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32

第32章 宗教·神话(4)

佛门咒语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弥、吽”这六字真言了。藏传佛教认为,常持诵六字真言,可以除病免灾,使寿命增加,财富充盈。因此,我们经常能在藏区看到人们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的景象。

“唵嘛呢叭弥吽”的大致意思是:“皈依观世音菩萨!但愿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要达到的目的!”

“六字真言”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弥”,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讲述,这六字可以分别关闭六道轮回之门:唵关闭天道门;嘛关闭修罗道门;呢关闭人道门;叭关闭畜生道门;弥关闭饿鬼道门;吽关闭地狱道门。因此,念动这六字真言可以关闭六道轮回之门,独开往生净土乃至成佛门的功德。

趣味链接:六根清静

现在人们常用“六根不净”这一词来形容某些积习未改,老毛病常犯。“六根不净”一词源于佛教名词“六根清净”。

佛经以修行佛法的人达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不染着时,名“六根清净”。《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载:”第一先总明闻经得六根清净果报;第二广别出六根清净之相。”《水浒全传》第四回相关记载有:“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

010佛语中的“机锋”说的是什么

在佛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机锋”,或“斗机锋”的说法,这“机锋”说的是什么呢?

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之作用,或指契合真理的关键、机宜;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意思是说禅师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以寄寓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的言语来表现一己的境界或考验对方。

禅宗自称释迦牟尼教外别传,以心传心,所以他们把师徒之间在动作行为或言语上的相互默契看作是参学的究竟。起初一般采用隐语、比喻、暗示等方式,故弄玄虚,以曲折隐晦的兴法绕路说禅,如千年怀让以“磨砖不能成镜”启发道一放弃坐禅,而道一又以类似说教引导慧海发现自心佛性。后来进而发展为拳打脚踢,棒喝交加。

如:僧问:“如何是吹毛剑?”师答:“骼。”问者以为用无比锋利的般若智慧之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就好像以最锋利的钢剑,只要把毛发向它的刃上吹去,毛发便立时而断。但是骨骼根本无毛,所以纵然有吹毛立断的利剑,也无处可施其能。这是说,从禅宗角度看,本来无菩提可证,无涅槊可得,一切执着都有害无益。

再如,僧问:“如何是佛?”师答:“麻三斤。”这似乎是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但其用意十分清楚。那就是要把禅僧的一般思路挡回去,令他引起反照,反照自己成佛的本源。每个人本来是佛,只是没有发现罢了。类似的机锋还有: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我作一领布衫重七斤。”问:“如何是佛心?”答:“萝卜重三斤。”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坐久成劳。”或“板齿生毛。”

趣味链接:棒喝

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答复,或者使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看其反应能力,断定学生悟解能力。

据传“棒”的使用,始于黄檗希运和德山宣鉴;“喝”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因而又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说。

《古尊宿语录》卷五有一段关于义玄在希运处三度被打的记述,十分精彩。义玄初在希运门下,“行业纯一”,“与众有异”,三年未曾参问。有一天问道:“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义玄三度发问,三度被希运棒打。其后终于醒悟。

011“缘起而不真”是什么意思

“缘起”是说事物由因缘而起。因缘是指构成事物的因素和条件。缘起是佛教经常引用的观点,他们认为缘起可以说明世间一切世象,因缘聚合则事物生起,因缘离散则事物坏灭,因此事物必须依赖于缘起,没有独立的自体。

僧肇认为事物的缘起就表明事物并非真实的存在。他说,事物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它一定是独立的和永恒的,不依赖于因缘条件的支持;如果事物不能独立,而要依赖于因缘条件的支持,那么它就不是真实的存在。

按照他的观点,一个事物是否真实,就在于它是否具有独立性和永恒性,凡是独立、永恒地存在的事物就是真实的,否则就是虚假的;而要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独立性和永恒性,那就看它是否依赖于因缘,凡是依赖于因缘才能生起的事物就不是独立、永恒的,凡是不随因缘的聚合离散而生灭变化的事物就是独立、永恒的;既然佛教的经论里已经充分说明万物依赖于因缘,那就足见万物不能独立、永恒地存在,而不能独立、永恒地存在也就意味着不是真实的存在。

012怎样才能“由苦入空”

魏晋时期,有的佛教学者从当时流行的玄学的背景出发,对讲性宽智慧的《般若经》和其他佛教经典作了五花八门的解释,形成了本无、即色、识含、幻化、心无、缘会六家,其中本无一家又分本无与本无异两宗,合称“六家七宗”。

