这种树形低矮而紧凑,结果部位较稳定,坐果牢固,通风透光好,果实品质佳。在沿海及风力较大的地区可采用此树形。

(第五节 )圆柱形

一、特征概述

树干高40~60厘米,有中心领导干,在中心领导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不留主枝,不分层。树高25~3米,冠径为15~2米,呈圆筒形。整形时要控制中心领导干的生长,促进结果枝组的发育。

大、中、小不同类型的结果枝组均匀地分布在中心领导干上。枝组之间可以交替结果。适于中心领导干不弯曲的干性强的梨树。

二、整形特点

圆柱形整形简单,结果早,不用支架。有时株间相连,行间有间隔,形成篱状。此形适合2米×3米,每亩110株的密度栽植。

(第六节 )二层开心形

此树形具有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两者的优点。树干高50~60厘米,全树两层,一般留5个主枝。第一层3个主枝,开张角度为60°~70°,每主枝着生3~4个侧枝,同侧主枝间距为80~100厘米,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第二层留2个主枝,与第一层距离1~12米,两个主枝的平面伸展方向应与第一层3个主枝错开,开张角度为50°~60°。下层每主枝有侧枝2~3个,上层留1~2个。树高3~35米,冠径为6米。当上层选出主枝后2~3年,已达一定粗度,角度固定后,在最后一主枝上部落头,形成5大主权结构。树冠呈半圆或扁半圆形。

二层开心形适宜于慈梨等极性强又喜光的品种。在山东省莱阳、栖霞梨区是慈梨的主要树形。

(第七节 )自由篱壁形

一、特征概述

篱壁形通常是指无中心领导干,树冠扁形,有一定厚度或呈平面状、株间相联、行间相隔的树形。近年来,我国梨树密植园采用了自由篱壁形,无中心领导干,无明显的主枝,分层或不分层,不立支架,树冠有一定的厚度。

树干高30~40厘米,栽后定干,促发旺条;第二年中截再发旺条;第三年春萌芽后枝条不短截,顺行向向两侧拉成80°左右近于水平状,使其平斜生长,缓放形成大量花芽;第四年结果丰产。这个办法在晚三吉梨、鸭梨、早酥梨等发长枝少、短枝多的品种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定植后也可以不定干,把主干拉成45°,干上所生枝条翌年再拉向另一侧,这样反复拉枝,枝干呈“之”字形。

全树高28~3米,树篱壁厚15~2米,株间相连。行距3~4米,株距2米,每亩可栽80~110株。

二、整形特点

自由篱壁形整形时,无一定模式,树冠又有一定厚度,因而,结果早,有丰产潜力,管理方便,成本也低。适于发长枝少、短枝多、枝叶密度小的品种。分枝量大的锦丰梨不适用。

(第八节 )改良扇形

树干70厘米左右,树高25~35米,全树6个主枝,分3层排列,每层两个主枝,对生或稍有距离。第一、二层的主枝顺行向或斜行向伸展,忌垂直伸向行间。第三层有2个主枝,要求垂直行向伸展,不遮下层主枝;最上层两个主枝选定后尽早锯除中心领导枝头,小开心。假如最上部两个主枝角度大于30°,应向相反方向拉成反弓弯状,当基角大于45°,可任其自然生长,不必反弓弯拉枝。第一、二层间距为1米左右,第二、三层间距为60厘米左右。每层主枝上的侧枝要下多上少,即下3、中2、上1。下部和层间前期多留辅养枝,后期渐缩小或疏除,扩大主侧枝的面积。树冠呈先圆后扁形。

(第九节 )斜十字形

该树形造型简单,成形早,产量上升快,特别是以短果枝群结果为主的品种,应用此形更为合适。该形适宜于株行距3米左右,每亩100株上下的梨树。

干高40厘米,第一层有4个主枝,呈斜十字分布,第一和第二主枝为永久性主枝,对生,伸向株间。第三和第四主枝为临时性主枝,分别伸向行间与第一和第二主枝构成60°角。第二三层各有2个主枝,分别与第一层永久性主枝呈30°角,斜十字交叉。第一至第二层间距为80厘米,第二至第三层间距为60厘米。每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或大型枝组。主枝开张角度为50°~60°。

(第十节 )匍匐扇形

该树形是适宜于梨树需埋土越冬的严寒地区一种形式。

在新疆的北疆、黑龙江的海伦、齐齐哈尔等地多用此形。

树体结构简单,低矮而小。干高30厘米,主干与地面呈25°~40°。栽植时直立或斜倾45°,然后拉平,呈斜向生长。虽整形简单,但结果面积小,根系分布偏向一边。

假如枝干拉向一侧为单面扇形,拉向相对应的两侧为双面扇形。在直立越冬有困难的地区有实用价值。

(第十一节 )纺锤形

一、特征概述

为适宜密植栽培的树形之一。其特点为只有一级骨干枝,树冠紧凑,通风透光好,成形快,结果早,果实质量好。

其树形结构:干高60厘米左右,全树高不超过3米,错落着生10~15个主枝,要求主枝粗度为中心干的1/2以下,以防与中心干竞争。中心干每隔20厘米左右留分枝,无明显层次,主枝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主枝与中心干分枝角度为70°~80°,下部主枝长1~2米。

