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
9235300000031

第31章 难道战争不是地狱(1)

在等待《闪灵》公映的同时,库布里克为几个电影圈里的朋友放映了这部电影,其中就有间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勒卡雷还带来了一位美国朋友,他就是经典越战报告文学《派遣》的作者迈克尔·赫尔,他也曾参与过《现代启示录》剧本的创作。赫尔很高兴能见到库布里克,他从战场上归来的那一天看了《2001年太空漫游》,被影片乐观主义的结尾深深打动,甚至流了泪。

“斯坦利邀请我观摩《闪灵》的一次非常私密的放映,”赫尔说,“然后在他家里吃饭。他是《派遣》的忠实读者。他急于找到一本可供改编成战争片的书,而且可能是一部越战片。他预先告诉我《派遣》不合适,因为书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如果我知道有什么书的话,他很想找来看看。因为我当时对阅读越战方面的书并不感兴趣,所以不知道建议他看什么。但是他每隔一两个星期就给我打电话,我们就战争与和平、生与死、书与电影等一些话题有过长时间的讨论。”

《闪灵》定于1980年5月23日在美国首映,而两周前,库布里克仍在对影片进行修改。华纳兄弟公司的高层直到5月16日才看到这部影片,5月20日,该片还未获得美国审查机构的评级。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电影协会在只看到一个未完成版本的情况下,将该片评为R级。库布里克的修改工作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天。他舍弃了前6版的混音,这意味着他必须重新混录。他还将片头滚动字幕的背景从深蓝变成了白色。

华纳兄弟早在一年前就定下了分步走的发行策略,选择在阵亡将士纪念日的那个周末,只在纽约和洛杉矶的10家影院和1家汽车影院推出此片。当媒体争相报道的局面如期出现时,再选择6月13日的那个星期五进入全美各地的’750家影院。

首映第一周后,这一策略初见成效。《闪灵》打破了6家影院的票房纪录,虽然评论界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新闻周刊》称它是“第一部恐怖史诗片,相对于其他恐怖片来说,其地位等同于《2001年太空漫游》在太空电影中的地位。”其他的媒体则不这么肯定。《综艺》用粗暴的态度对待这部电影,尤其是尼科尔逊的表演。斯蒂芬·金怀恨在心,依然抓住一切机会诋毁该片。1996年,库布里克同意出让版权,金将《闪灵》改编成了一部3集电视片,由麦克·加里斯执导,而双方达成的协议就是禁止金在公开场合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

《闪灵》在票房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华纳兄弟在发行策略上的败笔。由《大白鲨》和《第三类接触》等确立的发行模式已经使“步骤性”的发行受到质疑。像环球和哥伦比亚这样的大公司如今都利用电视广告和人们的口口相传,将他们的超级大片在首映第一天就席卷全国。而《闪灵》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发行到了上映后的第二周才见到效果,但起码已损失了29个百分点。华纳预计这一周的票房为100万美元,而实际上只有82万美元。

影片的长度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当影片已经在影院上映时,库布里克仍在做调整。他已经去掉了安妮·杰克逊扮演的儿科医生的角色。现在,他又删掉了结尾时巴里·尼尔逊去医院探望谢莉·杜瓦尔的一场戏。《综艺》报道说,“库布里克的一位剪辑师循环往复于美国东西岸的影院以执行他的指令。”《闪灵》的第一版长度为146分钟,而到最后放映结束时只剩下2个小时。最终,它进入了《综艺》年度十大卖座片的名单,还在美国租片市场上获利3090万美元,其实,如果发行上讲究些创造性的话,它的收益远不止这些。

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约翰·霍夫塞斯采访时,库布里克抱怨好莱坞电影公司不让电影人公平分享他们的影片所带来的收入。尽管《2001年太空漫游》还在持续地创造利润,包括在1978年把播映权卖给了电视台,但米高梅公司仍声称没收回成本。据《综艺》统计,截止到1973年,《2001年太空漫游》在美国国内的租片收入达到了2034万美元,还有海外的’750万美元,而米高梅则坚持说收入不够支付印制拷贝和发行的费用以及投资人应得的收益。正是这种不平等的收益分配方式,促使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为派拉蒙拍摄《夺宝奇兵》时采取了以知识产权参与投资的策略。他们通过确保影片按期完成并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争取到了分得票房中每一美元的权益。