鸠摩罗什的弟子、东晋着名的佛学家僧肇特别作了《不真空论》,针对当时影响最大的本无、即色和心无三家的观点给予了批判性的总结。僧肇认为对于佛教空宗所说的“空”,应当从“不真”即“空”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像般若各派那样,或者从事物没有实在的本性去理解等等。

而所谓“不真”,也就是“假有”,佛教说“空”,并不是说现象世界不存在,即所谓绝对的断灭的“无”,而只是说它是不真实的虚假的存在;虚假的存在依然是一种存在,依然是“有”而不是无。

所以,性空和假有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例如,道士做法变出的幻化人,汉武帝便有过切身的体验,所以不能说没有这幻化人的存在,只是这幻化人不是真人是假人罢了。“空”的含义,也应当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僧肇的“不真空”论对佛教学者更好地理解空宗性空的学说提供了帮助。其实,中国佛教的各个分支,都是力图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人们达到对现象世界的虚幻性的认识,从而自觉放弃对主客观世界的一切执着追求,以此来摆脱人生的痛苦。

013法显是怎样西行求法的

法显,东晋高僧,俗姓龚,司州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法显3岁出家,20岁受大戒。他为人志行明敏,仪执肃整,学问精深,常慨叹律藏传译未全,立志西行求法。

公元399年,法显以65岁的高龄,与4位同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渡流沙,越葱岭,参礼佛迹,寻找佛经,于元兴元年(公元402年)进入天竺(今印度)境内,获《摩诃僧祗部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论》等梵本,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获《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经》等梵本。

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秋,法显由海路东行归国,途遇大风,漂流至耶提婆国。义熙八年夏,他由耶提婆乘船再行,终于抵达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法显西行求法,首尾计13年,历经当时的31国,先后与他同行者增加到10人,途中冻死、病死2人,中途返回6人,留居在外2人,最后只剩他1人回归中土。

法显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真正到达印度本土而又求得“真经”回归的中国人,比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还要早200多年。玄奘法师曾说:“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能高绩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自当继之。”

法显是第一个把梵文经典带回国内并直接翻译成汉文的人。他携归和翻译的经典,填补了中国佛教的众多空白,对佛学的传播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法显还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述印度取经见闻的人。他着述的《佛国记》,是一部集地理、历史、社会、宗教之大成的杰作,对中国西北及中亚、南亚、东南亚广大地区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及至社会发展、经济制度等都有所述及,在世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014鸠摩罗如何揭开中国译经史新的一页

鸠摩罗什是后秦时龟兹人。其父原为印度婆罗门,世袭高位。鸠摩罗什七岁随母出家,往来西域各国,拜问名师,研习佛典。他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并精通汉语,名闻西域各国。

鸠摩罗什58岁时,东入长安,受到后秦皇帝的礼遇,待以国师之礼。入西明阁和逍遥园主持译经。前后十多年间,共译佛典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第一次系统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在翻译文体上,一变过去朴拙古风,开始运用意译之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开辟了广阔园地,揭开了中国译经史上新的一页。

015弘忍达到了怎样一种禅学境界

弘忍,唐代高僧。俗姓周,湖北黄梅人。七岁时,禅宗四祖道信见他相貌奇秀,就问弘忍姓什么。他答道:“即使有姓,也不是常姓。”道信又问了他一次姓什么。弘忍答:“是佛姓。”道信继续问:“你没有姓吗?”弘忍紧接着答:“因为性空,所以无姓。”道信大惊,便让他出家在自己门下,法号弘忍。

他在四祖门下,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道信圆寂前,付法传衣给他。道信圆寂后,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

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弘忍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其禅法要点有二:一是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通达的人就印可,再也没有别的法门;二是奉行一行三昧。一行是指法界一相,三昧为禅定之意,即以法界一相作为三昧禅定的境界。而弘忍的禅学境界已经可以: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

弘忍门下的弟子很多,见于各种记载的就有25人,而被认为能传其禅法的有11人,这些人分散在全国,各为一方师,聚徒传法,声震朝廷。因此,自达摩传来的禅宗,其真正的发展壮大,可以说始自弘忍门下。弘忍的两位大弟子——慧能、神秀,一南一北,一宗《般若》,一宗《楞伽》,一倡“顿教”,一创“渐教”,开创了中国禅宗最辉煌的历史。

趣味链接:广厦之材,本出幽谷

僧人问弘忍禅师:“做学问为何不在城市里人们聚居的地方,而要僻居山中呢?”