二、整形修剪要点

定干高度为

1米。第一年不抹芽,对树干40厘米以上、枝条长度在100厘米以上者于秋分前后拉枝,与枝干夹角保持90°,不足100厘米的缓放,冬剪时对所有枝全部缓放。第二年对上年拉平的主枝背上萌生的直立枝,离树干20厘米以内全部除去,20厘米以外的每隔25厘米扭梢一个,余者去掉。中心干发出的枝条长度在80厘米可在秋分时拉平,过密的疏除,以缩剪和疏剪为主,除中心延长枝过弱不剪,一般缩剪到弱枝处,将其上竞争枝拉倒或疏除。弱主枝不剪,对向行间伸得太远的下部主枝从弱枝处回缩,疏除或拉平直立枝,疏缩近地表的下垂枝。第四年中心干在弱枝处落头。为改善下部光照,需防止上部过旺,多进行夏剪。以后中心干在弱枝处修剪,保持高度稳定。疏除强旺直立枝,更新下垂衰弱枝。

(第十二节 )小冠疏层形

小冠疏层形的干高40~60厘米,树高3米左右,冠径为3米左右。主枝5个,角度为70°~80°,分两层,第一层3个,第二层2个。层间距1米以上,层内距20~30厘米或者邻接。第一层主枝上各留2个侧枝,第一侧枝距主干50厘米左右,或留把门侧枝,第二侧枝则在其对面,相距第一侧枝20~40厘米。成形后,主枝5个,侧枝6个,1个中心干。适于亩栽33~89株的密度。

(第十三节 )折叠式扇形

树冠呈扁平形。水平主枝3~4个,顺行分布,同侧主枝间距1米,树高2~25米,树宽15米。

定植后将苗顺行向拉向水平,距地面40~50厘米。在弯曲处背上选一壮芽,于芽的上方划刻伤,促进抽生出第二层主枝。注意抹除被刻伤芽以下和以上20厘米内的萌芽。夏季在主枝抽生的新捎,对直立枝用拉枝、坠枝方法拉坠成水平或下垂状态。第一主枝上刻伤抽出的第二层主枝要注意培养和保护,使其处于直立旺盛生长状态。第二年冬将新生主枝向第一主枝的相反方向拉成水平,距地面08~1米。在第二主枝弯曲处选一好芽,在其芽上方刻伤。每年用同样方法培养第三、四、五主枝,处理直立枝,保持新生主枝优势,最后达到5个主枝。同侧主枝间距08~1米,各主枝上配中小型结果枝组。控制过大、过强枝组。以后主要加强对结果枝组的修剪,保持连年丰产。

(第十四节 )主干弯曲疏层形

主干高50厘米,全树上下不同方位以三层分布6个主枝,主枝上不留侧枝,以中小型结果枝组占据空间。第一层主枝层内距15~20厘米,第一层层间距为80厘米,第二层层间距为50厘米,树高230~250厘米,冠径为300厘米左右。具体整形修剪方法如下:用120~150厘米高、接芽以上10厘米处、粗08厘米以上的苗木。栽后树液流动时用拉枝代替定干,即在树高65厘米处选一芽放在背上,然后将前段拉成弧形,再在背上芽前面眉伤促长,作为以后的中干。苗尖前期可着地,5月份以后适当上抬,8月份以后解除绑绳。

第一年发出3~4个50~100厘米长的新枝,能选出2个主枝,第三主枝为拉弯原干的前段。8月份解绑后头部自然上抬,生长平衡。当年枝上的生长点可长出5厘米以下的短枝或形成部分花芽。中干新枝长100厘米左右,粗05~10厘米,冬季在85厘米处短截,不够85厘米者破顶芽。

来年利用夏剪选第二层主枝,对当年生的2个主枝从30厘米处重短截,其余枝长放。

第二年萌芽后拉2个主枝基角为80°,辅养枝基角为85°,抹除各种枝上的背上芽。冬剪对中干第二层以上的新枝够80厘米者缓放,不够者破顶,对各主枝延长头轻短截,其余枝长放。

第三年萌芽后拉第二层主枝的基角为80°。对缓放的中干从二层以上50厘米处拉平封顶后为第三层的主枝;对破顶芽的中干待高度够80厘米后再拉平封顶。当年树形即可完成,第一层主枝和辅养枝均结果,主枝少留,辅养枝多留。冬剪时缩剪或疏除已结了果的辅养枝,剪侧留直主枝上的果台副梢,长放其余枝。

第四年下中部结果,第五年全树结果,进入盛果期。盛果期的修剪方法以防止结果部位上移、调节大小年为主。此形也适于85~110株/亩的永久植株。

(第十五节 )延迟开心形

这种树形在幼树整形期间与疏散分层形整形过程基本相同。但进入盛果期后在树冠上部第六、七主枝以上进行“落头”开心,即将中心干的上部截去,控制树冠向上发展,有利于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这种树形适用于干性强的品种,如莱阳茌梨、砀山梨、日本梨中的博多青等。其整形方法可参照疏散分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