从1980年5月《闪灵》公映到1985年8月《全金属夹克》开拍,是库布里克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段拍片空隙。其中的很多时间用在了查尔德威克伯里的改建上。大多数人都认为买房置地是库布里克保全其隐私的一种做法,这一点很像《闪灵》中的杰克·托朗斯。不过,克里斯蒂安是促使库布里克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动力。她和女儿们渴望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克里斯蒂安不断地展出她的绘画作品,在当地的美术学校关闭后,偶尔也去圣阿尔班斯教授绘画。她的作品包括库布里克的一幅肖像,面无表情,目光呆滞,与此同时她开始专画鲜花和风景,经常会在角落里带上库布里克,这些作品是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写照。

维维安在艺术上却不太专注于某一项。《拍摄(闪灵)》经库布里克之手已被缩短到30分钟,电视播映的效果相当不错,但维维安并不打算从事纪录片这一行,后来她又承担起了《全金属夹克》的配乐工作。继女卡塔琳娜嫁给了电影餐饮服务的经理菲利普·霍布斯,霍布斯也得以乘龙快婿的身份成为日后《全金属夹克》的联合制片人。

克里斯蒂安忙着将他们的家打造成舒适的乡间居所的同时,库布里克则穿着一身蓝制服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经常被人误以为是这家的园丁。他也参与了部分改建工作,包括一个小型的放映厅和一间巨大无比的厨房。他们没有游泳池,没有直升机起落草坪,也没有豪华的娱乐设施。库布里克并不排斥好莱坞那些制片人或导演的生活方式,只是不想在幽僻的赫特福特郡搞那一套。他依然乐于与一套衣服、大量的书籍、一副国际象棋、一台电视和一台打字机为伴。他的专属空间包括他的办公室、剪辑机房、储藏室和一间厨房,工作期间,他和他的手下大都在此用餐。

库布里克将他的空余时间用来监控他的影片发行,保护和拯救电影的原始拷贝。他全程监视着所有新拷贝的印制,确保它们的质量。当《屠杀》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版本洗印出来时,他要一一对照字幕与画面是否吻合,直到满意为止。频繁的兼并和破产导致好莱坞公司忽略了对他的影片的保护。哥伦比亚公司就在一场大火中毁掉了《奇爱博士》最好的一个底版和声带底片,留在环球公司的《斯巴达克思》的原始拷贝也在搬运时丢失了一部分。

美国的标准音像公司致力于将经典电影录制成高质量的录像带出版,他们已经在库布里克的合作下出版了《2001年太空漫游》,下一部选中的是《奇爱博士》。

库布里克将自己收藏的35毫米胶片交给了他们,代价是要求他们将经过精密修复后录制的录像原始版寄给他,他将亲自拷贝一份。当他将录像带寄回美国时,一名美国海关官员将它扣下,因为从片名判断他怀疑这可能是一部色情电影。

将胶片转成录像带的过程使得库布里克可以重新调整画幅格式。哥伦比亚公司早期放映的电影都是1.85:1的,他要求标准音像公司根据画面内容改成了1.66:1和1.33:1。因为对光学复制时所使用的透镜质量不满,他竟然动用他的一台尼康相机逐格翻拍了整部影片。其结果是,《奇爱博士》从画面的各个方面都贴近了他最初的构想。

在拍摄《全金属夹克》时的一个下午,库布里克宣布暂时休工,为的是要给剧组放映一版新洗印出来的《光荣之路》。中途,他探过身去问操作放映机的约翰·沃德,“难道你不觉得很伟大吗,约翰?”沃德表示这的确是一部出色的电影。“是的,”库布里克赞许地说,“你从头到尾看不到一丝划痕。”像他的大多数合作者一样,沃德并不能理解库布里克的真正意图,对这位伟大的导演来说,所谓完美,体现在观众观看电影时的每一秒的感受。

在杰米·哈里斯的协助下,环球影片公司也重剪了《斯巴达克思》,收入了一些在首轮发行时删掉的画面,其中多数是库布里克一直希望看到的。但是,环球公司再也找不到劳顿扮演的格拉克楚走在罗马街头向约翰·加文扮演的凯撒传授收买选票伎俩的那场戏,以及劳伦斯·奥立弗与托尼·柯蒂斯就“牡蜊和蜗牛”的话题进行交谈的声带。当时,奥立弗已经去世,于是由安东尼·霍普金斯替他配了这段台词。环球公司还出了一盘录像带,由哈里斯以及仍然在世的主创人员讲述该片拍摄和修复的幕后故事,但是库布里克拒绝参与也不愿在这个名不副实的“导演剪辑版”里署名。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肯定了《斯巴达克思》,认为它优于同时期的其他古装史诗片。