弘忍禅师答道:“建筑高楼大厦之木材。本来就产在幽深的山谷,而不是生长在人群聚居处。因为远离了人们,就不受刀斧砍斫之害。长成大树,就能作为栋梁之材。由此得知,在深山幽谷里培养,远远地躲避开了尘世的干扰,于山中修身养性,长期摆脱世俗事物,使眼面前没有杂物事务,心中自然宁静。从此就能使道树开花、禅林结出果来了。”

016神秀为什么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

神秀,唐代高僧。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人。俗姓李,少习儒术,博览经史。十九岁出家皈依佛教,五十岁参学禅宗五祖弘忍于黄梅,深得东山法门。在中国禅宗史上,神秀是被誉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着名禅僧。

弘忍把衣法付与慧能后。神秀辞别弘忍,退回荆州当阳玉泉山隐居。弘忍圆寂后,神秀在玉泉寺大开禅法,宣传渐修法门。二十多年中,四面八方从他就学的徒众很多,武则天听到他的盛名,令他入京行道,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

据说神秀入京时,受到朝廷的隆重接待。武则天不计君臣之别,屈万乘之尊,亲加跪礼迎接。武后经常向他问道,还特敕神秀可乘肩舆上殿,直达殿前,见了皇帝,也不必行礼,以跏趺坐见君即可。武后又命于当阳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以表彰他的道德。

每逢神秀出行,各地的刺史,以及各级官吏、仕女,皆闻风前来,擎绣幡、举香花,夹道相迎,有时甚至因为人多而堵塞道路。国内许多王公贵戚,士庶黑白,都不远万里,前来礼谒,望尘拜伏,日以万计。

唐中宗即位,对神秀更为礼敬。此后的唐睿宗对神秀也极为崇仰。神秀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两京”指“西京”长安(唐朝的首都)和“东京”洛阳(当时洛阳是另一政治、文化的中心);“三帝”指武则天、中宗和睿宗。这一称号,足见神秀在佛教界的权势和地位。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叫做“北宗门下,势力连天”。

神秀在东都洛阳住了六年,于神龙二年(706)在天宫寺示寂,这时他已一百多岁。唐中宗为之送葬至洛阳午桥,并下诏嵩阳之辅山顶为之造十三级浮图,谥“大通禅师”。

017六祖大师慧能如何创立了“南宗”

慧能,唐代高僧,俗家姓卢。是从达摩开始的禅宗第六代传人,世称六祖大师。

慧能自幼家境贫寒,3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年纪稍长就上山砍柴,维持家用,他本人也目不识丁。

一天,他卖完柴往回走,突然听见有人在朗诵《金刚经》。颇有感悟,便前问念经人读的是什么经,从什么人那里得来。那人告诉他:“这是《金刚般若经》,乃湖北黄梅双峰山弘忍法师所传。”

从此,慧能立志拜师学习。672年,他来到黄梅东山,拜见弘忍禅师。弘忍瞧不起他这位粗俗的山林樵夫,态度十分冷淡,问:“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做什么?”

慧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人,来这里是为了拜师‘作佛’。”

慧能的质朴让弘忍禅师很受感动,为了试探他的慧根,弘忍禅师故意讥讽道:“你是南蛮人,怎么能成佛呢?”

慧能从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

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虽然慧能未有学习佛教经典的机会,但他生性聪颖,经常偷听和尚们念经,很快地领悟,逐渐得到弘忍的赏识。

一天,弘忍让弟子们各作一偈,考验他们对禅学的领悟,以挑选衣钵的继承人。当时,弘忍的弟子神秀非常优秀,慧根也不错,于是大家都不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吟诵道。

弟子们闻偈赞叹不止。慧能听罢,随口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听后很满意,决定将衣钵传给慧能。为了保证慧能的安全,弘忍在夜里将衣钵秘密传给慧能后即安排他南行,让他不要急于公开自己的身份。

此后,慧能回岭南隐居,长达十六年。后于广东法性寺遇印宗法师,以幡动、风动和心动的公案闻名,得以受戒,正式宣布了自己禅宗六祖的身份,开始收弟子讲经、弘法。次年居曹溪宝林寺(今广东省韶关南华寺)传法,与北方神秀相对,世称“南能北秀”。武则天、唐中宗曾征召入京,均以年迈有病辞掉。圆寂后,唐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