好莱坞在胶片保存上的怠慢态度一直是库布里克的一块心病,1990年5月,他加入了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乔治·卢卡斯和以电影基金会赞助人身份出现的西德尼·波拉克、弗朗西斯·科波拉和罗伯特·雷德福等人的行列,呼吁美国政府必须“重视美国电影遗产的抢救”。

“库布里克要拍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80年代的好莱坞,一些机会主义者也借此牟取私利。1983年,导演马修·查普曼用一部《陌生人的吻》利用了人们对库布里克的期待,这部电影讲述一个独裁专制的导演(彼得·考耶特饰)鼓励他的低成本影片里的明星乱搞,而他的女主角(维多丽娅·泰南特饰)则是他的投资人的情妇。实际上,这部电影与《杀手之吻》毫不沾边,但在宣传时却大张旗鼓地称是库布里克拍摄《杀手之吻》的幕后故事。

1981年,谣传库布里克将拍摄《2001年太空漫游》的续集,取名为《2010年:漫游之二》,改编自阿瑟·克拉克的一部关于苏美太空争霸的小说,讲述海伍德·弗洛伊德驾驶“发现号”重返朱庇特行星轨道。克拉克的经纪人告诉《第三类接触》的制片人朱丽娅·菲利普斯,库布里克的确要了一份《2010年》的小说手稿,考虑过将它作为自己的下一部电影。一些制片人以为库布里克真的要拍,于是纷纷争抢小说的版权。这部小说于1982年在全球范围出版,为克拉克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出版商却既吃惊又失望地没等来库布里克的一个电话。

两年后,1984年,彼得·海姆斯推出了根据《2010年》改编的电影,名为《我们接触的那一年》,由克拉克与海姆斯共同编剧。从克拉克的角度来说,他的确认为该片是《2001年太空漫游》的续集。它使弗洛伊德和鲍曼这两个角色的面目变得清晰起来,让弗洛伊德有了一个年轻的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在起居室里建造了游泳池的海滨寓所。在《2001年太空漫游》中,观众只是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鲍曼的父母,而在该片中,父亲已经去世,鲍曼探望了病人膏肓的母亲,为她梳头。就连哈尔9000也有了一个家庭。通过电脑专家钱德拉和哈尔的妹妹机器人萨尔,我们了解它为什么崩溃的原因了。

克拉克本人也在电影里露了一面,饰演坐在白宫门前长椅上的一个老人,手里拿着一份伪造的《时代周刊》,封面是面对面的苏美两国首脑。

库布里克对拍摄新片的兴趣并未减退,只是表现方式让人难以接受。导演阿尔伯特·布鲁克斯拍出了一部失败之作《摩登罗曼史》,讲述一名男子不愿结婚却又害怕失去女友后的孤独。就在哥伦比亚公司的制片人威胁要将该片打人冷官之际,布鲁克斯意外地接到了库布里克的电话,而之前他们从未见过面。“我一直想拍一部像《摩登罗曼史》这样的电影,”他对布鲁克斯说,“你是怎么拍的?”他们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布鲁克斯有一天来到伦敦要求面谈。“嗯,这样可不好,”库布里克回答说。从那以后,他突然停止了写信,可是过了很多年之后他的电话又来了,“阿尔伯特,我想拍一部电影。你觉得让斯蒂夫·马丁演怎么样?”

在查尔德威克伯里的日子里,阅读占去了库布里克的大部分时间。“想起来挺可怕,”他对迈克尔·西蒙特说,“有这么多的书你应该读却没有时间。因为这个缘故,我极力避免系统地去阅读,常常是信手捻来或仅仅凭装帧挑中某本书。”他不光是在家里读,有时会在书店里随手拿起一本书埋头就看。以往每次跟鲁丝·索博特卡逛街买衣服时,他总要走进一家书店,抄起他看见的第一本书,一看就是大半天。

在他看过的书里就有1983年出版的托马斯·凯尼利的纪实小说《辛德勒方舟》,还有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苏斯康德的《香水》,讲述18世纪法国的一名香水制造者发明了一种神奇香水,任何人闻到它的气味都会丧失意志。这两本书唤起了他对他的中欧渊源的兴趣,但不幸的是,它们的版权都已被买走,其中环球影片公司替斯皮尔伯格买下了《辛德勒方舟》的版权,以了却他想拍摄犹太人苦难史的心愿。